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考生填报志愿,如何用好历年录取数据 国内新闻

参考高校历史录取数据,考生对考生填报志愿具有重要的填报意义。那么,志愿如何参考历年录取数据?参考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西南医科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张国皓提出两个方法、何用好历三个重点”。年录内新

两个方法:科学使用历年录取数据

一、取数巧用“位次”定范围

平行志愿投档是据国按照高考成绩将所有考生从高到底、分科类排序,考生然后从排在第一位的填报考生开始进行志愿检索,待前一位次的志愿考生志愿检索完成后,再检索后一位次的何用好历考生志愿。这种“位次法”是年录内新最容易操作也是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方法。但省级招考机构在公布录取数据时,取数一般只会公布各院校、据国专业的考生调档线、实录线等数据,考生需要进行分数等值转换,以便将当年的高考成绩与历年的录取分数进行直接对比。转换方法主要分两步:第一步,考生按自己的高考分数,对照当年的一分一段表,确定自己在全省的排位情况;第二步,查找往年的一分一段表,找到自己排名位次对应的分数,该分数则是自己当年高考成绩在该年对应的等值分数。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当年一分一段表先查找自己的排名位次,再根据这一位次查找相关年份该位次所对应的等值分数。

二、活用“线差”看定位

一般来说,我们常用的线差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院校录取分数线差,即高校在某个省(区、市)某批次的录取分数线与该批次控制分数线的差值,看高校调档线比批次控制分数线高多少分。二是考生考分线差,即考生高考成绩与考生所在省(区、市)的某批次控制分数线的差值,看考生分数比批次控制分数线高多少分。在使用线差法填报志愿时,可以将目标院校过去3至5年的院校录取分数线差进行分析,预测当年院校录取分数线差情况,再对照考生考分线差做决定。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考生一要看最近几年院校录取分数线差的趋势,即看线差值是在往小还是往大变化,如果线差有变小趋势则说明该院校在该省最近几年的录取分数呈下降趋势,考生分数合适的话填报该院校被录取机会较大,反之则风险较大。二要看线差的波动幅度,波动幅度越小,说明院校录取分数相对稳定,在分数合适情况下填报风险也比较小。三要考虑批次招生计划情况,如果当年某批次招生计划有增加,相应批次分数线同比往年可能会略有下降,但在考生考分线差的预测上,这个数值要相应增加。总体来说,考生考分线差应该在当年预测的院校录取分数线差的变化趋势范围内,这样才能增大录取概率。

三个重点:结合实际多关注

一、重点对比目标院校近三年的录取数据

目标院校明确的考生,要尽量多参考近几年的录取数据,一般来说,至少要参考近三年的院校录取数据,从而对院校及专业的录取情况有一个整体把握。

二、重点关注目标院校招生计划的变化

在预测目标院校的录取风险时,除了比对近几年的调档线,还应比对当年的招生计划数与历年的实际录取人数之间的变化情况,从而对录取风险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

三、专业意向明确重点看专业实录线

如果想尽可能被自己意向专业录取,除了参考专业意向明确的院校的调档线外,还应该同时参考院校。调档线之间的差距很大,那么可能上院校的调档线, 但不一定能够上自己意向专业的实录线。如果考生对该校某录取分数较高的专业很感兴趣,为了降低风险,考生成绩通过等值换算后,应该高出意向专业实录线一定程度才行。

最后,需要提醒考生和家长,在志愿填报时,考生一定要理性看待数据的对比结果,正视志愿填报的风险,在院校或专业的选择上,尽量留有一定的分数余地,降低落榜风险。同时,不要只看录取数据,还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发展规划等,综合考虑。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