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最強泰王納黎萱,與最後的戰象決鬥(上):與緬甸王儲對決的儂薩萊之戰,各國文獻竟有10種版本

插滿長短兵器的最強最後戰各象轎、戰樓駝帶在身上,泰王一邊拋射弓矢標槍、納黎儂薩一邊在戰場上衝鋒陷陣的萱與象決獻竟戰象,或許直觀地引起現代人坦克、戰鬥上甸王裝甲車之類的與緬有種聯想。不過,儲對比起平原曠野上縱橫奔騰的國文機械化部隊,戰象對地形的版本適應能力更高些。遍布叢林沼澤的最強最後戰各東南亞泰、緬、泰王越一帶之所以為戰象所擅勝場,納黎儂薩正因為穿越叢林時,萱與象決獻竟比起披荊斬棘人力開路,戰鬥上甸王戰象能直接踩出一條供後續大軍跟進的與緬有種過道。

戰象在東南亞的優勢

馴象雖然是馴養的動物,但不像從小到大家養的禽畜,所有馴養的大象一開始都是在野生狀態下捕獲後馴化的;這就意謂著馴象保留了野生時期叢林中生活的經驗與記憶,在人類要迷失方向的情況下曉得如何在叢莽中找出路。

體型高大不但能提供更好的視野、方便在密林中找路,跨過淺灘沙溪自不消說,一般人踩不到底的江河大象也能輕鬆踏著河床半游半踱而過;在三角洲地帶,戰象甚至能遠離陸地半里格(約3公里多,1 league約等於3.858英哩)踏著海底破浪前行。

當然這是在象足夠得到底的情況下。在大象也會水深沒頂的場合,戰象過河只好往更上游處找渡口,或者依靠大型船筏渡載;尋常人馬能跨過的浮橋反而撐不起戰象。甚至較崎嶇的地形也未必不能克服──利用象鼻攀附樹枝根幹,在山區大象也能行進,只是人象摔下坡的風險致命得多。

各種困難地形都能通過的優勢機動性不僅僅對行軍作戰有利,大象的駝載能力對於輸送補給物資更是不可或缺。16世紀西方火器傳來後,戰象的戰棚上便常常加裝各式迴旋砲(swivel-gun)、火繩槍,更重型的火砲也能車載象曳,連同施放火器得消耗的大量彈藥一起運送。

1546年,緬王德彬瑞蒂(Tabin-shwei-thì,明代文獻中稱其為莽瑞體)進攻丹兌(Sandoway)時帶去的大象就有6成是專用來運輸軍需的,剩下4成才是戰象。

大象能適應地形或者適合運輸補給,不獨東南亞為然,能生養大象的地方如印度次大陸、如上古的迦太基或者衣索匹亞,戰象也都有軍中一席之地。

Seal_SuphanburiPhoto Credit: กรมศิลปากร @ public domain
泰國素攀武里(Suphanburi)府的府章,以儂薩萊之戰中的戰象決鬥為其主題

人力稀缺促成戰象決鬥興起

不過,泰、緬的戰象運用卻還有當地獨樹一幟的方式──這兩個國家及其周邊,在20世紀以前都是地廣人稀。以泰國來說,17世紀末人口僅190萬上下,在19世紀初也不過300萬左右,直到20世紀開始能控制住流行的瘧疾與其他熱帶疾病,人口才開始暴漲──百年間增長了10倍以上。

天花、霍亂等疫疾的間歇性爆發不時掃滅大批聚落不說,由於人口基數過低,那些身上產生了抗體、能夠多少抵禦疾病的幸運兒也人數寡少不成氣候,沒法將抗病能力擴散出去──人群中要產生足夠抗體、能夠將疾病抑制成地方風土病而不至於大規模流行,以天花來說,大約需要10萬至20萬人口經常互動、交流才能作到。

這個人口規模的限制,不但說明了為何地理大發現時期,西方人散播的病原體能輕易消滅大批低密度的土著人口,而且也意謂著,假使一個地區鮮少有10萬人口規模的大城市,那裡的人口數通常也就被病原抑制住,很難增長──還是以泰國為例,17世紀以前,也就首都阿瑜陀耶(Ayutthaya)可能有25萬以上人口,其他次一級的都會如彭世洛(Phitsanulok)等等大約有12個,各城人口就只有兩萬至五萬左右。

既然相對於土地來說人口才是稀缺的資源,那麼掠奪人口而非兼併土地也就成了戰爭的主要目的。

在16世紀以前、1300至1530年代之間,戰爭其實主要侷限於各大流域上下游之間:在緬甸的伊洛瓦底江,流域中部的緬人與上游的撣邦、下游的孟人(Mon)小邦間征戰不休。

而在泰國的昭披耶河,下游的阿瑜陀耶與上游的琅那(Lanna)間,自1450年代以來便為了流域中央小邦的宗主權斷斷續續交戰了1世紀之久。在更東邊的湄公河流域,高棉幾個小朝廷間也不時捉對廝殺,偶而還有越南與占城的王朝亂入。

Gezicht_op_Judea,_de_hoofdstad_van_Siam_Photo Credit: Johannes Vingboons @ public domain
描繪阿瑜陀耶的繪畫

互相擄掠人口雖然也會造成不同城池間勢力的此消彼長,卻也保證了城邦的相對獨立與完整;緬甸主要的四個政治地理區域──撣部(Shan)、阿拉干(Arakan)、上、下緬甸內部都是大小城邦各自為政的局面,即便到了16世紀東吁王朝一統之後,首都勃固(Pegu)之外的統治也還是很鬆散。

像是阿瓦(Ava)、東吁(Toungoo)、清邁(Chiang Mai)等等過去的邦國首府雖然交由皇室成員來統治,統治者的頭銜卻是「勃印」(Bayin),即君主或國王之意,各城邦內部實際上由勃印自治;其他較小的城市則交給官員或疏遠的皇族,頭銜為「繆薩」(Myosa),還是各自城池的統治者。

而在被征服的藩邦,好比說撣邦或阿瑜陀耶,原來的統治家族不變,只是君主換成了緬甸中意的傀儡,而藩屬國除了有納貢、出兵的義務之外,其內部也是自治。緬甸東吁王朝的統治是架構在統治者的親屬關係網絡上,一旦君主駕崩,整個帝國通常也隨之解體;東吁王朝所有上任的新君主,早年精力幾乎都花在內部平叛上。

人力稀缺不但使得大象作為動力來源更顯得珍貴,而且直接促使戰爭某種程度上的儀式化──將傷亡盡量減少、好讓俘虜盡可能得多,那麼就讓戰役在戰象間的決鬥中決定勝負。

泰國史上著名的戰象決鬥

泰國史料中可見最早的戰象決鬥發生在13世紀素可泰(Sukhothai)王朝時期,儘管其真正的起源目前尚屬未知,傳統上一般認為戰象決鬥可能是從斯里蘭卡傳來的。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