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開展・藝術商業特展大解密》:從媒體辦展到百家爭鳴,從藝術類、IP類再到多媒體類

文:林宜標

策展公司與場館的開展關係:從媒體辦展到百家爭鳴

約略民國80年左右開始,台灣沿襲日本模式,・藝業特由兩大報中國時報系、術商術類聯合報系,展大展到爭鳴分別與國立歷史博物館、解密國立故宮博物院等館舍合作,從媒從藝以各自的體辦專業實力,連接起互動的類再類橋梁,組織起上下游緊密的到多關係。(圖1)

圖1:專業博物館與策展公司的媒體上下游關係Photo Credit: 時報出版
圖1:專業博物館與策展公司的上下游關係

上游的博物館館內有研究人員的編制,具備策展研究的開展功能,在展覽一開始的・藝業特策動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術商術類角色,例如2000年的展大展到爭鳴兵馬俑特展,即是解密史博館策劃,主動向陝西省文物局洽談展品,同時也找了聯合報談合作。即便展覽不是由博物館自策,但因為博物館之間的連結,國外館舍提出巡展合作,例如故宮的大英博物館展覽,即是大英博物館已經把展覽策劃好,再找故宮合作,最後時藝再成為夥伴關係。

下游的時藝或聯合報系,除了要負擔展覽成本外,還會運用媒體集團在宣傳上的優勢,把展覽推銷出去,增加營收,因此在推廣票務、行銷宣傳、商品開發、企業贊助等方面扮演比較重要的角色。上、下游之間會有雙方共同使力的部分,如一起去找贊助合作、舉辦教育推廣活動等,但原則上企業贊助這塊,雖然博物館有時會出面協助,幾乎還是落在策展公司身上居多。

不過這種上下游的分工結構,比較適用於台灣早期藝術類、古文明類的展覽,或者與專業博物館合作的展覽。博物館在展覽內容上擁有很大的主導權,在執行過程中也必須尊重館方的意見,有時當博物館的看法與國外借展單位相左時,策展公司就必須扮演協調溝通的角色。

印象中2017年的木乃伊展,時藝就卡在大英博物館與故宮之間,當時為了決定展場的主色調,大英博物館覺得要用藍色,木乃伊往生後會升天,所以要用能夠代表天的藍色;但故宮院長則認為過年期間,要用比較喜氣的紅色,雙方表達很不一樣的意見,而且兩邊都有其道理,時藝對兩邊都不能得罪,我們只好居中協調,喬出一個大家都接受的結果。

後來華山、松菸興起,越來越多特展在文創園區舉辦,策展公司與場館的關係就比較像單純的租借場地,支付場地費、水電費,在展場設計施工時需配合場館硬體規範等;另外,像中正紀念堂、國父紀念館這類有公告場地租賃辦法的場館,合作方式也類似,即館方在宣傳或教育推廣上會協力,展覽內容上的參與則比較少。

台灣的策展公司也不再只是時藝、聯合兩家媒體集團公司壟斷,冒出許多新興的小型策展公司,或從IP授權、商品開發等領域跨足藝文特展的企業。若能具備雄厚的資金、取得場地檔期的能力、擁有宣傳資源、良好的國內外與政商關係、具有豐富活動經驗與執行力的團隊,就有機會成為強而有力的商業藝文特展主辦方。

展覽面:從藝術類到IP類,再到多媒體類的發展趨勢

現今台灣商業藝文特展的主題類型百花齊放、非常多元,大致可以分成八類:藝術畫作展、古文物文明展、當代藝術展、科普教育展、親子娛樂展、多媒體互動展、IP授權展、自創IP展(圖2)。回溯2、30年前兩大報辦展的時代,報系辦展大多是為了提升報社形象,一年只辦暑假、寒假各一檔,內容主題則著重於藝術類、古文明類、科普類,這三種寓教於樂類型的展覽。

直到2012年,松菸文創園區開館的隔年寒假,聯合報做了「哆啦A夢誕生前100週年特展」,台灣的IP類展覽開始快速起飛。初期以台灣觀眾熟悉的日本動漫IP為主,例如小丸子、蠟筆小新、航海王、吉卜力等,後來慢慢出現迪士尼、漫威等各國的動漫、電影類IP,一直進展到現在,藝術類及古文明類展覽已逐漸式微,擁有廣大粉絲群的IP類展覽則成為市場主流。

另外,目前市場上流行的多媒體互動展覽,應該是從2016年的「teamLab:舞動!藝術展&學習!未來の遊園地」展覽後,才開始比較廣泛出現於商業藝文特展中,光是今年台北就已經有四檔多媒體投影展:teamLab第二次展出、會動的文藝復興、「印象莫內」光影體驗展、Hello Ouchhh:AI數據藝術展,這種透過科技表現沉浸式的觀展體驗,應該會成為未來的市場趨勢。

至於這些展覽大致可以分成六種來源:國內博物館策展、國外博物館巡迴展、國外藝術經紀/策展公司、專業策展人、IP擁有者與代理商、台灣策展公司自策,詳細說明可以參考「Tips 10 展覽都從哪裡來?」(第92頁)。

圖2:臺灣商業藝文特展類型與六大來源Photo Credit: 時報出版
圖2:台灣商業藝文特展類型與六大來源

觀眾面:每檔參觀人次越來越少

從過去時藝展覽的出口民調,大概可以看出台灣商業藝文特展的觀眾輪廓,以性別來說是女性多於男性,年齡層大致介於15到45歲之間,但會依照每檔展覽的特性上下略為調整,學歷越高看展的比例也越高,基本上仍然是學生、上班族居多。

如果用一個暑假檔期來看台灣特展數量與參觀人次的變化,最早兩大報辦展時期,一個暑假2到3檔大展,每檔人數平均約30萬人次;到2011年暑假忽然暴漲到13檔特展,之後台灣從南到北、每個寒暑假幾乎都有10幾檔展覽,甚至2015年的寒假檔,光台北市的商業藝文特展居然就高達18檔!展覽數量增加了六倍以上,但整體看展人口並沒有增加,稀釋到每個展覽後,很多檔都過不了10萬人次,落在5萬參觀人次的展覽非常多,每檔展覽的參觀人次明顯變少。

網路世代的年輕人願意進博物館看展的比例越來越少,只要透過手機很容易就能取得資訊,缺少了非看不可的動機。過去可以看到米勒《拾穗》、《晚禱》的真跡,是多麼難能可貴的事情,只要作品有機會來到台灣,觀眾就覺得一定要去現場觀看;但現在好像變得不是那麼重要,google一下就可以看到作品圖像,還能放大縮小倍率。民眾去看展的目的也從過去以探求新知為主,轉變成打卡拍照上傳的社交娛樂活動,這種影響是非常巨大的。

場館面:屬性、成本、地點三大考量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