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初试命题应兼顾公平与特色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是考研国家选拔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途径,直接关乎国家教育考试的初试公信力和人才选拔的科学性。现行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命题其中,应兼初试命题方式包括教育部统一命题和招生单位自命题两种。平特深化考研初试命题工作改革是考研持续提升硕士研究生招生质量、精准选拔创新型人才的初试必然要求。 初试采用统一命题是命题大势所趋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超过60%,应兼迈入了深度普及化时代,平特研究生招生规模也随之扩大。考研2023年全国研究生招生人数已经达到130.17万人,初试在校生总数为388.29万人。命题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应兼大众化发展至普及化,平特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已成为适龄人群选择就业、学习和生活方式的一种普遍权利。同时,保研比例逐年上升,意味着统考招生名额相对有限,这对考研初试的公平公正、招考效率、命题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初试环节采用统一命题,能够使选拔方式和招生标准更加公开、统一。 极大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教育公平的核心在于入学机会公平。自2019年以来,教育部连续6年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提出“鼓励招生单位选用全国统考科目试卷”的建议。2024年发布的《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则进一步强调“鼓励招生单位优先选用全国统一命题科目试卷”。从“鼓励选用”到“鼓励优先选用”,表明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更加注重标准化和规范化,致力于构建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考试环境,持续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 显著提升招考效率。相关研究表明,2024年研究生招生考试中,自命题科目有28874门,涉及879个招生单位,平均每个招生单位自命题科目33门,最多的招生单位自命题科目达到170门。这些科目涉及数百万份试卷、数百个考点,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资源,同科目试卷由各招生单位重复命制,造成了资源浪费。同时,由于部分自命题科目缺乏全国统一的考试大纲,各招生单位的试题在难度和考查范围上存在显著差异,甚至出现了“一套试题一个标准”的现象,这给复试、调剂和录取带来了诸多不便。招生单位采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不仅能够从概率上降低泄密风险,还可规范命题流程,极大提升招考效率。 有效保障命题质量。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区域不平衡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在初试阶段选用全国统一命题科目试卷,能够削弱个体差异带来的不利影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由具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的高校及科研机构自主组织管理。因招生单位命题人员业务水平、教学经验以及对考试大纲的理解程度不同,各招生单位的自命题质量存在较大差异,同一招生单位不同自命题科目的命题质量也存在较大差异。相较之下,如果采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意味着可以集中顶尖资源专门攻克命题难题,从而实现对命题质量的严格管理和有效监督。 招生单位应兼顾教育公平与学术特色 尽管全国统一命题试卷在推动教育公平、提升招考效率以及保障命题质量方面起到关键作用,有利于实现人才选拔的标准化,但也给部分招生单位保持学术特色和体现学术特点带来一定的挑战。 当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面临新形势、新要求、新变化,发展改革任务十分艰巨,初试命题仍是深化招考工作改革的核心与挑战。要在保证招生公平性的同时,充分尊重并体现各招生单位的学术特色,选拔出既符合学术要求又具有创新潜力的研究生。 首先,必须尊重招生单位办学自主权。尽管优先选用统一命题符合高等教育普及化和研究生教育发展需求的大趋势,但也必须尊重招生单位的自主决策权。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命题可以由招生单位自主选择和自主调整。如果部分招生单位具备保证命题质量的能力,能够确保试题的科学性,拥有鲜明的学科培养特色以及明确的招生导向,则不必强制这些招生单位使用统一命题。招生单位作为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主体,保障其自主权对于精准选拔人才至关重要,将进一步促进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 其次,必须妥善平衡标准化与个性化。一方面,应全力维护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公平性、公正性与公开性,力求节省人力、物力与财力,实现效率的最大化。另一方面,也要确保招生单位的学术特色与学科亮点能够在初试阶段得以彰显,激发招生工作活力,将招生导向清晰地体现在初试之中。可以采取选取部分专业课统考的方式兼顾两者之利,达到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平性与学校特色性的有机统一。 最后,要确保招生单位在享有自主权的同时,实现高质量命题。招生单位应当自行对命题流程予以优化,着力提升命题质量。考试本身并非目的,其核心目标在于精准筛选人才。因此,自命题科目试卷必须具备科学性,达到有效区分考生能力水平的效果,充分体现选拔性。通过强化对命题人员的培养与管理工作,大力促进命题人员能力素养的提升。此外,研究生院在试卷审核环节要发挥关键作用,确保试卷质量和考试公正。 总之,考研初试从自命题向统一命题的转变,不仅反映了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的导向,也映射了研究生教育的整体发展趋势,以及招生单位学术发展所面临的时代机遇与挑战。应当尊重招生单位的办学自主权,力求达到标准化与个性化之间的平衡,强调命题质量与命题人员能力的提升,最终实现硕士研究生招生在公平、效率和质量上的有机统一,以此为国家和社会选拔出更多高素质人才,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因地制宜、活化利用,让建筑成为美丽乡村新名片
- 第九天:受灾群众自力更生搭板房
- 以夸娥千卡集群为底座 摩尔线程与无问芯穹联手开启千亿大模型服务新篇章
- 高举高打精准精细扎实做好征兵工作
- 离婚时,彩礼到底还不还?
- 埇桥区消防救援大队开展烟花爆竹场所消防安全检查
- 市场监管行风建设在行动 | 限时办理有效率 “零距离”为企解难题
- 深农集团刘立鹏:“科技+市场”,助力肇庆农业产业化发展
- 湖北武汉:为特种设备“体检”
- 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 “改出”群众幸福感
- “大排查、大教育、大整治”货车违法行为保道路交通安全
- 棒子底下出尖端 原子弹炸药部件竟然这样制成的—新闻—科学网
- 广东队晋级第二届全国农业农村计财系统投融资知识竞赛决赛
- 汉阴县积极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督查工作
- 小酥肉的“肉与汤之歌”丨故乡的肉味
- 富裕後的危機|天下雜誌
- 典型生态拦截措施水质净化效果研究(一)
- 迄今最大三维宇宙地图发布
- 中方將採取什麼措施緩解加沙人道危機?外交部回應
- 博鳌亚洲论坛嘉宾热议“科技革命的奇点离我们有多远?”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