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談古說今:為什麼舊時在馬來西亞,華人會自稱「唐人」?

文:孫和聲

今天,談古唐人馬來西亞的說今時馬華族皆流行把自己稱為華人,也把其跨方言群的麼舊共同語稱為華語。

為何稱為華人華語?它開始與何時?有些人認為華人、來西華語這些名詞與概念開始於1950年代,亞華也就是人會馬來西亞與新加坡要邁向獨立之時,為了有意要區別本土華人、自稱華語與中國漢人、談古唐人漢語,說今時馬而刻意創造出來的麼舊新名詞與新概念,但這種說法並不正確。來西

首先,亞華華人、人會華語、自稱華裔、談古唐人華族、這些名詞與概念並非今人所創造的,而是古已有之,且在千多、兩千多年前便已有人使用。當然,由於時代的變遷,其含義並不盡相同。

早在三千多年前,古代中國人便已有華夷之辨的概念。這個用語與概念延續到清朝末年才改為華洋之辨,也就是大約在1860年代開始用洋取代夷,如「華洋雜處」。雖然用語有別,基本概念還是一樣的,也就是它是用來區別中國人與非中國人的觀念。

在中文(早在漢朝便已有人使用這個名詞),華與花相通,繁體字的華像一朵盛開的花,是象形字,含有高貴之意;這華字常與夏字組合起來使用稱為華夏。三千多年前,生存與發展在中原(華北如河南)一帶的中國古人便自稱是華夏族,以區別於周邊的少數民族,它帶有一定的文化優越感的含義。

可見,自古以來華字這概念與名詞便已存在。據此,而派生出華人、華文、華字、華語、華裔等名詞。

可是到了漢朝,中國人又習慣用國號稱自己為漢人,而其語文便是漢語。今天,中國人也習慣把普通話稱為漢語,把主體民族稱為漢人或漢族。之所以,是因為漢朝是個盛世。此外,古人又習慣把在中國境外的中國人稱為漢人、北人、中華人、民人、內地民人、唐人或華人等。

其中,華人與唐人是官方與民間常用的名詞;因為,唐朝(618-907)也是盛世。通常,漢朝與唐朝並稱為漢唐盛世。唐朝是個對外貿易發達的朝代,期間有許多外國人到中國經商與長期居留,其聚族而居的居留點稱為番坊,有番長處理其番務,情況類似葡萄牙人在麻六甲設立的甲必丹制度。

當時,留居在中國的外國人被稱為「住唐」,他們大多數是回教徒與猶太教徒;而長期居留在中國境外的中國人則稱為「住番」,這些人,通常被稱為唐人,也據此派生出唐山、唐貨、唐人書、唐人街等用語。

IMG_20180227_105058Photo Credit: 關鍵評論網/杜晉軒
馬來西亞官方語言為馬來語,但華裔族群有完整的中文教育體系,很多華人也以中文資訊為主要信息來源。 圖為馬來西亞芙蓉市的中華中學。

「華人」一詞在南洋的盛行

今天,許多海外華人特別是方言使用者,依然習慣用唐人來形容自己;也據此派生出舊唐、新唐、唐人冊、唐人仔、半唐番、唐人話、唐人學校、讀唐人書等用語。

就華人、華語而言,這些名詞與概念而言,最遲在五或六世紀,便有文人使用,主要是用以區別漢人與非漢人,至於華裔這用語出現得更早。(見徐威雄《馬新華語的歷史考查》一文 )

順便一提,在515年,位於今吉打洲的狼牙修王國(Langka Suka,其意為歡喜之地)曾派使節到梁朝。當時狼牙修是個佛教國,而梁武帝是位虔誠的佛教徒。據此而論,馬來西亞的早期史應該從狼牙修而不是從麻六甲說起。

其實,早在4世紀時中國高僧法顯便曾到過吉打。而7世紀時另一位高僧,義淨也曾到過吉打。宋朝(960-1270)和元朝(1279-1368),中國與南洋的貿易更為繁榮,因此也有更多的人員來往。當時,中國官方與民間也常使用唐人與華人,這兩個名詞來形容長期居留海外的中國人。明朝(1368-1644)與清朝(1644-1912)也沿用這些名詞與概念,如鄭和的隨從便使用這些名詞。

在現代,華人、華語這些名詞與概念,重新出現在19世紀後期。比方說,在19世紀末與20世紀初,新馬兩地出版的報紙和書刊便常出現華人、華語、華言、華字、華書、華紳、華店、華男、華婦、華童、華工、華商等名詞。(邱克威著《馬來西亞華語論集》一書 ,2018)

可見,華人、華語這些名詞,是古為今用而不是現代創造。只是一直到1910年代,馬來西亞華社基本上還是個方言群社會,而民眾也多使用籍貫來彼此稱呼,如福建人、廣東人、客家人等;即便在1900年代興起了興建新式學校,也多數是用方言來教學。一直到1920年代,華語才成為普遍的教學語言。之所以有這改變,原因在於1906年中國便有人提出普通話的概念與主張;1912年,也有人組織國語讀音統一會。1917年,還出現了國語運動;外加1919年的五四新聞化運動與白話文運動等,才促成了以華語教學的潮流。

PXL_20210119_042833687_2Photo Credit:關鍵評論網/杜晉軒
圖為馬來亞僑校教材中,出現呼籲在殖民地的馬來亞華人尊敬中華民國與英國國旗的內容。

在1920至1940年代,馬來西亞華社一般上把華語稱為國語,一直到1950年代中國宣佈放棄雙重國籍政策,以及馬來亞要走向獨立,主流華族才放棄僑民意識。整體而言,1950年代之前的華族,多數把自己視為華僑。

華僑這個名詞與概念,最早出現在1883年,是華民與僑民的組合。此外,在1950年代,也開始有人使用華人這個名詞。根據徐威雄博士的說法,華族有兩個含義,一個是指華夏族,另一個含義是指顯赫之族。平安時期的日本,也把貴族稱為華族。近二十年來,學術界流行使用族群ethnic group這名詞與概念,而把華人稱為華族ethnic Chinese,把馬來人稱為馬來族ethnic Malays,伊班人稱為伊班族ethnic Ibans等。

此外,越南北部有一個講漢語的民族,自稱為華族。就華語這名詞而言,除了是指漢語之外,也另有一個含義即,良言美語。結而言之,華人、華語、華裔、華族都是古已有之,而不是今人創造的名詞與概念。實則,早在1883與1901朝鮮與日本也有人使用這些名詞。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