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液相色谱内标法测定婴幼儿配方食品中色氨酸含量(二)

2.结果与讨论

2.1仪器测定条件的液相幼儿选择和优化

2.1.1检测器的选择

色氨酸由于其特殊结构,既具有紫外吸收,色谱食品又具有荧光响应。内标为使色氨酸的法测检测能够获得较高的灵敏度, 需要确定色氨酸的最大吸收波长和最佳激发波长与发射波长。研究中首先通过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将色氨酸标准溶液在波长190~450 nm范围内进行扫描,定婴结果表明,在检测波长280 nm处,色氨酸有明显的配方特征吸收峰,且基质干扰较少,中色故将吸收波长280 nm作为紫外检测器检测色氨酸的氨酸检测波长。同时将最大吸收波长280 nm作为激发波长通过荧光检测器对色氨酸标准溶液进行发射光谱扫描,含量观察到色氨酸在波长346 nm处具有较高的液相幼儿灵敏度。因此,色谱食品实验最终确定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为280 nm,发射波长为346 nm。内标

经大量样本检测表明,法测在相同流动相条件下,定婴部分样品的配方紫外色谱图中在目标物的保留时间处有难以分离的干扰峰,并影响到定量结果的准确性,故采用荧光检测器进行检测和定量。样品紫外检测器谱图和荧光检测器谱图见图1。

2

2.1.2流动相的选择

流动相比较了0.1%的乙酸溶液-甲醇和10 mmol/L 醋酸铵溶液(pH=4.0)-甲醇体系的洗脱情况,结果表明在0.1%的乙酸溶液条件下个别样品中有明显的干扰峰,且难以与目标物有效分离,导致定量结果不够准确。而10 mmol/L 醋酸铵溶液(pH=4.0)条件下目标峰和内标峰均可以与干扰峰(图2,峰3)达到基线分离。谱图见图2。

3

a-甲醇-0.1%乙酸溶液b-甲醇-醋酸铵溶液

2.2试样前处理条件的优化

2.2.1 碱的选择

在样品碱水解的过程中,考察不同的碱对水解结果的影响。方法研究中,选择蛋白质含量最高的乳粉基质作为实验对象,选取了相同浓度(4 mol/L)的LiOH、NaOH和KOH 3种碱溶液在相同试验条件下进行试验,考察碱水解后色氨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见图3。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使用LiOH溶液处理的样品中色氨酸含量最高,使用外标法定量回收率83%,而NaOH溶液和KOH溶液对试样中的色氨酸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回收率只有76%和70%,故方法选定LiOH溶液作为水解过程中的碱溶液。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食品与发酵工业》,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删除。

相关链接:色氨酸醋酸铵甲醇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