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有人請我推介德文書,看德我多叫他們自己去歌德學院圖書館走一趟,文書看看哪本心儀,有本借或買來一讀。推介
事因看書是看德很個人的口味,甲之蜜糖,文書乙之砒霜。有本我看得津津有味的推介,你未必感興趣,看德反之亦然。文書尤其是有本我不認識的人,不知道他們的推介喜好和品味,貿然推介的看德話,未必適合。文書香港德文書最齊全的有本地方,必是歌德圖書館。在對著維港美艷景色的落地大玻璃前,細看那本書最吸引自己的目光,然後揭開試閱頭幾頁。要是有一見如故之感,那就是對的書;要是看來無味,那就把它放下,再拿起下一本。
看德文書,不只是學德文,還有細味德文出版業界的精緻和細心,細賞封面和封底的設計,插圖的用心,以及內頁圖片的驚喜。德文書的書脊,文字從下到上,與英文書相反。每種書各有特色:《Reclam》系列的袋裝古典名著和《Diogenes》出版的德文和翻譯小說,都只有一行行的字而沒圖;然而《Taschen》的大圖冊,充滿豐富的彩色插圖,所用的紙也光鮮亮滑。因此,不會德文的人都愛揭《Taschen》圖冊。歌德圖書館還有一本本圖畫書,稱為Wimmelbücher。它們是德國小孩認識世界的第一課,在絢美的圖畫上認識動物、都市、學校、鄉村、郊野,在上幼稚園前已對世界有份好奇和聯想,教人期待真實世界中比圖畫更漂亮的風景。
在地鐵拿著一本德文書,幻想自己置身於慕尼黑地鐵中。在一行一列的德文字中,投身到千里以外的歐陸世界,戴上耳機,聽著音樂,好像那時在慕尼黑的瑪莉安廣場上車,在奧林匹克公園下車,而忘掉自己處身於油麻地與太子。你會覺得與別不同,在身旁搭客都在看手機影片或報紙時,只有你拿著德文書,一份吸引人的氣質散發開去。要是看見閱德文書的人,我一定會讓座予之,讓他舒服地探究卷中宇宙,投身於歐洲的鐵路世界。想起讀中學時每早坐地鐵上學,不時遇到位男士,總是坐在近玻璃位置上讀日文書,而且只有文字,沒有圖片,看來是小說。我不知道他是否日本人,但一定是有文化修養之士。
港人近兩年都很少出外旅遊,唯有在心靈上接近德國,最好的方法正是閱讀德文。未去德國前,我對德國的認識就來自教科書和其他德文書。上完德文課後搭車回家,在車上細閱書本,就像延續德國之旅,一直到達家門。一切都這麼近,那麼遠,原來德國就握在手中。這幾年縱然未有機會出遊歐陸,但從閱讀間豐富了自己,發現自己對德國的認識,一點不遜本地人。
對於閱讀德文書,我沒有推介,因為最美好的一面,都由自己發掘。尋見心靈契合的一卷,在外猶置身德國,是最大的幸福。
本文獲授權轉載,題目由編輯所擬,原文可見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