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家亮教授(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亮天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下無席堅持身兼行政、不散教學及診症工作,亮天因走在前線讓他尋找改革方向,下無席亦能身教學生,不散致力培育有醫德的亮天良心醫生)
「陳教授,感謝您多年照顧,下無席我要來向您道別了。不散」又一位與我並肩工作了27年的亮天同事向我道别。
當年她大學畢業後便加入我們的下無席科研團隊,由一名初出茅盧的不散護士,經過長年累月的亮天磨練,終於成為獨當一面、下無席統領多項國際多中心研究的不散科研總管。我們的腸胃科團隊過去發表了多項國際頂級研究成果,她實在功不可沒。
培訓這些臨床科研的專才一點也不容易,我花了十多年才成功栽培了一位如此出色的人才。為何這些專才如此難求?因為這類專才需要長年累月的實戰經驗,既要有穩固的醫學知識,又要懂得與病人溝通。從研究項目的設計、尋找合適參與者、數據分析等等,往往花上5至10年才完成一個項目。由於科研訓練過程艱巨,很多人都會半途而廢或學得「半桶水」便跳槽。難得這位同事堅持到底、衝破種種障礙才有今天的成就。所以這類專業人士不單在香港罕有,就連全球大學如新加坡、澳洲等也不斷挖角,搜羅這些臨床科研人才。我敢斷言,在臨床科研上擁有這類科研人才是成功的必要因素。
「妳去英國哪間大學工作?他們的待遇或其他條件真的十分優厚嗎?」我急不及待地追問這位多年拍檔。可是她只是搖搖頭,淡淡然道:「陳教授,我還沒有找到工作,我只想和家人到新環境生活。到那裏安頓好一切以後,才找工作吧。」
過去幾十年,我在這個地方見證過滄海桑田,人去人留原是平常心看待。雖說天下無不散之筵席,但多年戰友一旦離别,不禁心有戚戚焉,明白她的心情,亦知道留她不住,唯有祝她一路順風。
(文章獲作者授權轉載,原文看作者Facebook)
相關文章:
- 中大醫學院院長的一天
責任編輯:Alvin
核稿編輯:Al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