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搖籃:終於結束的回收起點
廢機動車輛處理專家「集合成」,坐落彰濱工業區風力發電機之旁,綠報旅廢大型卡車往來繁忙,報再運將們風塵僕僕地載來廢車殼、機動載走碎鐵。車輛處理
工廠內,大解怪手靈活地翻動車殼,回收抖落雜質,綠報旅廢檢查是報再否有危險物品。破碎機隆隆地勤勞工作著,機動透過輸送帶吞進來的車輛處理廢車殼,變成拳頭大的大解碎鐵塊。
解體,回收是綠報旅廢為了再生
這裡不是廢車的墳場,而是報再它們迎向新生的搖籃。
廢機動車輛的處理流程
戴著安全帽,集合成環保科技董事長特助施文凱為我們一一介紹廠區的運作:「回收之後,回收商會卸除冷媒、潤滑油、鉛蓄電池、輪胎等物品。廢車殼再送到處理廠。報廢車入廠後,會用怪手一一地查驗,是不是有雜質或是危險物品。」
廢車殼首先進入預碎機將車殼撕裂開來,再透過輸送帶進入粉碎機。利用敲擊粉碎的方式將車殼碎成拳頭大小的鐵塊。接著會進入由旋風集塵器與文式洗滌塔組成的風選設備,將輕質與重質的物品分開。輕質的部分是廢塑膠、廢橡膠及廢泡棉混合物。重質的金屬物品則再進一步經由磁選機與渦電流設備分選出鐵、銅、鋁跟其他物質。
化整為零:挑戰更高的再利用比率
集合成年處理量大約是5萬1千公噸,換算成車輛,大約是10萬台。處理後所產出的碎鐵,一年約3萬6千公噸。其他產出還有:銅、鋁、塑膠和玻璃。
廢機動車輛的回收處理流程中,最令人頭痛的就是沒辦法再利用的「粉碎後殘餘物」 (Automobile Shredder Residues,ASR),例如:廢塑膠混合物、廢橡膠混合物。
他分享優化處理流程起點是從一個問題開始,「我們只能做到這個程度嗎?有沒有辦法從當中再挑什麼出來?」
施文凱特助解釋道:「我們採取化整為零的概念,讓成分單純化。」
為了降低ASR的比率,集合成在作業流程中,特別加強分選玻璃、橡膠、塑膠、木材等物質。玻璃回收再利用,塑膠、木材則做為輔助燃料,不會進到焚化爐焚燒。
集合成也和高雄第一科大產學合作,研發廢機動車輛椅墊泡棉的去化管道,目前開發出環保塑膠棧板、運動軟墊等再利用方式。
每年廢棄物產出約1萬公噸,資源回收再利用比率達到80%。比起法規所訂的75%還高出許多。施文凱特助感性地說:「這是公司全體同仁,堅守岡位,點滴累積的成果。」
集合成獲環保署頒發2017年績優廠商的肯定,施特助代表公司發表感言:
「資源有限,循環效益無窮!未來集合成公司仍將一本初衷,持續追求資源回收再利用最大化,及能源使用效率再提升,並朝智能化努力,探尋循環經濟之路。」
想看更多環保回收相關資訊,歡迎訂閱【回收綠報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