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老派工作是潮的》導論:「文化雜食者」與仕紳化城區的崛起

文:理查・歐塞霍(Richard E. Ocejo)

【導論:上市場蹓躂】

文化雜食者的老派崛起

「品味」在過去相對簡單。「懂得」現代文化中某些典範的工作人,就是導論比別人略高一等。歌劇是文化比搖滾樂高級的音樂形式,葡萄酒是雜食者與比啤酒更高雅的酒飲,菲力牛排就是仕紳比熱狗更好。當然,化城品味根本不是崛起出自於自然。高雅文化與低俗文化同樣是老派社會建構的產物。歷史、工作政治以及權力的導論形式(經濟的、文化的文化)都會形塑其地位。沒有什麼能讓任何文化產物在本質上比其他「更好」或「更差」,雜食者與不管消費這些產物的仕紳人在整體社會中的地位如何,對他們而言,化城文化產物都有其價值與意義。

然而,世人常會根據這些產品如何製造與分配,以及是由誰來消費為判準,將文化品味冠以「風雅」或「低俗」之別。大眾常認為菁英文化就該非營利性、非標準化。例如純藝術就符合這些標準。但大眾文化就是大量生產、標準化,好比說好萊塢強檔大片:人人能接受,你我都能懂,無須多少深度或努力。

更有甚者,大眾習慣將品味與社會階級相連。「高級」文化不僅高級,還是有錢有勢者的領地。有錢人上歌劇院,欣賞無價藝術,喝上好紅酒,還能享用法式料理。他們甚至能鉅細靡遺地講解自己消費了什麼。含著金湯匙出生等於讓他們掌握了關鍵——不光有購買能力,還能理解這些上流藝術形式與產品,舉手投足就像自己是一群菁英人士的一分子。

此時,勞動階級則是聽流行樂,讀拙劣的小說,喝啤酒,在家中吃家常燉菜或其族群特有的食物,而且從來不會真的在智識層面上思索個人的消費行為。他們擁有的資源,例如金錢與時間,相對少了許多,沒有餘力思索文化,或是讓孩子擁有思索文化的手段,因此電影與音樂等文化產物就只是娛樂,飲食就只為了營養,而非激盪心智的泉源。勞動階級所處的較低社會地位,讓他們的文化偏好停留在生理、尋常可見與必要的範圍內,而有錢階級較高的地位則提升了他們的文化偏好,達到心理、精妙與全方位充實的領域。

出身菁英與藍領等不同背景的人,又會透過消費各自的文化,鞏固自己所處的社會地位。有許多例子是富裕背景出身的人「紆尊降貴」到勞動階級中,也有許多例子是藍領背景的人爬上社會階梯,適應了高檔品味,而「中流」(middlebrow)文化當然也讓整個模型多少變得複雜。然而,這套文化分層體系仍然與「如何消費」的強勢觀念相符。

不過,新的消費與生活風格模式已經攪亂了這種想像。尤有甚者,社會菁英不停消費在過去會迴避的低俗與中流文化,以作為傳統上高檔供應物的補充,甚或取而代之,而且此舉還不會損及他們的菁英地位。當今企業界與文化界的年輕未來領袖,有能力像對待古典樂與紅酒那般鑑賞饒舌樂與啤酒,甚至如數家珍。事實上,自命不凡的態度已不見容於這些菁英,他們並不接受那些支持「高級文化就是高品質」的主觀理由。

這些人不再去區分自己的社會階級位置,他們是尋求多樣性的「文化雜食者」。他們無入而不自得,也沒有什麼事物會因為其來源、或是還有誰與之共享,而排除在他們的鑑賞範圍之外。這些人透過消費其產物,對提升低俗文化的地位有很大的影響。源於貧窮非裔美國人之間的饒舌樂,如今取得了與古典樂平起平坐的位置,成為受到認可的藝術形式。就連切爾西市場這種一度棄置的廠房,只要經過若干翻修,在類似商店街的環境中開設墨西哥塔可餅與熱狗等飲食選擇,也能與知名地標和高檔餐廳並駕齊驅,成為非去不可的目的地。

文化消費中的這種轉變已經引發激辯——文化是否已確實大眾化,抑或仍是區隔的表徵?何謂「高級」與何謂「低級」文化,或者何謂「菁英」與何謂「大眾」的舊有秩序,是否已經結束了——這麼一來,如今人人都能平等地去接觸、欣賞所有文化與文化產物囉?還是說,舊有的分層秩序今日依舊存在,只是以新型態表現,因此大眾所購買(或是聽、看、吃、喝、穿)的東西也仍能區別彼此,強化各自的社會背景?

換句話說,當菁英聽起、談起饒舌樂時,是否就抹去了差異?或是差異仍然以某種方式延續著?儘管文化雜食性握有從群眾的品味中移除區別的潛力,但多數研究支持的仍是後一種主張:當大眾消費低俗文化,他們仍然在製造差異,只不過是奉行新路線而已。他們就是新的菁英。

例如,今天的「吃貨」、也就是喜歡談論、閱讀、書寫食物,而且會吃又會煮的尋常人,就面臨了某種矛盾。一方面,他們會去尋覓、讚賞各式各樣的食物與文化,真心不計較其出身淵源,並且排斥傳統但主觀的菁英飲食文化,例如法式高級料理所蘊含的排外、自視甚高的態度。他們的進步思維如是說:「人人都該食好食,人人都能當吃貨。」另一方面,他們同樣也在為哪些食物「好」、哪些食物「不好」制定新的定義。

他們為這些定義畫出「象徵的邊界」,維持境內治安。他們會問諸多有關食物的問題,以判斷其品質:這食物可是「真材實料」?有沒有具體的地域範圍?製作是否簡單、手作?產品與其生產者之間有無明確的個人連結?食物是否能點出歷史與傳統?是否「奇特」,或是否出自遠方文化?是否打破平常食用或烹調的慣例?

吃貨文化透過各種傳統與新媒體的輸出管道來提倡箇中意涵,也透過當面和線上的對話展開激辯。尤其,通常會讓吃貨「叫好」的「真材實料」、「奇特」食物,反倒會因為其「優質」背後的成本與複雜認知,使得多數人難以親近。這些新菁英一方面守衛著庶民的、文化多元的「吃」,一面卻仍透過消費去尋找、獲得更高的文化地位,只是手段與傳統模式不同而已。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