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有毒關係》:他很害怕手機響起,只要手機來電顯示「爸爸」,他的心就會開始狂跳

文:權純載

他變成充滿憤怒的有毒人,認為大家都討厭他、關係瞧不起他,害怕因此他也開始憎恨別人。手機示爸後輩沒有打招呼,響起心會或同事們因為他的只手小失誤發笑,這種對一般人來說只是機來日常生活眾多事情中的一件小事,對他而言卻都在印證父親凌虐他時所說的電顯話——他父親說他是不值得被愛的。

K 養成了懷疑他人的開始狂跳習慣。若有人向他表達善意,有毒他就認為那是關係在覬覦他賺來的錢與累積的社會地位。若有人做出稍微違背自己意願的害怕行為,他就覺得自己被人瞧不起。手機示爸這種心態下累積起來的響起心會憤怒,往往在意想不到的只手時機點爆發。K把飯局上喝醉時開的小小玩笑,當作對他的攻擊而發火的情況越來越多,於是大家開始與他斷絕往來,有機會成為朋友的人都被K 變成了敵人。他被世界孤立,K 真的變成了不值得被愛的人。

除了羞愧之外,憤怒也困住了K。曾經充滿自信且活潑的K,不知不覺變成對自己的一切都感到丟臉、沒有自信的人。K開始強迫性地檢查當天身邊的人以及對他們說過的話,不斷確認自己是否在對的場合說了對的話。但沒有人有辦法永遠保持彬彬有禮、對每個人講話都得宜,誰都會有或大或小的失誤,可能是小小的口誤,也可能是不知道眼前的人比自己優秀,而在他面前賣弄的丟臉經驗。

這些都是每個人有可能會犯的錯,也是任何人都可能發生的事。然而,即使是那樣稀鬆平常的失誤,都會讓K 感到丟臉。睡前躺在床上、早上淋浴時,他都會因為想起自己犯的失誤而感到羞愧。每當這種時刻,他就會不自覺地罵起髒話,無法自行控制每分每秒湧上的羞愧感而爆出「幹!」這種髒話,讓K 看起來就像是妥瑞氏症患者。

他依舊很害怕手機響起,只要手機來電顯示「爸爸」,他的心就會開始狂跳,腦袋一片空白。K 的父親有個打給K 但卻什麼話也不說的習慣,這是為了壓迫K和壓制氣氛。電話響起,接起電話後聽不到那頭傳來任何一句話,只清楚聽見憤怒的呼吸聲,這短暫的時間對他來說非常可怕。戰勝不了壓迫感的K便會開口詢問:

「爸,你打給我嗎?」

而他父親以那種特有的口氣回答:

「對,我打給你。」

然後K 什麼話都說不出口了,因為就算問了打電話來有什麼事,也只會聽到一陣咒罵。K冷汗直流,今天又要因為什麼事被找碴?現在要馬上開車回家讓父親發洩情緒嗎?此時此刻什麼也做不了的無力感支配了他,他徹底成了有毒關係的犧牲者。

有毒關係一旦形成,便逐漸具有破壞性及不斷強化

K和父親之間的關係就是有毒關係的典型樣貌。無論是發生於家庭或職場,所有有毒關係都有幾項共同特徵。為了幫助讀者理解,我將關係中的對象分為兩種。主導有毒關係,給對方造成有毒影響、試圖操縱對方的人,稱為「主導者」;而從屬於有毒關係、被這種關係操縱並因此受害的人,則稱之為「犧牲者」。

  • 主導者與犧牲者之間壓倒性的力量差異

有毒關係發生於力量有著壓倒性差異的主導者與犧牲者之間,即父母與子女、師長與徒弟、前輩與後輩、上司與下屬等。有毒關係越是持續,主導者與犧牲者之間的力量差距就會越來越大。必須留意的是,這裡所指的力量差異,不僅僅是物理性的力量差異;例如讓主導者K的父親與犧牲者K之間形成有毒關係的力量差異,就不是物理性的力量差異。

當時的K或許稱不上是健壯,但大致上算是健康、體力達平均標準的普通年輕人,所以即使是充斥著毆打、謾罵、人格侮辱的有毒關係,K的體力也絕不會抵抗不了邁入老年期的父親。然而,人與人之間,社會經濟地位遠比物理性的力量更具影響力。

大學時期的K除了課餘時間的打工之外,並沒有其他收入。雖然就年齡看來他已是成年人,但就社會經濟層面而言,他並不是可以獨立自主的成年人。相反地,主導者K的父親在社會上是受人尊敬的有錢人,更重要的是,他具備了豐富經驗所鍛鍊出來的純熟社會技能與歷練,以及可以動搖許多人的手腕與影響力。

當K試圖以力量對抗父親的那瞬間,K在社會上就成了對父母施暴的絕世逆子而受世人指責,並被斷絕了所有經濟上的支援。儘管K年輕而且力氣較大,但他能夠戰勝父親的機率連百分之一都不到。他們都在本能上清楚知道兩人之間的力量差距,K其實也曾在父親的暴力之下,為了保護自己的身體舉起拳頭,但他鼓起勇氣舉起的拳頭,卻因為父親大聲喝斥:「你竟敢想對我動手?」而無力地放下了。

雖然K和父親之間的有毒關係所帶來的影響,對當事者K 而言是破壞了他整個人生的驚人大事,但諷刺的是,在K 當時生活的韓國社會裡,這只是無法被定罪的瑣碎小事。


有毒關係在封閉的情況下會牢牢鞏固

有毒關係具有強烈的孤立性,並且這種孤立性會使犧牲者無法獲得外界的援助,因而感到嚴重的無力感。雖然韓國在近年來改善許多,但傳統上依然有一種氛圍,就是不希望所有場所都適用於統一的規則。也就是說,在社會、家庭、軍隊、男女之間的問題上有不同的規則。在社會中,蓄意損傷他人的身體是可能被判刑入獄的重罪,但在家庭裡,這卻是一種訓誡的方式。

雖然勞動契約裡,規範下班後公司不得干預員工的生活,但許多公司仍將參加聚餐等活動,視為組織配合度的重要指標,因此連下班後的生活都會被主管影響。除此之外,這類每個組織都不太一樣的規則,有時甚至侵害了人的基本權利,讓隸屬於封閉組織內的當事人無從抵抗。有毒關係就存在於這樣的縫隙當中。

幾年前引起軒然大波的「第二十八步兵師團醫務兵殺人事件」,也就是「尹士兵事件」,即是軍隊中有毒關係的駭人事件。在尹士兵事件中,包含李兵長在內的四名軍隊學長是有毒關係的主導者,他們在和尹士兵一起吃冷凍食品時,集體將他毆打致死。在尹士兵失去意識昏倒後,這幾位主導者仍殘忍地繼續對他施暴。經過深入調查後得知,包括李兵長在內的這群人,長達四個月對犧牲者尹士兵行使物理性與言語性的暴力。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