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牆:沙特短篇小說》導讀:我們是否真的擁有自由,還是在逃避存在的責任?

文:耿一偉(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兼任助理教授)

【導讀】何時不再逃避自由,牆沙做自己?

電影《蝙蝠俠:開戰時刻》的特短逃避結尾,被救到頂樓陽台的說導檢查官瑞秋,感激地問蝙蝠俠:「至少告訴我你是讀們的擁誰?」正準備離開的蝙蝠俠緩緩轉過身,他說:「我在外表底下到底是有自由還誰並不重要,我的責任所作所為才重要。」然後向下一躍,牆沙消失在黑暗的特短逃避城市當中。

在我看來,說導這段對話很巧妙地說明了什麼是讀們的擁存在主義。我們可以是有自由還任何人,因為我們這一生要成為誰這件事並沒有被預先限定,責任我們有選擇的牆沙自由。主角布魯斯本來不是特短逃避蝙蝠俠,但是說導他的所作所為,讓這位弱不禁風的大少爺,成為讓惡人聞風喪膽的英雄。這世界上原本沒有蝙蝠俠這號人物(本質),但是布魯斯為自己生命負責任的人生選擇(存在),活出了蝙蝠俠這個傳奇。這就是沙特說的:「存在大於本質。」

沙特不僅是一位哲學家,還是一九六四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可是沙特卻主動拒絕諾貝爾文學獎,不是他否定文學獎或是為了什麼外在的抗議理由,而是全然個人的選擇。沙特覺得自己是一位積極介入社會的作家,如果他做了什麼,那都是他個人的事,但若他今天有一個稱號,那不免也會把賦予他這個稱號的機構也牽扯進來,造成對方的困擾,而這不是他所樂見的情況。沙特在人生的選擇中,真實貫徹了他對自由看法,因為自由只能是個人的,而構成自由最重要關鍵,是意識所具有的否定能力。

沙特這部小說集《牆》出版於一九三九年十一月,他最知名的著作《存在與虛無》要到一九四三年才出版。在小說出版前的秋天,他寫了一封信給當時擔任《新法蘭西評論》(La Nouvelle Revue Française)的主編波朗(Jean Paulhan),他在信中寫道:「五個中短篇小說描繪面對存在出現的各種可能逃避(〈牆〉描寫死亡;〈黑若斯達特斯〉寫非理性行為與罪行;〈房間〉寫幻想的世界與瘋狂;〈一個領袖的童年〉寫法律與社會責任),指出每一種逃避都遭受失敗。」

換言之,這些小說是沙特對存在的探索,但是這些小說不能被還原成純粹的哲學研究,而是有它們自身的存在價值,特別是在文學技巧上。讀者只消閱讀〈房間〉一開始,對達赫貝答夫人吃阿拉伯軟糖過程的描述,便會知道,沙特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絕對不是浪得虛名。

透過小說,如同當時沙特熱衷的現象學,可以讓他透過想像的方式來進入存在的世界,透過對各種不同狀況的描述,研究存在的本質。即使在《存在與虛無》這部充滿各種抽象術語的大部頭著作裡,沙特還是在很多段落裡,運用了類似小說的情境描寫,讓許多讀者覺得這部哲學著作有很強的文學感。

我覺得若要貼近沙特在《牆》所展現的文學性,最好的方式,是去讀他在那個創作階段對其他文學作品的評論,因為在批判的同時,往往也會透露出自己的文學觀。沙特《什麼是文學》於一九四七年發表時,他已有強烈的政治立場與完整的哲學架構,而這是《牆》小說集誕生時還不存在的,反倒是一九三九年二月的〈莫里亞克與自由〉(François Mauriac et la liberté),更能協助我們理解《牆》這部小說集所用到的文學技巧。

在這篇刊登在《新法蘭西評論》的文章中,沙特批評了莫里亞克小說中的上帝全知視角(莫里亞克後來獲得一九五二年諾貝爾文學獎),讓讀者無法將角色的時間變成自己的時間。沙特寫道:「你願意賦予你的角色生命嗎?請你給他們自由。問題不在給情慾下定義,更不在解釋它們……而僅在於展示情慾與不可預料的行為……正是緊迫感賦予藝術品以必然性和殘酷性……真正的小說衝突應該是自由與它本身的衝突。」

我們回頭來看〈牆〉這篇小說,至少就情節來說,讀者很快就知道,關鍵是這一群在牢房的犯人他們會不會被槍斃。這種面對死亡的緊迫性,不僅反映在情節安排上,沙特透過第一人稱的手法,帶領我們進入主角的內心,他對周遭的反應與感受,從來不是一致的,而是反覆無常,讓讀者充滿懸念。

沙特在〈莫里亞克與自由〉最後提到:「直到我開始擔心他們最決裂的那一刹那,我仍然感到一切還可以另作安排。這是因為他們是自由的,他們的分離也是他們根據他們自己的自由意志造成的,這才叫小說。」這本書的其他幾篇小說讀起來一樣趣味盎然,充滿緊迫感,讓我們關心主角的命運(最終的選擇),一點都沒有一般對存在主義小說充滿沉悶壓力的刻板印象。

沙特強調小說要能讓讀者忘記自己的現實時間,讓主角的時間成為自己的時間,唯一方法就是要緊迫性。這種緊迫性其實就是一種懸念,一種戲劇衝突,也是很多通俗小說或電影所共享的基本要素。只是沙特更重視在這種緊迫性對什麼是自由的拷問。選擇的兩難充滿了戲劇張力,凸顯了人的存在狀態,這也說明了為何在小說之外,沙特還寫了不少舞台劇。

最後,我不免要問,在這個時代,閱讀沙特小說的意義為何?此時,我只能用個人經驗回答。在重新閱讀這些小說的過程中,我感受到這世界上的事物有太多細緻的不同層面,就像是沙特對阿拉伯軟糖的描述,豐富了我對存在的感受,這往往是我掛上網路上時感受不到的。

網路的世界,更像是最後一篇小說〈一個領袖的童年〉的當代版,讓人落入人云亦云的破碎價值觀,我們越來越不會選擇,我們有的只是別人轉貼別人推薦的選擇。當代世界沒有牆,不是牆不存在,而是螢幕就是一道牆,只是我們忽略了這個基本事實而已。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