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情緒主宰 用「對話」修護關係
2016年3月底,別讓「小燈泡」事件的情緒發生震驚社會、也再次點燃這個島嶼的主宰恐懼與仇恨,然而小燈泡母親所呈現出的用對理性與堅強,卻將社會的話修護關情緒帶往另一種反思與討論。每則新聞案件都像是別讓海面上的浪花稍縱即逝,我們真的情緒有從這些傷痛與眼淚中站起來、認真反省嗎?小燈泡的主宰母親在臉書上寫文表示「……這不是靠立什麼法、怎麼做處置,用對就能夠解決這個問題,話修護關我還是別讓希望能從根本,從家庭、情緒從教育,主宰來讓這樣子的用對人消失在社會上面……」這番話帶領社會輿論脫離了表面的仇恨與情緒宣洩,回到根本的話修護關思考命題:家庭與教育。
為什麼會一再發生隨機殺人案?回到問題的源頭應該是:我們的社會病了嗎?是不是社會最基本的單位「家庭」出了問題?呼應小燈泡母親的話,我們應該回到起點去反省:重視「家庭」與「教育」,讓兩者都發揮應有的社會功能,關鍵就在於「對話」與「溝通」。
「關係動力學」讓關係流動打開真誠對話
「關係動力學院」創辦人夏惠汶先生,經過多年的觀察與整理,發現真正的良好關係,應該是有一方發生一股能量,流動到另外一邊,從另外一邊又到原來的地方,或者再發散到其他地方,且創造出不同的能量。他將流動的過程稱為「關係動力學」而「對話」、「溝通」 正是關係動力學的基本要素。「關係動力學」可以協助每個人面對家庭、教育、兩性甚至企業組織關係中所遇到的困境。夏惠汶堅信透過聆聽、陪伴或者問一個令人反思的好問題,是幫助人們產出正面力量的最佳方法。
用「對話」重啟家庭的功能
以「家庭」而言,值此大環境欠佳的時代,父母面臨職場競爭、孩子面臨升學壓力,親子各自忙碌、缺乏對話機會與深入了解,原本應該最緊密的「家庭」失去了「第一道防線」的功能。我們真正要立即做的,應該是讓愛從「對話」開始,讓兩代彼此了解、雙方的對話真正做到深層的溝通、關係才得以真正流動。唯有在家庭中感受到溫暖、愛與安全感,如此才能真正產生「對話」與交流,進而重啟「家庭」功能。
夏惠汶就曾接觸過一個案例,媽媽認為孩子無法接受她的管教,想帶孩子來上課卻被孩子質疑:「上課能學到什麼?」媽媽很苦惱不知該如何回答。夏惠汶要媽媽扮演孩子的角色去想像孩子的狀態,「為什麼要回答他?如果妳是孩子,妳怎麼想?」夏惠汶的提示點醒了媽媽,她決定這樣回答孩子:「我上課學到很多,但是我不會告訴你,希望你自己來感受。」夏惠汶說其實只要真正傾聽孩子的聲音、別急著回答或糾正他們的想法,帶著愛與好奇去關心孩子行為或語言背後的想法和目的,才能達到真正的「溝通」。藉由夏惠汶的提示和「關係動力學」的引導,媽媽最後成功打開和孩子的對話,也讓家庭的互動關係更加良好。
「順性發展」接納每一種差異
另外一項關鍵在於,我們也要學會「順性發展」:接納每一種差異。台灣長期以功利主義掛帥,沒有走在主流價值觀中的孩子很容易被排擠、被拒絕,進而壓抑真實的自我。而許多父母卻都只專注於對孩子的嚴格要求,卻都沒有察覺到孩子真實的自我與興趣。一昧期望孩子符合主流的期待與標準,只是讓孩子更不快樂。孩子不知如何與父母溝通,父母也沒有轉換自我的思維,雙方缺乏良性互動,很可能就會導致孩子成年後性格扭曲、種下日後偏激的人格因子。
我們應該充份了解,世界上原本就沒有兩個人是一模一樣的,每個人都是單一獨立的個體。現今社會風氣已在轉變,愈來愈明白多元發展的可貴,尊重個別的珍貴與差異。父母們也應該要觀察孩子們的特質、讓孩子「順性發展」、進而幫助孩子找到未來的方向。不僅孩子們需要學習,父母們也應該學著放下自我、尊重孩子的選擇,陪伴他們一同成長。唯有在家庭中被接納包容,在充滿快樂、信任、與愛的環境中茁壯,才能讓孩子培養出正確的人生觀。
身為開平餐飲學校創辦人,夏惠汶在學校裡也遇過實際應用的案例。臺灣知名的中餐名廚施建發的女兒施捷宜,當年選讀開平就鬧了家庭革命。夏惠汶居中協調,讓父女倆透過對話化解心結,後來施捷宜不僅進入開平圓了烘焙夢,甚至還拿到不少國際大獎,是最好的「順性發展」案例。讓孩子順著自己真正的興趣發展,才能讓每個人都發揮實力,找到最適合的方向。
臺灣的社會價值需要被翻轉,而翻轉的第一步就在於接納差異、尊重多元。而在這其中則需要更多的對話和溝通,也才能真正建立起一個讓孩子們快樂而健全發展的家庭與環境。每當重大案件發生,社會的民意往往偏向表面情緒的抒發,而忽略真正有效的解決方案。值此時刻,家庭與教育的重要性更是不可忽視。或許我們都應該學習如何溝通、對話、用心體諒,接納差異並進而疏發引導至正確的方向,才能真正改善問題,讓事情往好的一面發展。
粉絲團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XiaHuiWen/
粉絲團簡介:「關係動力學」是透過具體操作與實踐,協助許多人化解親子、夫妻、甚至組織部門等各種關係中的困境。當各方善意不被埋沒或扭曲,自然而然彼此之間能量就順暢流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