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胞“邱邱老师”和他的马赛克“鱼盘”
中新网淄博1月2日电 题:台胞“邱邱老师”和他的邱邱老师马赛克“鱼盘” 中新网记者 李欣 用陶瓷和琉璃的碎片,按照马赛克的台胞拼接方式,制造出淄博传统馈赠礼品“鱼盘”造型,马赛这是克鱼台胞邱建铭任教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后创造的独特艺术形式。 “我也是邱邱老师受到淄博的陶瓷和琉璃大师们的启发并结合自己研究生时钻研的马赛克壁画,才创新出马赛克“鱼盘”的台胞。”邱建铭介绍,马赛到山东理工大学任教的克鱼两年间,他在当地很多陶瓷和琉璃厂发现,邱邱老师即使是台胞一些废弃的陶瓷和琉璃碎片都很美,如果加以利用,马赛可以是克鱼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所以我就用马赛克的邱邱老师形式制作了传统'鱼盘'造型。” 邱建铭被他的台胞学生们亲切称为“邱邱老师”。他也和学生成为了教学相长的马赛朋友,“他们带我去吃博山菜、撸串,还教我很多生活窍门”。虽然人在异乡,但学生们的热情温暖了这位台湾老师。 “在我教授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设计’课程中,学生们就用陶瓷、琉璃的碎片来拼接出‘鱼盘’等传统造型。现在学校里摆了很多我的学生创作的陶瓷琉璃马赛克作品。”邱建铭认为,学生亲自手作可以做到从临摹到转译,通过马赛克图片拼接和组合认知艺术,手眼结合的拼接制作和马赛克堆叠的质感,比画图更直观。 “学生很喜欢这种新型教学方式。”在邱建铭看来,台湾的文创起步比较早,但大陆这两年的文创产业也突飞猛进。而文创必须生活化和精神化,并包含对美育的培养和对生活的热爱。文创应该是开放、富有弹性,可以联结很多人,包容不同需求。“每个人对文创的理解不同,需要求最大公约数。两岸的文创产业也应该多交流学习、实现互补。” 2009年邱建铭借两岸大学生交流活动,第一次“登陆”,打破了他对大陆的刻板印象,也一步步促成了他最终到大陆执教。“两岸艺术具有互补性,可以互相交流借鉴。”邱建铭介绍说,他在山东理工大学任教期间一直积极促进两岸艺术家作品联展和台湾艺术家线上讲座。“虽然疫情期间人员交流不方便,但我会邀请我的硕士、博士导师为同学们做线上讲座,还组织两岸艺术家互寄作品,在当地展出。” 与此同时,邱建铭还邀请在大陆各地执教的台湾老师组织学校、地区间的作品联展和交流品评会。 “作为教师,接触最多的就是大学生。”执教多年的邱建铭认为:“两岸青年应该多交流,两岸年轻人都需要更多延展自己的空间,接触更多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人的生命和视野有限,不要太快评判事物,会阻碍自己与外界的联系,需要自己不断亲眼所见、亲身感受。”(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跨境空袭专业户,胡塞武装向美以实施消耗战?丨智库视点
- 枞阳县人民代表大会公告
- 关爱未成年 法治进校园
- 枞阳县一单位和个人获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先进
- 黑龙江哈尔滨开展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
- 航拍引江济淮工程枞阳枢纽:江水汇入淮河首个引江口
- 特高压“大动脉”跨江贯通
- 绿色产业 草坪生“金”
- 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2
- 市科技局来我县调研高层次人才团队工作
- 枞阳县职工荣获市数控车工技能大赛二等奖
- 坚守“疫线”守护健康
- 金正恩在朝鮮人民軍建軍節強調完善備戰應戰態勢、強化防衛力量
- 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主席团召开第五次会议
- 国际志愿者日爱心在行动
- 枞阳县“电子商务+农村物流”品牌入选
- 产业向上,广东向“新”|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暖民心 见行动】“三公里”就业圈暖民心保民生
- 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召开
- 加强涉“疫”药品检查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