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共讀亞太文化】台灣太平洋教育不嫌晚

作者:林浩立(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失落的共讀南島文化連結

若問台灣一般民眾對太平洋島嶼的印象,以下幾點一定會出現:國高中地理課本中教的亞太洋教育「美拉尼西亞:黑島」、「密克羅尼西亞;小島」、文化「玻里尼西亞;多島」三大分區;作為觀光景點的台灣太平夏威夷;有神秘人頭石像的復活節島;最後,或許也會有「太平洋島民是嫌晚從台灣遷徙過來的」這樣的認知。

對一個陌生的共讀文化地理區域有些刻板印象是常有之事,但無論從史前、亞太洋教育歷史、文化或當代來看,台灣太平或是嫌晚在外交、藝術、共讀學術教育的亞太洋教育場域,我們與太平洋的文化關係其實比想像中還要接近與深刻,而當我們對這樣親近區域的台灣太平認識還停留在扁平的想像,會忽略其中蘊含的嫌晚豐沛能量,甚至造成實質的傷害。

我認識一位在台灣的吉里巴斯女孩,是我在美國唸博士班時,做吉里巴斯研究的同學的親戚。如同許多太平洋島民的多方移動經驗,她曾在索羅門群島、紐西蘭長住過,然後來到台灣讀大學。多年前我跟她在台北車站第一次碰面,關心一下她在台灣的狀況,那時候她畢業不久在找工作,我問她在這裡生活最深的感受是什麼,她毫不猶豫地回應:「種族歧視」。2019年9月吉里巴斯與台灣斷交,我在相關新聞的網路留言區中再次看到了她的回答所揭露的事實。

我在太平洋的斐濟群島進行關於環境生態與地方發展的研究,與村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事實上,我所認識的第一位島民就是一位來台灣學中文的斐濟警官。因此,我對於斐濟人乃至於整個太平洋島民的行事作風、言行舉止再熟悉不過。他們的幽默、創意、韌性、溫暖,都是我永難忘懷的點滴,而這些都不是經過再仔細編纂的地理課本能呈現的面向。我也清楚知道,在台灣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像我一樣有這樣的經驗來超越刻板印象甚至種族歧視的成見。

從原住民連結重新認識太平洋

我能做的,就是藉由在清華大學人社學士班開設的「大洋洲社會與文化」課程,設法將這些細膩的太平洋人性轉譯成課堂上能教授的知識。在課程設計上,我避免讓太平洋島民陷入被凍結的「本質傳統」與異化的「化外之民」窠臼中,而有什麼比讓學生直接面對面與太平洋島民朋友接觸還有效呢?我曾透過關係,邀到幾位在台灣唸書的吐瓦魯學生,請他們在課堂上分享其舞蹈文化。

除此之外,我還加入了音樂、運動、電影、文學、流行文化等學生更有共鳴的主題,同時也強調每一個議題與台灣——特別是和原住民的連結,探索在政治的參與、藝術的交流、社區的互動等方面所累積的許多實際案例。這點可以說是在台灣教太平洋最特殊的地方,也是我們的學生認識太平洋最有力的出發點。

書寫太平洋的系譜與未來

我在讀台灣大學人類學系的時候,便是受惠於童元昭老師開設的「大洋洲民族誌」,奠定我對太平洋群島的興趣。如今在台灣教太平洋相關課程跟以往有一個顯著的不同之處,就是可使用的中文教學讀物多太多了。最近原住民委員會「南島文化選集翻譯計畫」已翻譯出多本學術經典作品,包括由我與郭佩宜、黃郁茜合力翻譯的《以海為身,以洋為度:浩鷗法選輯》,收錄知名太平洋島民學者艾培立‧浩鷗法的學術、散文、故事、詩詞創作,充分展現了太平洋永不妥協的創造力和面對西方現代性的批判力。

(書封兩版由關評二選一)_以海為身_以洋為度-浩鷗法選輯全書封_原民會

艾裴立‧浩歐法著,林浩立、郭佩宜、黃郁茜譯,《以海為身,以洋為度:浩鷗法選輯》。/Photo Credit:原住民族委員會

另外還有一本《了不起的圖帕伊亞》,講述18世紀大溪地航海家圖帕伊亞的故事,以及他如何主動登上庫克船長的奮進號,在其太平洋的探險航程中扮演不為人知的重要角色。台灣其實也有一群優秀且跨領域的太平洋區域研究者不斷在進行學術或通俗文章的寫作。這個系譜最早可追溯到前往巴布亞新幾內亞的人類學家吳燕和,以及之後的童元昭(大溪地)、郭佩宜(索羅門群島)、邱斯嘉(太平洋考古),到現在包括我在內的好幾位中、新生代學者。

Copy_of_了不起的圖帕伊亞_網路與書出版

瓊‧楚特著,陳榮彬譯,《了不起的圖帕伊亞:庫克船長的傳奇領航員》。/Photo Credit:網路與書出版

我們這一輩多受惠於教育部的「世界南島(台灣地區以外)學術研究、交流暨人才培育專案」補助,得以前往太平洋島嶼進行田野調查。我認為對台灣學生在太平洋島嶼區域進行研究交流的經費補助,特別具有原住民身份的人才,絕對是往後發展台灣太平洋教育最大的關鍵。

本文章內容由「臺灣亞洲交流基金會」提供。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