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春雨:造房子就像搭积木
近日,田春在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暨建筑工业化产品与设备博览会现场,雨造中国建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科技”)展区的房像北京大兴国际航空社区精装样板间备受关注。北京大兴国际航空社区是搭积中建科技组合模块建筑,由中建科技副总工程师、田春绿色建筑全国重点实验室办公室主任田春雨带领团队设计。雨造 “不用在施工现场支模板、房像绑钢筋,搭积组合模块建筑据估算较传统建筑节省工期50%,田春减少建筑垃圾70%。雨造”田春雨说,房像组合模块建筑融合钢结构和混凝土模块建筑的搭积优点,相关技术可以让造房子像搭积木一样。田春 用创新技术造更多“好房子”是雨造田春雨一直以来的奋斗目标。日前,房像田春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讲述了他带领团队研究组合模块建筑,建造“好房子”的故事。 发挥两种建筑模块优势 田春雨从小善于学习、勤于思考,是个“学霸”。在获得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结构工程专业学士学位后,他被保送攻读清华大学该专业博士学位。读博期间,田春雨深入研究了模块建筑。 模块建筑的结构主要有钢结构模块和混凝土模块两种。在研究过程中,田春雨发现,这两种常用结构各有优势和不足。 “钢结构模块存在成本较高、适用高度受限等问题。混凝土模块存在生产智能化程度不高、运输吊装成本较高等问题。”田春雨说。 “何不将它们融合起来,取二者所长?”说干就干,田春雨开始研究钢混组合模块建筑。 这条路并不好走。其间,很多和田春雨“并肩作战”的同事都更换了“赛道”,他却依然坚守在创新一线。 “模块建筑已经得到了行业专家的高度肯定。”田春雨说,“专家认为我们的大方向是正确的,只要坚持研究,就一定能取得成果。” 田春雨带领14人的研发团队,历时8个月,进行了100余次试验,最终构建出钢混组合模块建筑关键核心技术体系。 建设智能化生产线 近期,中建科技组合模块建筑产品被应用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超大安置项目——方石地块幼儿园的建设中。 这所幼儿园的教学楼被拆分为57个单元模块。这些模块在智能工厂中被生产出来,后被运到施工现场,拼成组合模块建筑。一体化浇筑成型后,房屋即可入住。 “在此过程中,关键的一步是在智能工厂生产模块。”田春雨说,“生产一个模块需要几十种原材料及部件。一个螺丝的位置出现几毫米偏差,就会导致产品不达标。用质量不达标的模块盖房子,后果可想而知。” 模块质量能否达标,智能生产线起到关键作用。 在建设组合模块建筑智能生产线时,田春雨带领团队成员做了大量实验,对生产线上的智能设备进行了上千次调试。 “那段时间,我和同事们经常熬夜蹲守在智能生产线。”田春雨回忆,“原本的流程是先做出模块产品再研发配套产线。但为了赶进度,我们团队一边开发产品,一边建设生产线。” 依托绿色建筑全国重点实验室,田春雨带领团队利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仅用128天便攻克了14项核心智造技术,形成了10项核心发明专利,自主研发了自动化率达75%的组合模块建筑智能生产线。 回首那段日子,田春雨感慨:“尽管节奏快、压力大,但收获满满。” 目前,田春雨带领团队成员依旧在推进组合模块建筑智能生产线建设。未来,组合模块建筑有望出现在北京、广州、深圳等地的住宅项目中。 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 “研发组合模块技术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田春雨说,在推动组合模块建筑智能生产线建设的过程中,他尤其重视人才的引进、培育和使用。 “传统建筑业分工比较明确,设计、施工、商务工作由不同的人干,各工种相对比较独立。”田春雨说,“如今随着行业转型升级,我们不仅需要传统的建筑学专业人才,还需要懂算法、懂机械工程的人才。” 一开始,田春雨团队成员多是建筑专业出身,专业背景比较单一。于是,田春雨招聘了机械工程、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随着团队不断壮大,成员专业背景逐渐丰富起来。 “目前,组合模块建筑研发团队约有40人,成员年龄在30岁至40岁之间,学历基本是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团队整体很年轻,工作氛围比较活跃。”田春雨介绍,部分团队成员毕业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知名高校。 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在处理复杂技术问题时,难免出现不同意见。这时,田春雨就成了关键的协调者。 “有了不同意见,我们就开会讨论,然后定下执行方案。”田春雨说,他鼓励团队成员遇到问题充分沟通,还建立了内部研发协作机制。 除此之外,田春雨还经常鼓励团队成员多学习,尝试其他专业的创新技术。 “既有专长,又广泛了解机械、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知识,这样的复合型人才,行业比较缺乏,我们要着力培养。”田春雨说。 “田老师很支持我们创新,鼓励我们有新想法找他讨论,哪怕想法非常天马行空。”田春雨团队成员、负责组合模块建筑智能生产线设备研发的雷俊告诉记者,“但田老师对成果落地前的测试要求很严格,绝不能出半点疏漏。” 田春雨团队成员、负责组合模块建筑产品结构系统研发的董庆园对记者说:“田老师要求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一定要着眼全局。同时,在设计产品时,我们要把材料、工艺、成本等因素都考虑到。” 当下,田春雨正带领团队成员研发新一代模块建筑产品。 “创新永无止境。产品要‘应用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田春雨说,“未来,我将继续带领团队成员建造更多‘好房子’,不断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居住需求。”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第82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舉行頒獎典禮
- 民生商品市场货源充足 春节期间保供稳价具备坚实基础
- 新时代,我在中国丨武汉的“人情味”,二十年不曾忘
- “共饮珠江水”云南省广东商会号召粤商助推曲靖高质量发展
- 「招商邀请」缘聚青岛·伟业计量首届巡回招商会议正式启动
- 我国将建立养老护理员“八级工”序列
- 2009年以来冬季最强雨雪冰冻来袭 多部门多地方积极部署应对
- 多部门联动战严寒、促生产 积极应对保障民生“温度”
- 关于国家环境保护标准2019年 第42、43、44号公告 标准物质推荐
- 闻令而动,同心抗震!各部门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 老易、郎朗沈阳见,没想到“春晚等着你”还是连续剧
- 假期出行 正确佩戴口罩有效预防呼吸道疾病
- 浙江桐庐:查获一处涉嫌无证生产医用防护口罩加工点
- 新疆乌什县发生7.1级地震 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投入抗震救灾
-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发生山体滑坡 部队官兵和民兵紧急救援
- 五问仁爱礁|谁是幕后主使?
- 清城区:全链条培育“新农人”为乡村振兴添智赋能
- 增配轮椅、设置读书室、配备手语列车员…… 各项贴心服务护航乘客返乡路
- 兜底解忧提升冬日“温度指数” 确保群众温暖过冬、安心过年
- 72亿人次自驾出行!今年春运发生结构性变化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