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太平山翠峰湖環山步道低於25分貝,獲「國際寧靜公園」授證為全球首條寧靜步道

(中央社)宜蘭縣太平山翠峰湖環山步道測得最低音量不到25分貝,太平幾乎靜謐,山翠首條在世界聆聽日的峰湖分貝今天(18日),獲世界非營利組織「國際寧靜公園」授證成為全球首條寧靜步道。環山獲國

授證儀式在南澳鄉泰雅族人祝禱及表演下展開,步道步道接續在國際寧靜公園(Quiet Parks International)各國代表的低於見證及祝福下完成。

農委會林務局長林華慶致詞時表示,際寧靜所謂的園授寧靜不是死寂,而是證為一個原生態的景色,印證了「十年磨一劍」,全球藉由首條寧靜步道授證,寧靜提醒人類對自然環境干擾降到最低,太平就可以維繫和保全原本生態,山翠首條讓自然的峰湖分貝聲音被完整保留下來。

林務局指出,環山獲國翠峰湖環山步道是循著昔日運材軌道路線整建,環繞翠峰湖一圈,遊客可近距離欣賞翠峰湖的湖光水色,步道全長3.95公里,是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內里程最長的步道。

翠峰湖環山步道獲授證全球首條寧靜步道(2)Photo Credit: 中央社
宜蘭縣太平山翠峰湖環山步道測得最低音量不到25分貝,18日獲世界非營利組織「國際寧靜公園」授證成為全球首條寧靜步道。圖為翠峰湖景色。(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提供)中央社記者王朝鈺傳真 111年7月18日

雖然到訪遊客甚多,但因為路途遙遠,多數遊客僅短暫停留,在走完300公尺木棧道,欣賞翠峰湖後便匆匆離去,因此也保留了步道中的寂靜,而「寂靜山徑」便坐落於步道中里程數2.2K至3.7K間。

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2014年6月起與台灣野地錄音師范欽慧合作,展開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聲景現場調查與錄製,為期一年多,錄製太平山各步道獨特的聲景,在科學精密儀器測量下,翠峰湖環山步道內的奧陶紀苔原區僅有25分貝,之後並在亞洲聲景平台,將聲景錄音檔案,開放公眾查詢。

國際寧靜公園(QPI)亞洲區代表范欽慧說:「十年走出一條路,從2012年開始,十年的今天我們走向一條寧靜的路,這一路我們的選擇和聆聽,沒有林務局就沒有今天,今天是世界聆聽日,從台灣出發,帶給世界更多聆聽的力量。」

QPI是目前國際上對於關心寧靜重要組織,目標是為所有生命的利益保護寧靜,希望透過傾聽(Listen)、學習(Learn)、愛(Love)三大核心理念,保護這片土地。

范欽慧十年磨一劍催生寧靜步道,盼人們聆聽自然

(中央社)身兼野地錄音師等多職於一身的范欽慧,十年磨一劍,於「世界聆聽日」的今天(18日)見證太平山翠峰湖環山步道成為全球首條寧靜步道,期盼人們學會如何聆聽大自然物種的聲音。

翠峰湖環山步道今天獲得非營利組織國際寧靜公園(Quiet Parks International, QPI)授證,成為全球首條寧靜步道(Quiet Trail),由林務局局長林華慶代表接下證書。

林華慶說,2000多萬人口、地狹人稠的台灣島國上能有寧靜步道,別具意義;寧靜不是死寂,隨著不同季節、時期,大自然也傳出蟲鳴鳥叫等聲音。

林華慶強調,在台灣應開始發覺、推廣這樣的概念,感謝范欽慧花了10年時間,陪伴羅東林管處十年磨一劍,且這個磨,沒有任何人為加工,只找出一條指引自然聲景為主的寧靜步道。

除了是野地錄音師,范欽慧還是《自然筆記》廣播節目主持人、紀錄片編導、自然作家,同時創辦台灣聲景協會,她在見證這場授證儀式時,感動滿滿,強忍喜悅淚水。

范欽慧還分享全長3.95公里的太平山翠峰湖環山步道,成為全球首條寧靜步道的溫馨故事。

曾獲艾美獎的國際野地錄音師戈登.漢普頓(Gordon Hempton)將一顆石頭帶到美國奧林匹克國家公園放置後寫下《一平方英寸的寂靜》一書,范欽慧深受感動並寫信給他,獲邀寄了一顆台灣石頭到美國給他。

而漢普頓也將石頭帶去奧林匹克國家公園,跟之前放置的石頭一起放了2個月後寄回給范欽慧,並說:「寂靜將會回家。」

范欽慧說,她把石頭帶回太平山,2018年翠峰湖畔成立了第一條國家級的「寂靜山徑」時,也邀請漢普頓親自步行體驗,他也知道2012年起台灣公民一路走來的行動,2019年漢普頓成立QPI,自然將全球首條寧靜步道授證予台灣。

太平山翠峰湖環山步道獲授證Photo Credit: 中央社
宜蘭縣太平山翠峰湖環山步道測得最低音量不到25分貝,世界非營利組織「國際寧靜公園」亞洲代表范欽慧(右)18日授證給林務局長林華慶(中)、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長蕭崇仁(左),翠峰湖環山步道成 為全球首條「寧靜步道」。(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提供)中央社記者王朝鈺傳真 111年7月18日

《中央社》記者問范欽慧為何台灣成為QPI的首選。她說,QPI後續也將授證給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尼奧布拉河荒野區及芬蘭茂宜島上的哈萊阿卡拉國家公園的兩條寧靜步道,世界上有很多的潛力點,然而台灣很積極地展開行動,跟世界其他國家不同。

范欽慧說,不光是有自然、寧靜條件的潛力點就足夠,是要有人願意進行捍衛行動、承擔責任,且這責任不光是社會大眾願意出來,包含台灣聲景協會有一群人願意為這件事情努力,更重要的是背後管理者也願意好好去共同付出、承擔責任,這很關鍵,所以台灣是最快凝結這樣的力量,而所謂的最快也花了10年時間。

范欽慧說,台灣還會有第二條台灣聲景協會推動的寂靜步道,不是國際授證,而昨天台灣聲景協會也公布「台灣自然聲音地圖」網站,共有50個台灣大自然的聲音,希望促成50條寧靜路線的串連。

她強調,要達成目標,靜下心好好聆聽是重要的關鍵,陸地上、海洋裡,很多物種受到人類創造的聲音壓迫,彼此不能交流、溝通,保護生物多樣性不光是把棲地保存下來,還必須讓牠們的聲音能夠在那邊彼此交流,為此人類必須先學會怎麼去聽見牠們的聲音。

新聞來源

  • 太平山翠峰湖環山步道低於25分貝 獲授證全球首條寧靜步道[影](中央社)
  • 范欽慧十年磨一劍催生寧靜步道 盼人們聆聽自然[影](中央社)

延伸閱讀

  • 蕭青陽執導「淡蘭古道」入選世界步道大會影展,「手做步道」是什麼?
  • 學習在城市中聆聽:突破視覺媒介侷限的聲音地景
  • 100種聆聽與聲音創造的練習:「安靜無聲」對你來說是什麼意思?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朱家儀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