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佳琦
情侶/夫妻間的性別行為性別異性戀性別戰爭,從來都是戰爭直男網上的熱議話題。2020年開始經營、研究越演越烈2022年爆紅的社爆社群粉絲專頁「直男行為研究社」,在Instagram上累積24.3萬位粉絲,紅的會讓Facebook上也有16萬名追蹤者。背後
這個以討論直男在與異性交流時的網路爭議言行為主的粉絲專頁中,刊登了大量網友投稿、對立男性與女性的性別行為性別對話截圖,當中有不少引發大量討論。戰爭直男被曬出的研究越演越烈「直男對話」中內容,包括男性在追求女性的社爆過程中受挫而惱羞成怒,如出言批評女方太老、紅的會讓嫁不出去等;或是背後當雙方意見不同,開始出現男性説教(mansplaining),網路要求女方「多念哲學」;追求失敗後批評女方「喜歡給人玩」、「想當慰安婦」等。
此外,今年7月,Facebook社團「爆料公社」亦出現一則爆紅熱文:一名網民聲稱,親戚來家中拜訪時,因為親戚孩子想要玩具,她擅自將丈夫長年珍藏的哥吉拉模型送給小孩。丈夫知道後相當生氣,認為妻子並不尊重自己的財產與興趣,該網民指控老公「幼稚、像個小男孩」,隨後將兩人吵到瀕臨離婚的對話截圖貼上網。該事件被許多網友戲稱為「哥吉拉離婚」。
有網友認為,文中的妻子不尊重丈夫的財產,也沒有認知個人界線。而在一些社群中,這則故事被一些人認為是性別戰爭——男性網民批評「台女」,就是貪婪、無理取鬧、亦不尊重男性:「台女大勝利」、「只把男方當ATM」。
在網路性別戰爭越演越烈之際,我們採訪了幾位女性主義者、性別研究學者、以及異性戀情侶,聊聊他們對這些論戰的看法,不斷升溫的「直男/直女行為大賞」背後,是否存在哪些性別困境,以及這些看法如何影響到情侶對於親密關係的經營。
「直男行為」的背後:受困的性別羅曼史腳本
接受採訪的其中一對情侶,是27歲的工程師Kevin,與30歲的顧問Laura。兩人在一家軟體公司相識,他們提到,自己所屬的科技產業中,往往瀰漫著強烈的「直男癌」氛圍。
所謂「直男」,最初僅是異性戀男性(straight men)的英文翻譯,相較於台灣多稱為「異男」,「直男」一詞大多在中國使用。約莫2014年開始,「直男癌」一詞在豆瓣、微博等中國網路社群出現,用於描述某些「對於性別議題思想保守的異性戀男性」,如對性別平等、同工同酬、或是女性主義等價值觀較持負面態度者。
Laura説:「我們當時在一家軟體公司工作,環境非常的『異男』,上從老闆下到打掃阿姨,都對男女態度非常不一樣。女同事是不是『漂亮女生』,也會得到很不同的待遇。當同事們一起出去吃午餐,在男生比較多的場合討論到性別議題,聽到的意見都是很男性中心的。例如組員有那種(炫耀自己是)『台北李奧納多』、女友一直換的類型;或是吃飯時會有男生説『女生超過25歲』就怎樣怎樣之類的話。」
在中國網路興起的「直男癌」一詞的同時,「母豬教」一詞在台灣網絡出現。約從2015年開始,一名在PTT論壇ID為「obov」的網民以「母豬」稱呼特定女性,包括但不限於外表不符主流審美的女性、期望男性約會付錢的女性、喜愛交白人男友的女性、女性主義者等等……隨後逐漸出現大量如「母豬就應該給豬幹」等熱門推文,男性網民之間,興起一股「母豬教」熱潮。
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助理教授餘貞誼(2016)曾在學術期刊《婦研縱橫》發表研究〈「我説你是你就是」:從PTT「母豬教」的仇女行動談網路性霸凌的性別階層〉,分析了「母豬教」論述。
她指出,這些厭女(misogyny)想法,慣於將女性劃分為「好女人」與「壞女人」(即所謂「母豬」),而其好壞的劃分標準,來自於女人是否尊重男性、維護男性利益等等——透過將女性化為男性性對象的可能,羞辱懲罰(shame punishment)所有不符合標準的女性。
在直男行為研究社的貼文當中,時常出現男性在意識到自己追求失敗後,便怨懟女方、索討金錢與禮物、或甚至公開辱罵等行為。「好像不管是私訊聊天、或是男女約炮訊息中,也有很多類似情況。因為我也很常看到推特上有人會四處去私訊或留言女生説:『約嗎?三十,台北』,然後當女生回覆『你要不要要照照鏡子』,男生就會暴怒。」Kevin説。
關注性別議題的台灣Podcast「衣櫥裏的讀者」主持人黃星樺,也提及自己對於所謂的「直男」定義與行動,有許多反思。
「我知道我們説所謂的『直男』,在追求女生的時候常常容易做出罔顧對方意願的行為,因為在他們的成長經驗中,從偶像劇、A片、或小説學來的行為,讓許多男性會有一個錯誤的認知,就是認為世界上有個『最理想的男生形象』:有車有房,高又帥——你越符合這些條件,就會得到越多女生喜歡。社會上也允許這個男性範本,只要夠man到某個程度,能夠約會規劃完美到某個程度,就能追到我喜歡的女生。這是個狹隘的、對於戀愛腳本的規範。」黃星樺説。
關注網路與親密關係議題的政治大學新聞系副教授康庭瑜受訪時也指出:「當然男性有不善於溝通或平和討論的部分,不過從這些討論中,也透露出一些其他面向。像是可以發現社會教導男性要有『陽剛氣質』所帶來的副作用。像是求偶焦慮,它本身就是社會教男性典型的陽剛腳本的副產品,社會要他們『五子登科,要有女人』才是『成功的男人』,而如果沒有,你就是『魯蛇』(loser)。當你這樣不斷教導男性這個腳本,那些沒有女人的男人們,就會出現求偶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