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科技泛靈論」是資本主義下一個新噱頭?

文:古陵霖(美國德州大學奧斯丁分校藝術及藝術史碩士生)

泛靈主義(Animism)在不同文化中有著不同的科技概念,但大體而言是泛靈指相對於西方(本文泛指接受啟蒙思想的基督教文化圈)基督教一神信仰(新教、猶太教等),論資廣泛地相信非人的本主動、植物和一般物品有著靈魂或某種力量。義下

泛靈思想在台灣並不陌生,個新融合了道教的噱頭傳統民間信仰有著濃厚的泛靈主義在內,鄰近文化的科技日本也因著神道教的傳統,無論在傳統、泛靈生活或商業、論資娛樂上,本主都帶有著濃厚的義下泛靈色彩,比方企業擬人化的個新公仔、變形金剛等。噱頭事實上除了西方基督教社會外的科技文化圈,都有著不同程度的泛靈思想存在。

在西方社會,泛靈主義「Animism」的拉丁字根「Anima」指靈魂,或希臘字根「anemos」,指風、呼吸等流動的氣體。因此流「動」在泛靈主義來說是相當重要的概念。這個字及其概念最早是在19世紀初人類學家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觀察所謂的原始文化而得出的研究結論,認為是未受開化的原始人愚蒙的迷信導致相信物會有靈魂生命,必須接受教育才能進步到像西方先進社會的一神思想。

泰勒認為,這是原始人在發展中企圖發展科學但是失敗,反而產生這樣的宗教。他同時也認為兒童類似原始人一樣,在特定年齡前有著某程度的泛靈思想,比方認為心愛的玩具是有生命的、或被石頭絆倒時認為石頭有某種力量等,等長大後才會明白人是人、物是物,人是主體物是客體。

這樣以現代觀點來看充滿偏見的研究卻深入各個其他領域,包括對其他文化的觀點、人與物的關係、靈魂與宗教等。即便之後有不同程度的反思和修正調整,這種笛卡兒式的靈物二分邏輯,還是長期主宰了西方對於人與物(非人)之間的關係。

值得注意的是到了21世紀初美國突然大量產生「科技泛靈主義」這樣的新名詞,起源於人工智慧等科技的發展,而逐漸意識到機器能做到的事越來越近乎、甚至超越了人類,因而反思人與物(機器)之間的關係。提倡者認為當代社會,人對於比方手機等智慧產品的關係,已經超越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每天所花在使用手機社交平台及從中建立出的自我、手機功能擴及生活各層面等),又比方當智慧型的居家產品能夠為居住的人的喜好自動調整氣溫濕度、燈光明暗等細部,或當微型體內醫療機器根據病人身體狀況打藥到心臟裡,這是機器在主宰人還是人在使用機器呢?

在過去歐美對於機器的想像充滿了矛盾的情緒,以機器人為例,一方面期待機器人能取代人力,但又有「魔鬼終結者」、「太空漫遊」(2001:A Space Odyssey),「駭客任務」等這類的邪惡機器將毀滅人類文明的焦慮。其中1980年代的電影「銀翼殺手」(Blade Runner)要算是最典型的代表了,當機器人跟人外觀已無法肉眼辨認,且能夠學習人類的行為和情感,而人也對機器產生跟人一樣的情愫時,機器人是物還是人呢?人跟機器之間的關係又是什麼呢?

不過儘管當電影、文學和藝術等問出這樣的問題,在現實中西方社會還是將這樣近人的情感回應歸類為幻想(fantasy)或戀物癖(fetish)。再次以機器人為例,現實中歐美還是傾向將機器人設計成「機器」而非「機器人」,看似是對於一神信仰和人類至上的執著,以及有著機器「太像人」的道德危機。這也是當他們見到日本設計的如孩童般(其實比較像是台灣人所熟悉的「可愛」,但在歐美觀點是像兒童)的居家機器人會感到大吃一驚並惶惶不安,但日本反而是很自在地認為機器人是家庭幫手,是像朋友般的關係,特別是當今機器人的動作還無法做到像真正人類一樣順暢,以及無法完美辨別人類需求時,設計成像孩童一樣會讓人產生對於孩童的耐心和同情,認為他們還在「學習」。

的確,研究顯示當機器有著像人一樣的特徵時,即便功能僅能揮揮手或是抬抬腿,一般人還是會感到驚奇不已,並給予相對於同樣功能但無人類特徵機器高出許多的評價。

這讓最近大量出現的科技泛靈主義一詞顯得有點自相矛盾,當觸及人類存在(being)核心領域時,科技泛靈主義並不像其他科技產品被大量宣揚,在其他生活領域也不見對於泛靈主義的接納使用,但其他互動設計和智慧產品等大量地使用這類的名詞,這是從過去對人工智慧的不安轉為擁抱,還是只是資本主義下的一個新噱頭?

無論如何,科技泛靈主義的產生,顯示對過去以及未來的人與物、人與科技間開始有了新的反思,最後還是在追尋千年來古老的問題:什麼是人?我們是誰?這是在發展科技中我們都應該反思的問題。

參考資料

  • Papapetros, Spyros (2012) "Movements of the Soul: Traversing Animism, Fetishism, and the Uncanny," Discourse: Journal for Theoretical Studies in Media and Culture: Vol. 34 :Iss. 2
  • Kaerlein, Timo (2014) “The Social Robot as Fetish? Conceptual Affordances and Risks of Neo-Animism Theo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Robotics: 7(3):361-370
  • Richardson, Kathleen(2016) “Technological Animism The Uncanny Personhood of Humanoid Machines,” Social Analysis: (60)1:110-128
  • Marenko, Betti (2014) “Neo-Animism and Design A New Paradigm in Object Theory,” Design and Culture: (6)2:219-241

本文經黑潮之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