文:南鵲
最近的康軒康軒教材「土豆絲」爭議,再度讓我覺得台灣對本土語言多元化的教材認知,仍然很狹隘。土豆台灣土語好像只要在(鐵板一塊)的亂知狹「華語」之外再加上台語、客語,顯示和(我相信漢人不太在意是對本的認哪一族的)原住民語,就算是言多元化「多元」。至於新住民語言,康軒抱歉,教材法律明文排除於國家語言之外。土豆台灣土語
但把「華語」視為鐵板一塊,亂知狹其實只是顯示延續過往「外省」、「本省」的對本的認邊界。表面上,言多元化台灣好像已經沒有省籍情結,康軒實際卻成了本土化下遭掩蔽的暗流。
所以,之前某立委在主張母語(台語)質詢權利的同時,從來就沒想過接受質詢的官員理應在作為通用語的華語之外也有其母語。這也成了母語復振運動一大弔詭。
再加上對中國用語的敵意,就會因為對所謂中國用語只能藉由武斷認定,而以一種去歷史化的方式,排斥所有你不了解的族群體驗,即便這種體驗,可能比個別批評者的年紀還久遠。
以「土豆絲」一詞來說,網上簡單查詢一下眷村菜式,就會發現這種用語很常見。我對眷村菜沒有研究,舉這個例子的重點,不在爭論土豆絲是否為眷村菜,而在意識到個人及所屬族群之外存有異質體驗。我的基本立場向來是,「不能因為你不知道,就假定其不存在,更不能因為你不熟悉,就去否定其他族群的體驗」。
退一步說,就算以「土豆」指涉馬鈴薯,真是晚近才流行起來的中國用語,但考量到台灣歷史的移民雜糅性質,我們其實更沒有理由去排斥時序上較晚的文化元素,何況台灣人口組成的混融,不只是歷史過去式,更是當下進行式。
擴大來說,你要用薯仔或其他族群用語來指稱馬鈴薯也無不可。當然,不排斥不代表要主動使用,但自己不使用同樣不表示可以禁止他人使用。
我不是說康軒教材沒有問題。但問題並非使用連批評者自己都沒有辦法明確定義的所謂「中國語彙」,而是語彙的使用未能傳達正確訊息,誤導了學生。
今天你如果說台灣多數人都以「土豆」指稱馬鈴薯,那這不符合我的認知,我會認為你說錯了。但我尊重你以「土豆」指稱馬鈴薯的權利,只是這麼一來,雙方接著也許得多一道語言協商(negotiation)的溝通流程以避免誤解。而這也沒什麼大不了的,說清楚、講明白就是了。
從歷史的角度,從營造永續共同體的角度來看,與其徒勞以意識形態壁壘阻隔特定語彙,更重要的顯然是以肯認各群體存在的民主意識來取代單一的國族認同。已故學者余英時所引的「硬相守底道理」就是這個意思。
民國一百一十二年四月十七日於嘉義鵲枝寫譯樓
本文經《方格子》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延伸閱讀
- 馬鈴薯料理兵法全攻略(上):中國的「土豆」料理,從印加帝國到洋芋片的旅程
- 《美食也吹牛》:在這麼多偏見的阻撓下,馬鈴薯是如何一路走進所有歐洲的廚房裡?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王祖鵬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