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一纸文书“约”出乡风文明“新风尚”

  “零”补偿铺就“幸福路”,约这在枞阳县浮山镇浮渡村可是纸文一段佳话。

  那是书出尚怎样的一条路,让村民们同意“零”补偿,乡风新风纷纷捐出土地用来修路呢?12月23日,文明记者来到这条“幸福路”——潘浮路,约只见宽敞平坦的纸文道路上,行驶着满载新鲜蔬菜的书出尚货车,公交车载着乘客平稳前行……道路一旁的乡风新风村口张贴着《浮渡民约》,不时有人驻足观看。文明  潘浮路全长约8000米,约原路面宽度仅4.5米,纸文曾是书出尚浮山中学通往枞阳县城的必经之路。经过多年运行,乡风新风该路早已坑坑洼洼,文明路况不好不说,还经常堵车。这让当地群众深感“有路没法走”的无奈,也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要想富,先修路。2020年初,浮山镇决定拓宽改造潘浮路。

  “希望大家共同出点力,让出点地支持村里建设发展,把大家组织在一起就是听听大家的意见。”浮渡村党委书记胡月明通过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召集大伙儿开会。

  话音刚落,村民施景旺站起表态:“德业相劝,村兴门旺。村里《浮渡民约》里写着呢,村子兴,家才旺。村里修路,说到底受益的还是我们,我让出我家菜园子,到时候修路到我家旁边,天气炎热我还可以给施工队送些茶水。”  道路沿线村民热情高涨,你出一分地、他出一片菜园、我出一个猪圈,无偿支持修路。当时,正值暮春初夏交替,地里的农作物长势大好。通过村民议事会的充分讨论,涉及占地的村民达成共识,修路占地不要补偿,村民还投工投力共修“幸福路”。

  当年年底,拓宽至8米的潘浮路顺利建成通车,连接起了浮山镇五个村,前往义津镇由原本驾车半小时缩短至八分钟。村外的人来了,村里的特产运出去了,前往浮山中学上学的孩子们也是一路坦途。这条康庄大道,成为当地群众的“致富路”“求学路”“幸福路”。

  “《浮渡民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村民,春风细雨般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了基层治理成效。”胡月明说,潘浮路的拓宽改造可以看出,村规民约虽只是简简单单的一纸文书,却成为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有力抓手。

  历史上的浮渡村,传统文化积淀深厚。《浮渡民约》基于浮山鲍氏、浮山章氏等氏族家训、家规,1984年由村民代表会议倡立,三十年间多次完善,2016年村民代表会议重新讨论修订,2017年被民政部列为“全国100篇优秀村规民约”;2020年被评为省优秀村规民约。

  浮渡村共有27个自然村,在每个村庄里,《浮渡民约》张贴在文化墙、文化广场、宣传栏等醒目位置,内容涉及环境卫生、孝老爱亲、婚丧嫁娶,以及群众反映的问题如何商议处置等方方面面。有了这个说话办事的“标尺”,村里的改变可不止一点点。最先改变的是村容村貌。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村里将“堂室勤扫,村道顺畅;杂物有序,禽畜圈养;垃圾入池,秸秆禁烧;晾晒齐整,搭建按章”具体做法写入《浮渡民约》,倡导农民群众自治、自管、自约,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投身美好家园建设。现如今,这里是阡陌有序、稼穑井然、村净景美。

  除了看得见的环境正悄然发生变化,看不见的民风也正浸润群众心田。

  “我儿子结婚请各位亲朋好友聚聚,热闹热闹,来了即是心意,一概不收礼金。”今年国庆期间,村民胡高胜给儿子办了一场不收礼金的婚宴。亲朋好友陆续赶来,由衷道一声祝福后,便坐下聊天用餐,现场看不到人们熟悉的“送红包”环节。

  曾几何时,浮渡村和其他地方一样,请客送礼之风盛行,婚丧嫁娶、搬家乔迁、生日祝寿等酒席繁多,送礼金额和酒席规模也逐年攀升,村民对“人情账单”是有苦难言。

  《浮渡民约》把提倡婚丧简办、反对铺张浪费纳入其中。修订上墙后,该村将村规民约宣传列入常态化工作,发动村民自觉践行。

  “大操大办、铺张浪费、高额彩礼这些都是陈规陋习,一切从简后,大大减轻了我们的负担。”胡高胜说,大操大办不仅造成了粮食浪费、家庭负担,也让乡情变了味。现在,勤俭节约的文明乡风吹进了农民的心坎里。

  “过去很多事情都需要村干部去协调,但有了村规民约后,全村有了一致的行为准则,村民发生矛盾和纠纷时就拿出来比对,心平气和商议解决,争议大大减少了,村里处处呈现可喜变化。”胡月明说道。  浮渡村的转变是铜陵市利用村规民约树立文明新风的一个生动诠释。如今,全市363个行政村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基础上,依据法律法规结合各村风俗,修订符合各村实际的村规民约。同时,成立了由老党员、退休干部、群众代表组成的村民理事会,对违反村规民约的现象坚决说“不”。

  在村规民约的引导下,各行政村开展了“好婆婆”“好媳妇”“十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截至目前,评选出“好婆婆”4500余人、“好媳妇”3200余人、“十星级文明户”2000余户。身边“好婆婆”“好媳妇”的家风家教,带动了村里邻里和谐、家庭和睦,新风正气不断充盈。

  乡村要美,美在文明;民风要正,正在村规。“我们让村民成为村规民约的践行者、弘扬者,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市文明办主任黄文进说,随着移风易俗工作的深入开展和村规民约的修订完善,广大党员干部率先垂范、群众广泛参与,提高了村民的公德意识、丰富了村落的文化内涵,探索出一条助推乡村振兴、彰显本土文化特色的“文明密码”。(李莉 杨竹青)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