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 最大最深采光井建成

记者5月16日从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获悉,北京亚洲最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采光成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最大最深采光井顺利完工。副中此举标志着枢纽工程主站房进入封顶冲刺阶段,心站为后续“京帆”屋盖建设奠定基础。综合最大最深

据了解,交通井建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主体部分位于地下。枢纽项目采用将阳光引入地下站台的北京中庭式设计,而采光井就相当于地下枢纽的城市采光成窗口。本次完工的副中采光井面积和深度均居本交通枢纽工程之首,面积超7000平方米、心站深达33米,综合最大最深上方将搭起两片“京帆”。交通井建建成后,枢纽阳光可通过长96米、北京宽46米的采光区域,进入地下3层站台层。

由于采光井洞口区域为镂空结构,跨度达23.5米,建设的框架梁高6米、宽1.2米,施工前需要先搭设超高、超大规模架体。在架体搭设过程中,项目团队采用了满堂盘扣支撑体系。该体系以站台层底板结构作为支撑基础,通过架体与钢管柱拉结的方式,将钢管扣件与盘扣支架的横、立杆进行连接,形成“钢管抱柱”结构。这种支撑体系可实现每平方米荷载大于2000公斤,相当于每平方米可承载一头成年犀牛。

8根高度超过33米、平均重量达104吨的钢管柱以及总重超过600吨的钢梁构成了整个采光井的“四梁八柱”。采光井与屋盖进行结构对接,要求极高精准度。为此,项目团队采用分节、分段安装的方式,应用垂直感应装置将垂直度的监控数据反映到仪器上进行实时纠偏,同时利用激光扫描技术辅助定位。

“我们将每一根钢管柱安装的偏差率控制在其高度的千分之一,保证了后续采光井‘京帆’屋盖的精准安装。”中铁建设项目副总工程师韩喜旺介绍。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