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伍軒宏(文學評論家、小說《撕書人》作者)
【導讀】彩虹出現之前
他的兒與作品充滿爭議。到了二十一世紀,情人經過百年風雨,導讀待勞人們如何看待勞倫斯?他通過考驗了嗎?還是經過沒有?
雖然人看來靦腆,D.H.勞倫斯是百年理念強勢的作家。倡議小說是風雨生命的光明之書,他堅持透過小說傳達想法,人們「載道」意圖強烈。通過中後期作品裡,考驗如《戀愛中的小說女人》(一九二○年),他以小說敘事為工具,兒與不惜犧牲藝術,情人來凸顯主張:歌頌性愛、導讀待勞肉體、經過「血意識」,以宗教的嚴肅看待「性」,不止男女結合,也指向男男相連,帶來「重生」,對比保守道德的死寂,以及摧毀自然的工業文明。這一切,在在跟正從維多利亞時代轉入現代的英國社會,產生摩擦、衝突。
勞倫斯的背景,在英國文學界,也是異類。諾丁罕礦工家庭出身,是少數來自工人階級的作家。雖然念了地區大學,但「自學」傾向濃厚,認同自學出身的前代小說家哈代(並寫了一本研究)。儘管並非牛津劍橋菁英,且爭議性高,英國的主流評論傳統,無論右派(「大傳統」的李維斯)、左派(雷蒙.威廉斯)、中間派(法蘭克.柯默)都看出勞倫斯扣緊英國「文化與社會」論述重要議題,肯定他的地位。
勞倫斯跟英國社會格格不入,交戰點多,最大矛盾在「性」。《虹》(一九一五年)曾經被禁,著名的《查泰萊夫人的情人》只能在一九二八年,於義大利佛羅倫斯限量出版。在英國,要等到勞倫斯死了三十年後的一九六○年,才由企鵝叢書正式推出,而且馬上引發訴訟,英國文壇名人紛紛出庭作證,點燃關於審查制度、藝術/色情猥褻之分的話題。
判決出爐,《查泰萊夫人的情人》得以出版。看來,英國社會終於跟勞倫斯和解。但以上,都不是勞倫斯的真正難關。他最大的爭議,將會讓他粉身碎骨。這次,挑戰來自美國。倫敦訴訟後十年,論述架構丕變,原本前衛的可被翻轉,證明其實反動。一九七○年,凱特.米列(Kate Millett)經典作《性別政治》(Sexual Politics)在紐約出版,解析性別關係中的「政治」,即權力關係,並指出十九世紀開始的性別革命,造就了改革,也遇到反撲。書中第三部分「文學反思」,批判對象第一名,就是勞倫斯。來自女性主義的挑戰,揭露勞倫斯的性宗教,其實只是陽具中心主義,使他再度被打入問題作家之列。現代主義的「生殖、重生迷思」,雖是普遍現象,於勞倫斯尤烈(或劣)。
鋪陳這些背景,目的在呈現,經過一個世紀各種紛爭,評價上沖下洗,尤其是第二波女性主義以來的批判、解讀,以及冷落漠視之後,閱讀勞倫斯的難局。儘管不乏有人為他翻案,或套理論來模糊他的偏見,大多是相當邊緣的企圖。本導讀無力全面討論勞倫斯作品,但有限的目標,在為《兒子與情人》說幾句話。
一九一三年出版的《兒子與情人》,在勞倫斯作品群裡,地位很清楚。最早的力作,非最具代表性,但總被提及,因為是成名作。重要性也許不如《虹》、《戀愛中的女人》,也沒有《查泰萊夫人的情人》的世界知名度,《兒子與情人》是勞倫斯捱過重重考驗,事過境遷之後,最值得好好閱讀之作。它尚未負載勞倫斯後來充滿漏洞的「學說」,卻已經成功展現他最擅長的人物關係描繪,與故事佈局。簡單說,《兒子與情人》處於喧嘩與教條之前,享有單純的魅力。勞倫斯式缺點最少,優點最多。
小說一開始,寫礦區生活環境,當年是一大突破。故事從主角保羅.莫瑞爾出生之前,父母相識寫起,十足寫實主義小說影子,但語言清晰現代(也沒有後來裝腔作勢的聖經「先知」式語句)。更重要的是人物關係、心理描寫,非常細膩,是勞倫斯絕對強項。保羅母親與礦工父親的疏離、母親跟兒子們之間的親密和張力,情節慢慢聚焦保羅的成長,以及他和女性的關係。
重心放在兒子們身上的母親,把兒子當情人,給予呵護,也給束縛。同時,保羅嘗試跟女孩米瑞恩探索愛情。戀愛時害怕自我被吞噬、喪失的焦慮,激情的需求,雙方不確定能得到、能給什麼的猜疑,勞倫斯的刻畫是我所讀過最仔細、複雜,也最可信的。保羅是否需要更有經驗、更能理解身體的女性?保羅跟礦工父親之間,幾乎毫無互動,他能否跟別的男性,建立既競爭又相連的關係?親情、愛情、性的拉扯之下,他要如何找到自己,表達自己?
這些,在勞倫斯後來的作品,一一以加強版的色彩登場,例如書名充滿宗教預示隱喻的《虹》。但《兒子與情人》,在《虹》之前兩年出版,以最質樸的語言呈現「勞倫斯元素」,尚未用理念去駕馭小說敘事。所以我稱之為「彩虹出現之前」的勞倫斯。《兒子與情人》是礦區母親之子(不宜以「礦工之子」定位保羅)發展自我的「教養小說」。勞倫斯的極度敏感、矛盾、抒情特質,成功灌注到人物中,賦予本書飽滿的厚度,出版一百多年後的現在讀起來,依然生動豐富。
附記:多年來,對於勞倫斯,我總感到多處「不合」。這點在二○一九年〈自由副刊〉,我的「和解書」專欄第四篇,曾經提及。國三那年,從陳之藩散文,得知勞倫斯。上了高中,某次書展買了志文出版社剛出的《少女與吉卜賽人》,後來在花蓮市博愛街的今日書局,買到禁書《查泰萊夫人的情人》。上大學之後,讀的勞倫斯是英文本,但從高中時代就注意到陳蒼多老師翻譯好幾部勞倫斯重要著作,包含《戀愛中的女人》、《兒子與情人》(晨鐘)。新譯本推出的此時,也要向舊譯者陳蒼多老師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