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黎蝸藤《帝國解體與自由的堡壘》:印度腳踏兩條船難成大國氣候,台灣處於未來的風暴中心

文:黎蝸藤

第25章 烏克蘭戰爭的黎蝸壘印影響——「新對抗年代」的開始,台海危機升高

腳踏兩條船的藤帝體與踏兩條船台灣印度

印度是南亞最大的國家。歷史上是國解不結盟運動的發起人,現在還是自由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以人口而論剛剛超過了中國,而且中國已經不算發展中國家了)。堡度腳大國的風從政治制度說,難成印度還是氣候最大的民主國家。從國家實力說,處於印度是未來南亞一霸,是暴中擁核武國家。印度若能站在「抗俄共同體」一方,黎蝸壘印對壯大陣營勢力,藤帝體與踏兩條船台灣當然幫助很大。國解對美國而言,自由印度站邊己方的堡度腳大國的風意義更重大。印度是「四方安全夥伴」(QUAD)的一角,是美國用在美中對抗裡的重要同盟。在美國的印太盟友體系中,印度無疑屬於不可靠的一類(特別和另外兩角日本澳洲相比)。

在這次戰爭中,印度和中國一樣選了不站邊的立場,令「抗俄共同體」失望。在聯合國大會投票棄權,印度總理莫迪2月24日致電普亭呼籲停止暴力,但至今拒絕譴責侵略。印度不但繼續進口俄羅斯石油,還趁低吸納更多俄國石油。印度還和俄羅斯研究如何直接用盧布╱盧比貿易,以繞過美元或歐元。

這種態度當然令抗俄共同體非常不滿。這幾個月,日本、英國、美國、歐盟的領袖或外長等高級官員連番訪問印度,美國總統拜登也與印度總理莫迪進行視訊會議,同天還有美印2加2會議。他們都力促印度對俄國採取更強硬的立場。這大致包括三項內容:一、譴責俄國侵略;二、減少進口俄國能源(或至少不增加);三、印度能加入對俄制裁。然而,基本上均無功而返。另一方面,中國外長王毅和俄國外長拉夫羅夫也相繼到印度訪問,拉攏印度。在中俄媒體的渲染中,竟然還有「中印俄聯合對抗美國」的樂觀情緒。

印度對俄烏的這種「中立」態度,其實一點都不令人意外。首先,在歷史上,印度和蘇聯及其後的俄羅斯關係一向不錯。印度的首要敵對國家是巴基斯坦,在印巴衝突中,蘇聯長期站在印度一邊。赫魯雪夫上台不久就宣布承認印度對喀什米爾有主權。

在第二次(1965年)和第三次(1971年)印巴戰爭中,蘇聯都支持印度。印度的第二大敵對國家是中國。在冷戰時代,蘇聯給予印度大量武器以應對中國,還包括當時非常先進的戰機。也正因如此,印度如今有大量的蘇式武器。到了俄羅斯時代,俄國依然是印度最大的武器供應國,至今印度武裝還有約七成來自俄羅斯。印度還和俄羅斯同屬「金磚四國」,還在俄羅斯力主下加入了「上海合作組織」(以平衡中國拉入巴基斯坦的勢力)。

在中亞╱南亞,中俄印巴這四國關係中,存在微妙的平衡。中國稱巴基斯坦為「巴鐵」,又形容俄羅斯為「不封頂的戰略合作關係」。但同時,印巴是死敵,印度和中國也是公開的對手,可是俄羅斯和印度的關係偏偏又相當不錯。印度正是依賴俄羅斯的平衡,才能對抗中巴聯手。一旦與俄羅斯交惡,印度在北方陸地方面的形勢就一對三,非常不利。

其次,印度自視很高,既為不結盟運動的領袖,又是南亞霸主和印度洋的天然大國。它一向把自己定位為「有尊嚴的大國」,不希望被營造出聽命於其他國家的形象。但從另一面看,印度也喜歡以這種獨立行事的身分,在兩個陣營之間搖擺,更樂於成為兩個陣營競相拉攏的對象,以此獲得最大利益。可以說這種「一腳踏兩船」的離岸平衡正是印度的看家本領(可能也是從英國學過來的)。對印度這樣的國家而言,什麼時候有兩大陣營對壘,什麼時候就嗅到待價而沽的機遇。

第三,雖然印度是一個民主國家,但現在的總理莫迪,卻十足一個民粹主義的強人。因此在價值觀方面,他和歐美亞太盟國之間是有距離的。在他執政的這些年,印度抬高印度教打壓伊斯蘭教,一年多前更悍然廢除了喀什米爾邦的自治特權。其實他的所作所為,和中國在香港、新疆也差不了太多。印度知識分子對莫迪也是頗多怨言。只不過印度形式上還是民主國家,歐美也為了對抗中國,而對印度輕輕放過罷了。因此,莫迪本人對俄羅斯的侵略行為有沒有反感都很難說。他和普亭、艾爾多安等說不定還惺惺相惜。

對歐美亞太盟國而言,需要的其實只是印度的政治表態,即便不肯也只能作罷,西方最需要拉攏印度對抗中國,而不是要它對抗俄國。所以拜登到日本出席四角首次線下峰會,與莫迪依然談笑風生,聯合聲明也小心翼翼地不提俄國。在美國看來,印度保持和俄羅斯實質的經濟關係固然不好,但並非大不了的事。

印度和中國不同,印度和俄羅斯的經濟聯繫無足輕重。在俄羅斯進出口對象中,印度不入十大,這和中國無論進出口都是俄國最大的夥伴天差地遠。由於俄印經濟關係不互補,印度也不太可能支援俄羅斯。比如印度是俄羅斯的武器出口市場,自己武器都不夠用。同理,印度也無法提供俄羅斯短缺的工業品(特別是電子產品)。

但老實說,印度和莫迪的這種作風妨礙了印度真正成為大國。正如拜登在視訊會議中告誡莫迪,從俄國進口石油不會令印度偉大。潛台詞就是,如果在大是大非面前沒有堅定的原則,過於自私自利,連做個姿態都不願意,就不會成為負責任的大國,也很難得到盟友真心的信任。

但在另一方面,那些所謂中、印、俄聯合對抗西方的論調,同樣絕對是誇誇其談。西方固然給印度施加壓力,但都是小心翼翼的。中印的矛盾是結構性的,既有無法解決的領土爭議和直接戰爭的新仇舊恨,又有兩個正在上升的大國的爭霸。俄國侵略烏克蘭與中印關係沒有直接聯繫。印度不可能因為俄國與西方對抗,就突然轉彎和中國修好,調轉槍頭對付美國。那些樂觀期待都根本沒有客觀基礎。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