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如果活到80歲》:如何挑選好醫師,可說是跨越80歲屏障的最主要關鍵

文:和田秀樹

一招問出醫師是果活關鍵否認真診療

如何挑選好醫師、能否和醫師有良好的到歲互動,可說是何挑跨越八十歲屏障的最主要關鍵。

那麼,選好大家應該選什麼樣的醫師醫師比較好呢?最簡單的判斷方法就是試著和醫師討論用藥問題。

基本上,可說跨用藥的歲屏目的是讓身體變好;如果吃了藥,身體反而變差,障的最主此藥就是果活關鍵不好的藥。如果減少藥量能讓身體變好,到歲那麼,何挑減少服藥就是選好正確做法。

此時,醫師如果醫師完全不理會你的可說跨感受,依然堅持「這藥很好,歲屏繼續服用就對了」,或是反過來勸你「如果不想死的話,就必須持續用藥」。大家還是遠離那間醫院比較好。

而在患者這方,也必須坦誠以對,將真實情況告知醫師,不能只是按照醫囑乖乖服藥,卻不給予任何回饋,或是擅自減少藥量。例如,「吃了這種藥之後,身體感覺特別疲累」或是「頭總是暈暈的」,確實告知用藥後的感覺。

如果對方是個做事認真的醫師,聽到你這樣說之後,應該就會積極回應。

例如,「是嗎?可能那種藥不適合你」、「那就換別種藥試試吧!」或是「那就減少藥量看看吧」。能這樣回覆你的醫師就是好醫師。

面對不願聆聽、單方面要求病患「持續服藥」的醫師,大家不妨試著這樣提問:「那麼,目前是否有數據證明,持續吃這種藥,就能活得更久呢?」

天底下應該不存在那樣的數據。如果對方仍堅持己見,並表示「動物實驗有這樣的成果」或是「海外有這樣的論文發表」,那就接著這麼問:「(日本)國內曾做過大規模的比較調查嗎?」

基本上,日本和歐美的飲食生活、體質都不相同,且日本人要比歐美人更加長壽,兩者明明無法相提並論,卻拿動物實驗或是國外數據出來說嘴。堅持這種說法的醫師,就等於是在宣告「我根本不了解這類病症的臨床治療」,講得再直接一點,這樣的醫師並沒有認真診療患者。

如果你的醫師在面對上述提問時,突然變得結結巴巴,或是立刻目露凶光,企圖阻止你發問——請千萬不要把寶貴的身體交給對方,反則你的晚年將注定搭上一台通往地獄的巴士。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如果活到80歲:隨心所欲,不留遺憾!日本精神科權威的幸齡樂活提案》,方言文化出版

作者:和田秀樹
譯者:羅淑慧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本書作者和田秀樹是日本精神科權威,亦是臨床經驗超過35年的熟齡精神醫學專家。

《如果活到80歲》是和田醫師出版於2022年3月的暢銷力作,上市當日便空降日本亞馬遜總榜冠軍,年底已加印25刷,成為該年度最多人讀過的書,銷量至今已突破60萬冊。

何以如此?若從感性面來看,這其實是一封寫給全日本高達810萬人的「團塊世代」,最深情的情書。

所謂團塊世代,係指生於1947~1949年二戰末,「戰後嬰兒潮」第一代。之所以用「團塊」來比喻這個世代,是因為當時人們為了改善生活,緊密地聚在一起,默默地辛勤勞動,支撐起日本社會和經濟。

自2007年起,全日本的團塊世代相繼退休。然而,在社會發展與公共衛生的進步之下,長壽已成常態;退休後的團塊世代,幾乎是從離開公司的那一刻,便在晚年生活、年金、醫療保險等方面,面臨嚴峻挑戰。

和田醫師指出:「過去,80歲給人的印象是『人生的終點』。但在人生百年的時代裡,真正的終點卻是在遙遠的20年之後。」

儘管活到100歲已不是稀奇之事,但人們的平均健康壽命,卻離百歲還有段距離:男性72歲;女性75歲。這是因為年過80之後,大部分人不是臥床不起,就是需要長期照護。有的老人家甚至遭到家人虐待,或是陷入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的癡呆狀態。

當長壽已成常態,任何人都需要以全新的方式迎接百歲時代。若你本身已屆四十不惑,此書正是你提前準備幸齡樂活的最佳提案;如果家中奉養年邁雙親,本書便是最符合現實的新世代孝道。

《如果活到80歲》_立體書封300dpiPhoto Credit: 方言文化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