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传承只为一口“老味道”_
“猴子糖”,老味道外表白糯晶莹,匠心中有红点,传承因外观像麻将骰子。老味道老滁州人口语将“骰子”发音为“猴子”,匠心“猴子糖”由此得名。传承其糯而不黏、老味道甜而不腻、匠心软带弹性的传承独特口感让人流连忘返,是老味道一代滁州人的儿时记忆。 而“猴子糖”的匠心第三代传承人苏俊付,始终秉持诚信经营,传承58年如一日匠心守候,老味道将20世纪初滁城“章三益”“杨元茂”“曹恒兴”三家知名糕品店传承下来的匠心传统技艺发扬光大,为消费者留住儿时的传承味道。 1965年,苏俊付入职当时滁县国营食品厂,跟随大师傅学习制作“猴子糖”。苏俊付本着“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平凡信念,开启漫长的学艺之路。不怕吃苦,勤加练习,苏俊付最终熟练掌握“猴子糖”和其他传统点心的制作技艺。 1996年,时逢滁县国营食品厂改制,苏俊付下岗。但骨子里不服输的苏俊付,在下岗后的第二年,领着几名下岗工人创办了滁州市香四溢食品有限公司,复刻制作“猴子糖”等传统糕点。 在公司创立之初,苏俊付就定下“死规矩”,凡是公司出品的任何一款糕点绝不使用添加剂,保证消费者吃到的都是本源地道滁州味。苏俊付十分重视食品安全,将其视为诚信经营、恪守道德的基础和前提,每天坚持做好品控,在辅食材采购源头、原材料管理、制作流程等每一个环节,都制定严苛的安全卫生规范,只为让老百姓“买得安心,吃得放心”。 因为是纯手工制作,每天的糕点和特产“猴子糖”都是限量供应,不少市民去得晚了,只能等到第二天。有人建议苏俊付使用机器,进行批量生产,提升利润空间,但都被他拒绝。27年来,苏俊付坚持手工制作,不忘传承初心。虽然一整天忙里忙外,但是他却乐在其中。“食客到我这里买糕点,就是因为怀念老味道。如果用机器做了,那和普通糕点店有什么区别?传统的手艺很快也就消失了。”苏俊付“执拗”地认为,机器永远代替不了手掌的温度,经传统手法制作出来的糕点才是最正宗的滁州味道。 在苏俊付的精心打理下,2018年,滁州市香四溢食品有限公司荣获“安徽老字号”称号。2021年,其特色食品“猴子糖”入选琅琊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定远加强田管确保油菜安全越冬_
- “Z世代”台湾青年踏访世界文化遗产:处处有惊喜 步步皆历史
- 高校学子寒假返乡实践服务家乡
- 【青听·两岸】“台湾女婿”谈大陆安家:享受生活中的小确幸
- 在安徽,多项水利工程“火热”建设中_
- 中国国防部:台湾的安全想靠几件美制武器是根本靠不住的
- “Z世代”台青的选择:栖居于小城 成长于公益
- 国防部:“以武拒统”死路一条
- 江西启动2023年首届特种设备安全宣传周
- 台湾夫妇的“佛系人生”:跨界开小吃店以食会友
- 美加军舰过航台湾海峡 解放军东部战区全程跟监警戒
- 充分激发数字医疗的潜能和优势(新知)
- 柔宇科技破产清算获受理,职工薪资或优先清偿
- 国防部辟谣:“解放军核潜艇台海发生严重意外”纯属谣言
- 多学科渗透助推美育教学改革走向深处
-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中止《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部分产品关税减让
- #科创连连问【宋亚宸】
- 台青“接棒”推广宝岛美食 扎根重庆“再出发”
- 中方回应赖清德拟“过境”窜美: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分子以任何名义、任何理由窜美
- 台青赖彦君:作为“两岸通”为更多人消除法律盲区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