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首次在月球上发现新矿物 并命名为“嫦娥石”
导读 9月9日,嫦娥石中国传统节日中秋佳节前夕,中国国家航天局、科学国家原子能机构联合在京发布嫦娥五号最新科学成果:中国科学家首次在月球上发现的家首新矿... 9月9日,中国传统节日中秋佳节前夕,次月国家航天局、球上国家原子能机构联合在京发布嫦娥五号最新科学成果:中国科学家首次在月球上发现的发现新矿物,被命名为“嫦娥石”。新矿这是物并我国在空间科学领域取得的一项重大科学成果,也是命名核与航天跨行业、跨专业合作的嫦娥石一次成功探索。 视频加载中...<script src="https://s0.pstatp.com/tt_player/tt.player.js?中国v=20160723"></script> (视频:总台空天逐梦融媒体创意工作室) △“嫦娥石” “嫦娥石”是一种磷酸盐矿物,呈柱状晶体,科学存在于月球玄武岩颗粒中。家首中核集团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创新团队,次月通过X射线衍射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手段,在十四万个月球样品颗粒中,分离出一颗粒径约10微米大小的单晶颗粒,并成功解译其晶体结构。经国际矿物学会(IMA)新矿物分类及命名委员会(CNMNC)投票通过,确证为一种新矿物。该矿物是人类在月球上发现的第六种新矿物,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在月球发现新矿物的国家。 △红框为“嫦娥石”发现位置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携带1731克月球样品返回地球。国家航天局已完成四批152份共计53625.7毫克的月球样品发放,有33家科研单位的98位申请人通过申请。第五批月球样品正完成评审,后续按程序发放。 △“嫦娥石” 中科院、教育部、自然资源部、中核集团等多个单位获批承担月球样品研究工作,国外科学家、留学生也参加了联合研究。目前已在岩浆分异、太空风化、氦﹣3气体以及生物能转化等方面取得最新成果,对认识月球起源与演化,探寻月球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实现“零能耗”的地外环境和生命支持系统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月球样品显微镜照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奥运赛场内外的温情瞬间
- 交通部门多措并举确保春运平稳有序
- 老易、郎朗沈阳见,没想到“春晚等着你”还是连续剧
- 突发!中石油原董事长王宜林退休4年后落马|快讯
- 福建厦门:2022年海沧区“十佳药店”授牌
- 【透视】《黑天鹅》作者警告美国:债务膨胀“死亡螺旋”对经济恐产生灾难性后果
- 多领域亮眼数据折射发展活力 为蓬勃向上的中国经济写下生动注脚
- 中国之美丨云南的全新打开方式
- 线下展销火爆、订单捷报频传!兵团三师产品燃爆大湾区
- “欢乐春节”亮相多国 喜迎农历龙年
- 让神州大地更加多姿多彩 全力绘就各美其美的美丽中国新画卷
- 公安部发出2024年春运交通安全提示
- 浙江普陀山:检查校园周边商户
- 暴雪 冰冻 大雾 大风 四预警齐发 部分列车停运 12306回应
- 逛大集、做彩糕、品年味 各地热热闹闹迎新年 展现红红火火“烟火气”
- 【青眼看非遗】泉州花灯里的精益求精
- 浙江温岭AED投放多家市场 “救命神器”发挥作用了
- 春运大潮映照出新时代活力影像
- 新站、新线“首秀” 多地将迎来春节出行“新模式”
- 今年春运约90亿人次将出行 流动的中国生机蓬勃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