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子云
地標:台北
這幾年走在台北街頭,專訪重建或許不時聽到有人講廣東話,獨立的時代裡如果你來到西門町一帶中華路某段的書店社群小巷窄路內,會見到一家名為「飛地 Nowhere」的飛地書店;以為是台北眾多文化地景的一隅,然而這店位的創辦前兩任業務都是書店,店主都是人張香港人。覓地而生,潔平如今「飛地」定期舉辦文化活動,離散關心台灣、共生香港、專訪重建中國的獨立的時代裡社會及文化議題,創辦人張潔平也是書店社群從香港來。
活躍於兩岸三地的飛地資深媒體人張潔平在創立區塊鏈社群平台「Matters」後,為何重返線下創辦書店?她説是創辦衝動使然。 「是人張一個意外,我本來沒有任何想要開一個店的想法。但是2021年12月,原址的意念書店老闆Carver決定結業,再次移民到英國,那時我在現場見到大家都很不捨得,然後覺得香港人也未免太過流離失所了吧,有點慘,就決定把店位要下來辦書店,讓這個故事可以繼續下去。」
於是一片屬於香港人的飛地,在台北西門建立起來。張潔平特別提醒,「飛地 Nowhere」的Nowhere,其實也可以解讀成「Now Here」,無處可歸,不如此處心安。
哀悼2019年之後,要怎麼辦?
飛地這個名字,也包含了張潔平在香港生活多年,對香港的觀察與認識。她記得「飛地」裝修期間已經決定好書店的名字,當時正值周冠威的《時代革命》奪得金馬獎最佳紀錄片,連同另一部以反修例運動為背景的香港電影《少年》都在台灣引起廣泛討論。對大部份離開了的香港人來説,他們的討論總帶有哀悼的情緒,她形容大家好像都身處「香港」的葬禮上,每人對逝者都抱有各自不同的回憶與經歷,在哀悼裡再三反芻;而她認為「飛地」就是那個已逝香港的實相。
「那是一個不太有辦法被陳述,作為一個飛地的香港。因為其實像我這樣的異鄉人在香港能夠被滋養,很大程度上因為香港是一個非常開放的城市,是面向世界各地異鄉人的飛地。香港其實跟中國的關係一直都是這樣子的,她是一個特區,物理上、主權上屬於中國領土,但是她文化上與中國很不同。」
張潔平又説:「2019年之後其實想了挺久,香港對我來説意味著什麼?飛地是一個很鮮明的意象,一個在這裡可以認識全世界的人、又可以與全世界的人分手的飛地,然而大家都會很自在。很弔詭的是,那裡令人覺得有家的感覺,並非因為你跟當地人有多麼要好,而是大家本來就沒有家,沒有人會管你,英雄不問出處,對話的基礎是每個人的專業知識。這與台灣的環境是很不一樣的。」
哀悼之後,張潔平認為每個人都要在之後的日子裡把香港活出來,活出千人千面的香港,活出豐富多元又真實的香港。這也漸漸成為「飛地」營運的方針——讓台灣透過飛地這個窗口看見香港的日常活力,同時以書本、講座、放映等活動作為媒介,營造出不問出處的公共社群,使那些有創造力,卻因為香港的變化而暫時沒有空間的人,能在飛地共同建造一道不太一樣的台灣人文風景。
「書架上的書就像是一個吸引大家來的媒介,人來了以後就有機會發生交流,雖然飛地地方不大,但借鑑周保松在香港Brew Note辦文化沙龍的經驗,就是透過辦承載不同議題的活動,吸引關心那些議題的人,從陌生人變成定期出沒在飛地,可以繼續交流的群體一份子。」張潔平亦提到,每次辦活動,她都儘量安排台灣、香港講者一同對談,希望在飛地可以發生一種從各自獨特經驗為基礎的交流,而非在所知不多的情況下,隨便作出判斷。
消失的兩岸三地
在飛地的書架上,除了有人文、社會科學、哲學、文學書籍外,也有科技與社區營造書本,有繁體書,也有簡體中文的書。
最近一次,飛地舉辦了中國獨立紀錄片導演李維作品的放映,這位憑《塵默呼吸》入圍第59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導演,其中一部早期作品剛好也叫《飛地》。令張潔平感到意外的是,當晚有不少台灣人到來,還與導演交流了好久。
「近十年來,在華語世界如中國、港澳、台灣、星馬等地,一些原有的討論基礎已經逐漸失去。好像塵埃落定,已經不怎麼有中間地帶存在,中港台三地的人有一點進入自顧自的狀態,要討論民主幾乎都會一言不合就打起來。現在台灣跟中國都相互抱有敵意,相比起移台港人,在台的陸配和陸生就更加封閉,因為任何的公共表達在兩邊都非常危險,他們夾在中間很自然就閉嘴了。至於香港人,更多時候出於語言與文化隔膜,也傾向圍爐取暖。」
張潔平覺得,過去存在於公共生活領域的「兩岸三地」框架如今已經失效。然而,她説無論在選書、辦活動請講者時,她更在意講者與講題的關聯,以及能否創造到一種不問背景的公共討論和交流,於是那晚她看到那麼多人參加李維的放映會,坐滿了整個「飛地」之餘,還繼續有人站到門外駐足觀看。
「最近我剛好在看一本書,書中提到空間(space)是一個客觀的概念,但是當人們將意義投注到一個局部空間,以某種形式依附其中,那麼空間就會轉化成地方(place)。」她説。
即使「兩岸三地」這個框架已經失效,但是作為一個先後在兩岸三地生活過的人,張潔平回憶起當年中國曾經有過的文化地標:廣東中山大學旁的「博爾赫斯書店」是由兩名詩人創辦的,還有「學而優書店」,為她帶來了不少文化啓蒙。在香港時她最常流連「阿麥書房」,也曾經在香港報導過北京、上海盛行的沙龍文化,因而先後到訪過北京「單向街書店」、上海「季風書店」等,她還記得當時有一對大陸夫婦整理每月各地文化空間的活動,製成Newsletter發送給有志文藝的朋友及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