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大心细有勇气 用行动诠释“最可爱的人”
“抗美援朝,心细行动保家卫国”八个大字在吴志一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有勇分量。71年前,气用诠释这位18岁少年与父亲用自家小渔船冒着枪林弹雨护送战士们渡江;仅相隔一年,心细行动这位年仅19岁的有勇少年又响应号召,毅然加入了抗美援朝的气用诠释队伍。战场上,心细行动他凭借矫健的有勇身手奋勇杀敌,同时也亲眼目睹了亲如兄弟的气用诠释战友倒在血泊中。70多年来,心细行动吴志一在战场上、有勇生活里不怕苦不怕累,气用诠释用行动诠释着“最可爱的心细行动人”。 枪林弹雨中护送战士渡江 1931年,有勇吴志一出生在枞阳县金社镇金渡村一个普通的气用诠释农户家庭里,弟兄三个中吴志一排行老三,最受人疼爱,也正因为此,尽管家境贫穷,父母还是将他送进私塾读了三年书。后来,一件发生在他人生中的大事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1949年,当解放军战士敲开吴家大门,提出向吴家借船渡长江时,吴父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父亲,让我跟您一起去吧!”父亲看着面前的少年,欣慰地点了点头。出发当天,渡船上坐了30名战士,吴家父子一前一后负责划桨。为了防备敌军的射击,战士们用一包包沙袋垒成了一堵墙。尽管如此,吴志一耳畔边还不时响起阵阵枪击声。越是紧张激烈的情况下,就越要沉着冷静!在这场渡江战役中,吴家父子用他们不畏生死的精神打动了船上的所有战士。 朝鲜战场上经历生死较量 经历了惊心动魄的渡江战役后,想要当兵的念头开始在吴志一心中生根发芽。1950年,吴志一报名参军,成为一名志愿军战士,那一年,他刚满19岁。他所在部队担负的主要任务是防空、后勤保障等,每场战斗结束后,还要负责清理战场、隐蔽伤员等工作。 吴志一入朝后参加的第一场战斗是在1950年11月进行的新兴里战斗。他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当天下午,在乌龙里铁路前端进站口站岗时,十几架敌机从远去呼啸而来,直飞到他站岗的上空,炸弹瞬间倾泻而下,铁轨乱飞。危急时刻,他一个跃身,翻滚到铁路旁的沟壑中,在敌机的弹雨中躲过了一劫。 新兴里战斗刚结束不到几个小时,美国鬼子又派飞机过来进行新一轮轰炸,这次轰炸中,他所在的班牺牲了两个战友,一个叫马绍良,身体都被炮弹裂开了,现场十分惨烈;另一个战友叫余小美,湖南人,比他当兵晚点,是个新兵,也被炮弹击中,壮烈牺牲。 机智勇敢获嘉奖 最让他难忘的是1952年6月,在三八线附近的南汉江。夏季的朝鲜半岛雨水很多,那天晚上下了一夜大雨,大雨后的江水十分湍急,把南汉江许多道桥全冲塌了。因工作任务需要,他所在连队的一排战士们早在下雨前过了江,驻扎在江对岸执行防御任务。因没考虑到下雨,一排没有带一粒粮食过去,算起来一排的战友们已经一天粒米未进,这让连队领导十分着急,天没亮就把全连官兵召集一起,问有没有会游泳的,吴志一一听,立即站了出来,大声说,“我会游泳!”紧接着其他两名战友也站了出来。 因为连队普遍是北方战士,会水的就他们三人,连长决定让吴志一负责,他们每人背15斤大米游到对岸送至一排。为防万一,还派人送了两袋作预备。来到江边,看着打着旋涡的洪水,吴志一心里也有些害怕。也许是着急想着过江,战友蒋海云径直跳入江中,谁知入水处有个旋涡,吸力太大,不但把蒋海云的米给吸得无影无踪,连其本人都被旋涡旋转得忽上忽下。吴志一一看非常着急,大声喊着蒋海云的名字。 危急时刻,吴志一发现旋涡边有块突出的大青石离蒋海云右手很近,急忙大声提示蒋海云赶紧抓住右手边的石头,蒋海云此时也发现了青石,立即用两手抱住青石,这才转危为安。为避免危险,吴志一认真观察了一下地情,发现对岸有棵很粗的水桦树,树枝伸到江面足足有两米多,是个很好的渡江借力点,三人商议后决定以水桦树为目标,避开旋涡地带,多游点距离,一旦拽到树枝就是胜利。就这样,在他的带领下,三人成功将粮食送至对岸。吴志一因为在这次渡江执勤补给任务中表现出色,被所在部队授予三等功勋章一枚,所在的连队也荣立集体三等功一次。 积极笑对晚年人生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1954年5月8日,吴志一退出现役,回到地方,先后在枞阳县航运公司、造船厂、畜牧场等单位工作共6年,后来又响应国家提出的大生产运动,以回家照料80多岁老母亲及年幼子女的名义,向单位打了三次报告,要求回家。回家后他一直从事农业生产。多年来,他默默无闻、平平淡淡地过着自己的生活。 如今,他虽然已是89岁高龄的老人,但其仍不改每天锻炼、读书看报的好习惯。每天清晨,人们总会看到一个佝偻着身躯的老人悠闲地在街市上散步,时而与熟识的乡邻打招呼,时而向孩童们讲述那过去的故事,接着再步行4里路回到家中。老人的7个子女也常常前来看望他,这位五世同堂的老人用他的平凡却又不平凡的经历,诠释了谁才是真正最可爱的人。姜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