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临海:严查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违法行为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郑铁峰)骚扰电话、浙江短信轰炸、临海微信好友添加请求……已经成为广大消费者深恶痛绝的严查现象。但是侵害,对方是消费息违从哪里得知你的手机号码?为何他们能够准确知道你的各种信息呢? 日前,浙江临海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对一家培训机构开展例行检查时发现,人信其经营场所内放有多份名单,法行内容包括学员姓名、浙江手机号、临海年龄、严查年纪、侵害备注等信息,消费息违备注栏写明“在学了”“没时间,人信不想了解”“不需要”等反馈信息。法行经过进一步调查发现,浙江该培训机构通过优惠课、公益课以及赠送小礼品等方式收集学生信息用于开拓客户,并将收集到的个人信息资料分发给机构老师,由机构老师负责打电话推荐课程,并将客户意愿和接听情况记录在信息表内。 当事人未经消费者同意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公开其收集、使用规则,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信息。”目前,该培训机构已被立案调查。 拒了解,今年以来,为更好地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临海市市场监管局根据全省“亮剑2021”消费安全综合执法行动方案,重点围绕房地产销售、装修装潢、教育培训、汽车销售等领域开展专项执法检查,目前已查处13起侵犯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其中涉及房地产销售2起,教育培训机构5起,装修装潢5起,其他类型1个,涉及个人信息4万余条。 临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临海市市场监管局提醒,经营者在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时要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发送商业广告时要事先征得消费者同意,收集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严格履行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法律义务。 消费者日常生活中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要为了蝇头小利轻易填写个人信息资料,如为了抽奖、领取小礼品、免费体验等随意填写自己的手机号、住址等;购买房子、汽车或办卡等,可与商家签订个人信息保密协议,以便出现个人信息泄露时及时维权。此外,如遇到个人信息被泄露的情况,可采用电话录音或保存聊天记录等方式进行固证,及时拨打12315电话向市场监管局投诉举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巴以衝突|加沙地帶醫療物資短缺 聯合國:至少120名新生兒面臨生命危險
- “洋高考”逐年风行 培训考试一条龙—新闻—科学网
- 昨日暴雨泉州启动Ⅲ级应急响应 今起天气逐渐好转
- 免費不再王道?平板使用者,付費內容意願增|天下雜誌
- 北京女足用冠军辞旧迎新
- 京张高铁开通15天 近80万人享受出行便利
- 流感疫情升溫增8死! 10/2起開放接種流感疫苗
- 末伏暑未消!全国末伏中暑指数地图出炉 河南湖北等8省份易中暑
- 特朗普與普京通話 同意就終結俄烏戰事展開談判
- 天下雜誌勇奪2012亞洲卓越新聞獎(SOPA)4座大獎,全台媒體之最|天下雜誌
- 交通银行青岛四方支行为客户提供上门服务
- 招行:预计三季度末达到小微贷款利率降价目标
- 【安徽日报】滁州市琅琊区:“文化大餐”添年味 多彩活动庆新春_
- 这个夏天,我们在鹤壁嗨翻天 鹤壁社会
- 北京市丰台区这场生涯教育主题活动让孩子对专业选择“有了谱儿”
- 非法采砂“砂霸”恶势力案件公审
- 伊万下课“箭在弦上”,谁会接盘?
- “洋高考”逐年风行 培训考试一条龙—新闻—科学网
- 龙湖·昱城,不负匠心的新年礼
- 屏東消防局長赴靈堂 殉職消防員母泣:希望兒子是最後一位犧牲者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