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美中科技戰「Chip 4」選邊站:韓國左右為難,特赦三星李在鎔等財團領袖面對世紀變局

美中科技戰角力日益浮上檯面,美中面對為了掌握下一科技世代話語權,科技美國推出《2022年晶片和科技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 2022),戰C左右再組「晶片四方聯盟」(Chip 4)要各國選邊站,選星李韓國面臨左右為難的邊站變局窘境,特赦陸續特定經濟領導人,韓國為日後產業變局做出重大決策。為難

美國《晶片法案》選邊站,特赦韓國為難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9日簽署《2022年晶片和科技法案》,財團其中撥款527億美元、領袖25%設備投資抵免稅務等優惠,世紀企圖吸引各大企業在美打造本土半導體供應鏈。美中面對

該法案中除了鼓勵業者在美設廠外,科技還設下針對中國的戰C左右「排他條款」,例如獲得美國資金的選星李企業,10年內不得在中國擴大產能,違反條款或未能即時修正者,恐需全額退還補助。外界直指美國劃定「楚河漢界選邊站」意味濃厚。

其中最受矚目的就是韓國。過去10年以來,韓企靠著中國市場站穩產業地位,自1993年到2021年以來,韓國對中國一直是貿易順差,但今(2022)年5至6月有了改變,分別出現10.99億和12.14億美元的逆差。

韓國在這個局勢下顯得曖昧模糊,處境也相當尷尬。美國除了打造供應鏈外,還提出「晶片四方聯盟」的策略打算邊緣化中國,但由於中國仍是韓國最大貿易夥伴,夾在美中戰之間仍未明確表態。未來如何取得平衡成為其總統尹錫悅當前首要任務。

關鍵在於韓國一方面要和歐美國家交好取得半導體設備,二來又必須仰賴中國市場還有其助力抑制北韓。困難局面,凸顯在日前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不得其門而入接見尹錫悅,外界解讀尹錫悅試圖緩和與中國的關係。

三星手機在中國滑鐵盧

中國紅利逐漸消失。《觀察者網》報導稱,韓國業界產生了一種氛圍是「韓國企業在中國市場上賺錢的時代再也不會回來了」。過去曾經在中國市場數一數二的韓國商品,在過去8年中市占率快速崩跌,其中以三星就是最典型例子。

今年4月,三星發布新商品Galaxy S22系列,成立了專屬於中國的行銷國家隊,找來各大網紅助陣,還成為贊助商在北京冬奧亮相,與京東達成戰略合作,但是市場銷量極為冷淡。

三星仍是全球手機銷量數一數二的品牌,去年出貨量達到2.72億隻,但這些出貨量大多不是銷往中國。幾年前,三星在中國市占率一度超過30%,現在不到1%,其空缺下的市場由中國國產品牌華為、小米及OPPO等業者搶下。

7月8日,三星電子發布報告顯示,中國區的員工數為1.78萬人,相比2013年巔峰期的6.33萬人減少了70%,這些年接連關閉設計手機、家電、顯示面板、PC及面板等多個領域業務。

權衡美中關係,韓國特赦李在鎔等財團領袖

實際詢問電源零組件業內人士謝祥平指出,早些年韓國透過和中國交好換得相當多產業優惠,其中以多款智慧型手機、家電和汽車的零組件,而台灣受限於政治考量無法獲得更多優惠,導致競爭力略於韓國。不過,近年來中國業者技術已經追趕上來,反而不再需要韓國技術協助。他說這樣的局面台灣曾發生過,著名的例子就是台灣HTC。

雖然台灣無法獲取中國龐大市場紅利,但是也避免了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的窘狀,隨美中角力日益激烈,目前台灣相對韓國壓力小。不過,謝祥平仍強調美國仍以自身利益為考量,無論是美中哪國,台灣都必須權衡才能左右逢源,而不是左右為難。

日前,韓國已經手機業務失去在中國的市場,但是快閃記憶體、鋼鐵、伺服器等科技產品,還有農業鋼鐵,以及觀光旅宿等仍受限於北京。為了化解美中對抗下的產業危機,三星電子副董事長李在鎔獲得韓國總統特赦,為日後變局做出快速且重大的決策。

韓國法務部部長韓東勳表示:「國家經濟危機的迫切需要,謹慎選定特定『幾位經濟領導人』予以特赦,他們透過積極的科技投資並創造就業,帶動國家成長引擎。」外界也預期近日韓國業界將陸續出爐重大重大併購和投資案。

延伸閱讀

  • 拜登簽署《晶片法案》補貼半導體業527億美元,企業如何在美中之間「選邊站」?
  • 《晶片法案》效果浮現:傳韓國三星、SK海力士扭轉對中布局,投入鉅資在美打造半導體供應鏈
  • 《晶片法案》推波助瀾,三星擴大投資越南打造東南亞研發中心,2023年在當地量產晶片
  • 分析《晶片法案》對台廠的利弊:美國想重振本土半導體製造業,短期內恐難以實現
  • 歐盟推430億歐元「歐洲晶片法案」打造本土半導體產業,點名台灣是理念相近的夥伴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