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正伏天,养生重在防暑养心健脾_
新华社北京7月21日电(记者田晓航)7月22日将迎来大暑节气。大暑中医专家提示,正伏这一时节正值“中伏”前后,天养通常是生重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养生尤需注重防暑和养心健脾。防暑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山西医院副院长李圣耀说,养心高温暑湿环境下人体易发疾病,健脾老人及体虚者应格外注意防范中暑。大暑当出现全身乏力、正伏头晕胸闷、天养大量出汗、生重四肢麻木、防暑口渴恶心等症状时,养心宜及时去医院就诊。健脾 “暑湿天气还易伤心脾。大暑”李圣耀介绍,若心火旺盛,人容易出现心烦、失眠、口渴、便秘、尿黄、面红、口舌生疮等症状;而脾虚湿阻,会使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若还贪食寒凉,则易导致感冒、腹痛、腹泻等。 大暑伏天里,人们可以从饮食、运动、起居、情绪等多方面调养身心,预防疾病。 李圣耀介绍,这一时期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重在补气健脾、消暑生津,多食粥、汤等含水量高的食物,可选用绿豆、黄瓜、苦瓜、鲜藕、西瓜、薏米等食材;足量饮水,可适量饮用酸梅汤、柠檬水、绿茶等,但饮品不宜太凉,以免脾胃受损,也不宜太甜,以免内生痰湿。 此外,可于早晨或傍晚选择散步、太极拳、广播体操等运动锻炼身体,每周5天、每次半小时,微微出汗即可;坚持夜卧早起、午睡半小时,睡觉时避免凉风直吹,空调温度不低于26℃。 天气酷热,人们还易出现心烦易怒、无精打采、心神俱疲等情形,即“精神中暑”。专家介绍,此时宜保持心境平和,切忌大喜大怒;听音乐、冥想、读书等活动有助于调和情绪,饮用玫瑰花、佛手、茯苓、淡竹叶、莲子心组成的代茶饮亦有帮助。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2024年亚太汽车拉力锦标赛中国龙游拉力赛圆满落幕
- 天下財經週報:台灣經濟能保住正成長嗎?這件事是關鍵|天下雜誌
- 涉案企业合规改革专题座谈会召开
- 指数午后震荡回升沪指平收 煤炭、电力板块领涨
- 北京石景山:开展端午节前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 南京地铁车厢内喝饮料被“罚”引热议,其他城市怎么规定?
- 全球最高能效水泵浦製造商—歐商格蘭富 拚事業也愛地球 與大亞電纜攜手共好15年|天下雜誌
- 天长倾力做好生活无着人员夏季救助工作_
- 美司法部被揭移除國會暴動相關案件數據庫
- 定远县:四项举措齐发力 优化环境稳经济_
- 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开出“新药方” 西湖大学再获突破—新闻—科学网
- 金山这些地方,节日氛围感已拉满!
- 北大博士,到民办高校当讲师
- 央行跟進美利率連3凍! 楊金龍:暫無降息條件
- 高效执行善意执法,让“纸上权利”变为“真金白银”
- 日本年度漢字「稅」 首相岸田文雄被稱「增稅眼鏡仔」
- 新丰:打造“党建+”品牌,引领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建行鹤壁分行:宣传社保政策 服务便民高效 财经
- 【活动预告】正月初九在线等,开工好礼等你来
- 副總統候選人好感度民調 蕭美琴45%、趙少康32%、吳欣盈16%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