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袁爷爷留下的这粒种子,我们如何传承

袁爷爷留下的袁爷爷留这粒种子,我们如何传承

编辑:汤晓雪 来源:新华网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1-05-24 08:32:59 【字体:小 大】

  “人就像一粒种子,粒种要做一粒好的传承种子,身体、袁爷爷留精神、粒种情感都要健康。传承种子健康了,袁爷爷留事业才能根深叶茂,粒种枝粗果硕”。传承

  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的袁爷爷留袁隆平院士,用一生诠释着这句话。粒种

  有人说,传承从此春种秋收均与怀念有关。袁爷爷留袁院士的粒种逝世,让人们缅怀与痛惜。传承他留给世间弥足珍贵的财富,让人们从中汲取勇气和力量。

  重温袁隆平院士一生的不朽成就,激励我们接力前行。

  一颗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他始终为端稳中国人的饭碗和保障世界粮食安全不懈奋斗。

  自1976年杂交水稻大面积推广应用以来,我国水稻亩产大幅度提升,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杂交水稻还在亚洲、美洲、非洲的众多国家和地区大面积种植,为消除世界饥饿与贫困作出了突出贡献。

  据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国杂交稻研究和应用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杂交稻主要在中国,年应用面积约为2.2亿至2.5亿亩。经过广大农业工作者的努力,创制了一大批育种材料,育成了一大批产量高、品质好、抗性强的新品种。

  “‘两弹一星’、杂交水稻,这是我们的大国基石,正是袁隆平这样的前辈们付出的努力,使我们终于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钱前说。

  “袁老师经常鼓励我们创新,贵在创新是他的精神。”钱前表示,下一步要运用新技术简化杂交稻制种过程,丰富种质多样性面对水稻产业新需求,利用超级稻分子设计模型加快育种进程,把这项事业发展好。

  种子,蕴含着生生不息的力量。这种力量,正在无数后来者和奋斗者之中传承。

  目前,我国杂交稻研究技术路线成熟,从事研究的科研人员数量众多,仅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里的科学家就有100多位。

  原中国水稻研究所副所长黄发松研究员表示,国家越来越重视水稻科研,全国各地水稻研究院所蓬勃发展。“年轻一代科研工作者成长很快,他们中很多都是袁先生的学生,已经成为杂交稻育种攻关和科研的中坚力量。”

  “书本知识很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书本上种不出水稻,电脑上面也种不出水稻,只有在试验田里面才能长出我所希望的水稻。”袁隆平曾这样鼓励同学们。

  他在给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的同学们的回信中,分享了自己成功的秘诀——知识、汗水、灵感、机遇。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栽培生理生态室主任李建武是一名“85后”科研工作者。为了落实袁院士半年前布置的任务,他和同事们计划在湖南省内外的10多个地点开展双季亩产3000斤攻关。“干农业虽然很苦很累,但袁院士一生的执着与坚守,会激励更多年轻人投身杂交水稻事业,进一步发扬光大。”

  “有人说我是洞庭湖的老麻雀,但我更愿意做太平洋上的海鸥,让杂交水稻技术越过重洋。”在讲述自己的杂交水稻梦时,袁隆平院士的话语让人难忘。

  为了造福更多人,一粒种子的事业正在加速推进。

  杂交稻今后如何发展?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负责人表示,一方面要继续追求高产,通过现代育种技术,挖掘高光效育种材料,不断释放品种潜力。另一方面注重品质改善,更加注重稻米适口性,满足人们新需求。

  下一步,我国将加强水稻(包括杂交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继续大力支持水稻育种研发,通过突破现代生物技术,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结合,驱动现代育种技术快速升级迭代,持续培育突破性优质高产多抗水稻新品种,打通创新链和产业链。

  “看准目标,怀揣理想,坚持不懈,袁先生的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邓秀新院士说,我们要秉承他心系人民,在科研道路上永不放弃、不断追求的精神,努力工作,为国家粮食安全、人民幸福生活作出更大贡献。

  “袁爷爷,我会好好吃饭”……社交媒体上,很多网友如此留言。

  粒粒皆辛苦,珍惜每一粒粮食,或许正是每一个普通人,向立志让人们“永远都不用再饿肚子”的袁爷爷,表达的最真挚的敬意。(新华社记者于文静、张泉、白田田、许舜达、陈凯姿)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