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盛唐五人團》:同樣寫花鳥,杜甫和王維卻是一悲一喜,這就是兩人本性不同之處了

文:趙啟麟

(二)佛.王維——我心素已閒的盛唐佛系青年

(前略)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只不過世事不能盡如人意,人團守喪期滿,同樣五十二歲的寫花喜這王維回到朝廷任職吏部郎中。此時朝政進一步惡化,鳥杜玄宗竟然讓楊貴妃收安祿山為義子,甫和又封他為東平郡王,王維讓安祿山的卻悲勢力進一步擴大。更糟的兩人是後來李林甫過世,雖然他品行有可議之處,本性不同但至少他嫻熟朝政,盛唐因此還能制衡安祿山。人團又更糟的同樣是李林甫卒後,玄宗以楊貴妃那位不學無術的寫花喜這堂兄楊國忠為宰相。

義子畢竟敵不過親兄弟,鳥杜楊國忠攬權之後,不斷跟玄宗說安祿山必然會謀反,這些話傳到了安祿山耳中,更加深了朝廷的紊亂。雖然玄宗曾有過勵精圖治的開元盛世,但大唐之所以衰落,還是只能怪罪玄宗,只是沒人敢說。當然以王維的個性,他也不會說。

三年後,王維轉任給(ㄐㄧˇ)事中,同年,安祿山果然於范陽起兵,其後更稱帝,建立大燕國。戰火波及京城之前,王維寫了二首著名的送別詩:

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維在渭城送元二出使安西都護府,早上的雨水濕潤了道路上的塵土,這樣路上就不會塵土飛揚了,客舍旁的楊柳也因此更加青翠清新,這是一個適合出行的日子。不過啊,還是要勸你再喝一杯酒,因為出了陽關之後就見不到故交好友了。

這首詩又名〈渭城曲〉,王維一寫出來之後,大家爭相傳唱,名曲〈陽關三疊〉即是源於此詩。而且這首歌歷久不衰,幾十年後白居易勸人飲酒時也說:「相逢且莫推辭醉,聽唱〈陽關〉第四聲。」詩後註明第四聲即是「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劉禹錫離別京城二十年之後重遇歌手何勘也說:「舊人唯有何戡在,更與殷勤唱〈渭城〉。」

王維寫的另一首著名送別詩是這首:

江上贈李龜年  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勸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這首詩又名〈相思〉。李龜年是宮中最著名的歌手,據說因為玄宗特別喜歡他,因此他的宅院甚至可以大過公侯之家。又據傳玄宗與楊貴妃賞牡丹花時,命李白作詩〈清平調〉三首,即是由李龜年演唱。玄宗自己就是音樂行家,史載,他擅打羯鼓,又熟音律,他曾選了三百子弟,在梨園教他們演奏,「聲有誤者,帝必覺而正之」,只要有人演奏錯了,他馬上就會發現糾正,這批人號為「皇帝梨園弟子」。王維也是擅彈琵琶的音樂行家,或許這也是他可以受玄宗寵信多年的原因之一。

王維與李龜年惺惺相惜,這時北方已經兵荒馬亂,李龜年或許是要前往江南避難,王維在這首詩說,紅豆生長於南方,春天時想必生長繁盛吧?希望你能多採幾枝紅豆,這是最能引起我們兩地相思之物啊!

後來李龜年流落江南,頗為潦倒,常在歌筵酒席間演唱這首詩,聽者無不黯然流淚。同樣落魄江南的杜甫曾經見過他一面,並寫了一首〈江南逢李龜年〉相贈:「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後來安史軍攻陷洛陽、長安,玄宗奔蜀,途中軍士譁變,玄宗不得已在馬嵬坡殺了楊貴妃及楊國忠,並留下太子李亨繼續討賊。沒多久李亨在靈武自行即位,即後來的唐肅宗,並尊玄宗為太上皇。

與此同時,亂軍大肆搜捕未能隨駕出逃的群臣、宮嬪,並脅迫群臣於新朝廷中任職。王維也被捕,他雖然作了消極的抵抗,趁機吃下瀉藥後身體虛弱,再裝作啞巴,仍被送往洛陽拘禁於菩提寺。由於安祿山也喜好音樂,因此宮中的樂工絕不放過,抓捕了數百位梨園弟子。

其後,安祿山大宴群臣於凝碧池,音樂一起,梨園弟子眼淚就掉了下來,軍兵雖然拿出兵刃相加,要他們繼續演奏,但是其中一位樂工雷海清更是丟下樂器痛哭,然後就被帶出去殺了。

王維聽說這件事後非常難過,他應該很思念玄宗,也很懷念以前在山林隱居的生活吧。不過安祿山可不是突如其來的叛變,這早就有許多跡象可循了,而且相比於千家萬戶的百姓所受到的戰火蹂躪,他畢竟仍是安然無恙。好友裴迪找到機會就去菩提寺探望他,並跟他說了凝碧池邊那些樂工的事。同樣身為音樂人,王維一聽就哭了,當場念了這兩首心懷玄宗(何日更朝天)、嚮往隱居生活(歸向桃花源)的詩:

菩提寺禁裴迪來相看說逆賊等,凝碧池上作音樂供奉人等,舉聲便一時淚下,私成口號誦示裴迪  王維

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僚何日更朝天。
秋槐葉落空宮裡,凝碧池頭奏管弦。

菩提寺禁口號又示裴迪  王維

安得舍羅網,拂衣辭世喧。
悠然策藜杖,歸向桃花源。

王維當時名聲已顯,安祿山也很欣賞他的才華,後來王維不再抵抗,還是接受了在大燕國的朝廷中繼續擔任給事中。王維再次「以不變應萬變」,但這次卻成為他政治生涯的一個汙點。不過這不能過於苛責王維,每個人的性格養成都不是一朝一夕,我們也不能要求每個人都像雷海清一樣置個人死生於度外。

僅一年餘,郭子儀就收復長安和洛陽,王維及其他「陷賊」(曾在安祿山朝中任職)的官員均被押解至長安,等待論罪。

王維的弟弟王縉在戰亂時與李光弼同守太原,平亂有功,加封憲部侍郎(即刑部侍郎),他請求削減自己的官職以贖王維之罪。肅宗此時也聽說王維曾念給裴迪聽的詩「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僚何日更朝天」,知道他仍一片忠心耿耿,因此赦免了王維,幾個月後又授任太子中允。

肅宗對待王維真是好得沒話說了,不過王維還是上了〈謝除太子中允表〉辭官:「臣聞食君之祿,死君之難,當逆蕃干紀,上皇出宮,臣進不得從行,退不能自殺,情雖可察,罪不容誅。」「伏謁明主,豈不自愧於心?仰廁群臣,亦復何施其面?」大意是自己陷賊時沒有以死明志,就已是死罪難逃,怎麼有顏面在朝任官呢?他只想要「出家修道,極其精勤……臣得奉佛報恩,自寬不死之痛」。但是肅宗不打算讓他出家,所以沒理會這張辭呈,仍然要他留任太子中允,沒多久又升他為中書舍人。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