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日籍強投田中將大:球技優秀、實力穩定的天生贏家

文:JK47

入札金2000萬、日籍合約為七年1億5500萬美金,強投球技這是田中洋基隊在2014年1月,為了簽下當年才25歲、優秀卻已連年殺翻日本職棒的實力生贏日籍強投田中將大,付出的穩定高昂代價。當時,日籍這是強投球技一筆貴得讓人吃驚的價碼──田中赴美前,只有C.C.Sabathia、田中Justin Verlander、優秀Felix Hernandez、實力生贏Clayton Kershaw拿過更貴的穩定投手合約,且毫無疑問的日籍,這四人在全盛時期都是強投球技聯盟一等一、得過賽揚獎的田中強投。從這個角度來看,洋基隊和球迷對田中的期待值之高,已經不言自明。

他到底是何方神聖?事實上,早在來美國前,就已經有一堆MLB球迷聽過其名。1.27、1.87、1.27,這是他赴美前三年逐季的日職防禦率。24勝0敗,是他在NPB最後一季的例行賽戰績──自2012年8月6日、直到隔年季後離開前,田中都沒吞過敗投。這28連勝之外,赴美後又以六連勝開季,創下難以想像的34連勝⋯⋯縱使勝投早已不再是被拿來衡量實力的數據,仍是不可置信、必須兼具雄厚的實力和運氣才能辦到的成就。

無論看傳統、進階或哪種數據,都能察覺田中的實力已遠遠高於日職──他的生涯防禦率僅有2.3、最後五年更只有1.79、赴美前三季1.44,他在日職最後三季的WAR值分別是7.5、6.3、6.9。更重要的是,有別於自由球員多半是過了巔峰、超過30歲的資深選手,當時才25歲的田中,甚至還有將巔峰身手再維持個幾年的可能性。另外,根據像是數據派作家Clay Davenport估算的聯盟強度,日職普遍被認為是優於或至少等於3A的聯盟,說明年年在NPB投出電動級數據的田中,無疑早就具備MLB前段投手的實力。

因此,即便許多人總是不信任亞洲球員,認為比起其他資深的自由球員,像這種「一球未投」的亞洲人是風險更高的投資,洋基隊卻仍願意放棄Ubaldo Jimenez、Matt Garza這些投手,甚至放走自家巨星Robinson Cano,也要拿下田中。轉眼間,現在(2020)已經是合約的第七年,正好是能回頭檢視此決策的時機。那麼,他過去六年的表現符合期待嗎?

根據進階數據網站FanGraphs計算的WAR值(勝場貢獻數),田中將大這段期間有五季的WAR都介於2.3~3.3、其中有一年(2016)是特別高的4.7。整體來看,常態水準穩定座落於2.5~3WAR這區間,2016年則是偶然的天花板。誠然,3WAR左右的等級不算差,但也似乎不符當初投手前五高薪的期待──這數據較接近略優於平均的中段先發、而非明星級王牌(他職涯也僅有兩年進明星賽)。話雖如此,前述提及的年齡優勢,在田中身上仍充分展現──有別於多數FA長約都會走向爛尾、老衰嚴重的慘劇,每年都有2.3WAR以上、成績始終穩定的田中,就算鮮少爆炸性演出,亦不至於變成養老約。

也因為每季都能有一定的貢獻,這張合約的CP值,其實不如某些人想得糟──根據FanGraphs網站對近六年的FA行情所做的估算,田中這段期間18.1WAR的產能,約折合143.8M的市價;而洋基此段期間付出的薪資約153M(包括入札金),基本上差距不大(平均每年差不到兩百萬)。而且,這還沒算入他的某些額外貢獻──生涯總共在季後賽先發八場、主投46局,防禦率和FIP分別只有1.76和3.48;此外,他過去六年也靠著守備比平均多守下22分,排同期間聯盟第五高,但上述的WAR值並沒將其納進計算。

整體而言,田中將大這六季穩健的投球表現(每年至少約2.5WAR的產出、職涯防禦率和FIP都低於聯盟均值10%以上)、季後賽一夫當關的「額外驚喜」,都使得他即便好像沒什麼爆炸性演出,也沒成為另一個King Felix,這筆大投資仍然比很多人以為的更成功。自從加盟MLB後,全美職僅有19位投手擁有高於田中的WAR值。

若你仍然無法被說服田中值得七年175M,我們也可看一下當年FA的實際情況。扣除田中,2014年季前共11名球員簽下總值超過45M的合約,其中有三位投手(Ricky Nolasco、Garza、Jimenez)。這三人都拿到四年、總值49~53M之間的合約,而他們在那四年平均貢獻5WAR。不過,以實際失分數計算的RA9-WAR只有1.5。如果以前項的FIP-WAR來算,三人平均價值約40M。但若以RA9-WAR來估,三人平均價值僅剩12M。不管怎麼看,價格50M左右的這三人,都是失敗的投資──他們簽約後的平均防禦率高達4.95。

合約總值超過45M的那八位野手也沒好到哪去。截至目前(2020),他們領了741.2M薪資、貢獻83.7WAR,平均每勝的代價是8.9M。相較於領152.9M、交出18.1WAR,平均每勝代價8.5M的田中,沒有比較便宜(而且Cano的十年合約只算了前六年)。因此,嫌田中太貴之前,我們得先環視當時的其他選項──秋信守、Garza、Nolasco、Jimenez、Jacoby Ellsbury⋯⋯你覺得這些人會是更好的投資嗎?

RTX7584G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如果真的要說田中哪裡讓人失望,大概就是沒能成為一號先發、每季入選明星賽的等級──而這也確實是當初眾人對他的「天花板」期待值。然而,並非每樁成功的簽約,都需要球員交出天花板級別的表現──田中沒成為水貨(看井川慶)、鮮少因傷長期報銷(看松坂大輔),也避免了長約必爛尾的鐵律⋯⋯基本上,這已經是很能讓人接受的結果。田中沒有成為Hernandez或Verlander等級的王牌,也只是讓這筆投資「沒有很賺」而已。不過,洋基也不是光芒隊:他們不需要每筆簽約都「很賺」,才能獲得成功。

另外,也由於田中才31歲(2020),若沒意外的話,他的大聯盟生涯大概還能持續好一陣子。而這也延伸出另一個問題:他能否延續目前的成功?他過去投出好成績的關鍵又是什麼?

首先,讓我們回顧一下他赴美前的球探報告──球探當時普遍認為,田中的速球、指叉、滑球都有上乘水準,也就是至少有三顆大聯盟級球路。此外,他的控球也非常優秀,堪稱隨心所欲(無論是投進好球帶、或實際精準度)。然而,部分球探擔心他的速球「太平」、太直,雖有尾勁但位移不足,並預言若田中在MLB遭遇麻煩,直球很可能就是絆腳石。相較之下,他的指叉球被認為是世界頂尖、無可挑剔的等級;而滑球雖無如此聲望,但也有人評估,該球路將對大聯盟打者產生很好的效果。他們甚至提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模板──同樣精通指叉球、控球也很棒的Dan Haren。

即便速球效率不穩定(均速亦只有90英哩左右),但Haren也有一顆優秀的變化球(曲球),搭配精準的控球、犀利的指叉,職涯成績大約有中前段先發的水準(92ERA-、92FIP- )。而現在看來,不得不說當初的球探報告確實相當中肯。首先,那顆轉速、位移不足的速球,的確使田中陷入麻煩──生涯的速球被長打率高達0.557(MLB均值0.448)、揮空率僅7%(平均8.5%);過去三年速球挨轟率(1.6%)、被長打率(0.634),分別在446位至少投滿1000顆的投手中,排第九、第六高;職涯每投出100顆四縫線速球,會比聯盟平均多丟1.75分,是同期間投滿500局的先發中第四糟⋯⋯

速球太「肉包」──位移「太平」、轉速不優,讓田中的被全壘打數總是高居不下:近三季,只有14位投手的每九局被全壘打數高於他。相較之下,他的滑球、指叉球效率就好很多──生涯變速系(包括指叉)、變化球系(滑球和曲球)的被長打率分別為0.325、0.369,不僅遠優於速球(0.557),也優於聯盟平均(田中的非速球系球種被長打率0.346,MLB均值0.363)。

而且,他的變化系、變速系球種的揮空率,分別有15.5%、19.6%,同樣遠優於速球的7%,也比聯盟平均(15.2%、16.3%)出色。簡言之:相較於被打得七葷八素、揮空率又低的速球,田中的滑球、指叉球揮空率高、又很難打好。根據這樣的結果,他近幾年也大幅調整了配球策略。以下是田中將大生涯每一季,速球系(黑線)、變化球系(藍線)、變速系(黃線)的配球比例:

1

打從加入MLB,他一直都不是很倚賴速球的投手,職涯每一年速球比例都不過半,不過前三季仍穩定維持在42%~48%之間的水平。但近三年,他的速球用量分別只剩37.5%、31.2%、32.3%,不斷地下探。指叉球比例從25%左右上升到30%、變化球更從前三季的不到三成,到近三年的接近四成──自生涯首季,他的滑球比率每年都上升。

過去兩季,田中的配球趨勢已相當穩定:三成速球、四成變化球、三成指叉球⋯⋯幾乎已經成為常態。也就是說,打者現在對上田中,他們有七成的機率不會看到速球。這到底是多麼極端的現象?事實上,近三年沒有其他先發投手的速球用量,比田中還低:

  • 近三年速球比例最低的MLB投手
投手速球比例
田中將大33.4%
Felix Hernandez42.7%
Clayton Kershaw44.3%
Mike Minor46.6%
Carlos Carrasco46.8%

然而,縱使他持續下修速球用量、提升滑球及指叉球比例,所有球種的效率卻仍然維持一致(速球沒進步、變化球也沒退步)。田中近三年的速球被長打率已飆漲到0.634、其他球路只有0.368,揮空率則是7.5%比17.6%,高下立判。他的滑球守下的分數已經連四年成長,上季比平均多守下20.3分,更是高居聯盟第七。田中自從加入MLB後,每投100顆滑球、指叉球,分別能比平均多守下1.79、1.1分,在這段期間投滿500局的先發投手中,兩者都能排前12名。若是比累計成績,他的數據還更漂亮──滑球+76.8分排第五、指叉球的+44.7分甚至獨走聯盟。

此外,他的控球也符合預期地出色:職涯六年每一季保送率都低於5.5%,在同期間投滿500局的投手中,他的保送率排第九低。精準的控球、搭配滑球和指叉撐腰,是田中在速球不給力、容易被敲長打的劣勢下,仍能每年交出不俗成績的原因。雖然速球效率一蹶不振、甚至每況愈下,但他還是靠著調整配球、輔以精準控球,成功填補缺陷。以下就讓我們來見識田中如何用指叉球解決打者:

利用精準的控球攻擊好球帶邊緣、壓低球路誘使打者出棒,是田中賴以為生的大絕招──過去六年,他的壞球被追打率(39.7%)高居MLB第一。打者對上田中時,揮擊好壞球的機率也只相差23.5%,是聯盟第二小的差距──意味著難以分辨投手的球路,是否為該出棒的好球。不過,田中的衰退跡象似乎也已經越來越明顯,此模式還能維持多久的成功,顯然值得懷疑。若將他的生涯分成前後三年,可發現他的防禦率、FIP分別已從3.12、3.53,攀升至4.32、4.22。

不僅如此,田中去年的三振率也首次跌破兩成、直球均速91.7英哩職涯最慢⋯⋯各種讓人不安的跡象,持續地湧現。以下我列出了田中近五年的球威相關數據,包括直球均速、速球和曲球轉速、揮空率、三振率的聯盟排名PR值(最高99,越高越頂尖):

  • 近五年球質相關數據 (PR值)
年份 / 數據直球均速速球轉速曲球轉速揮空率三振率
20154041296567
20162920325147
20173335508974
20182832477766
20192317353224

2019賽季,幾乎各項表現都是五年來最糟。雖然球速、轉速原本就不強,但去年的PR值全都低於35,之前只有2016年發生過。而田中上季的揮空率、三振率,甚至比表現最差的2016年還糟,這可能跟威力大幅弱化的指叉球有關──2019年有關於田中的指叉球「不會下沉」、失去握球手感⋯⋯等報導,到處都能找到。職涯前五季,指叉球年均能替他多守下10分,但2019年反倒讓他多丟5.7分;而擊球噴速(88.8英哩)、揮空率(11.6%)、被長打率(0.415)也通通是生涯最糟。

大聯盟用球、縫線疑似有變,可能是失去指叉球手感的原因,但無論如何,對非常依賴變化球的田中而言,這是很讓人擔心的消息。而去年失靈的指叉球,究竟是短暫現象、還是能在調整之後反彈,對田中將大的未來可能會有決定性影響。因為他現階段的成績,已經很靠近平均水準──近三年防禦率只優於聯盟均值2%、FIP優於平均6%,若指叉球也成為拖油瓶,老衰恐怕將來得更急更猛。那些有意在今年年底的自由市場,延攬田中的球隊(即便本季因武漢肺炎停賽,他的合約仍會在本季末到期),估價時勢必也得考量這點。

不過整體而言,他過去幾年在洋基的表現,依然相當可圈可點。六年來超過1000局、防禦率3.75的穩健成績,加上季後賽的幾場關鍵好投,已足夠使其成為MLB史上最好的亞洲投手之一。縱使沒能成為另一個賽揚級強投、數據也不如同胞達比修華麗,但不可否認的是,田中仍是洋基隊近年最穩、最優秀的大投手。他的調適的能力也非常出色,至少證明了就算速球威力下滑、球質不足,他也能靠70%的變化球和精準的控球補回來。就算開始有衰退跡象,誰說過去13年綜橫美日職棒、天生就是個贏家的田中將大,無法克服這困境?

本篇文章是「MLB亞洲球星傳」專題的其中一篇。若想先了解背景,可參考這篇前言介紹;之後我們也會陸續更新此專題,逐一回顧、介紹那些擁有讓人難忘的MLB生涯的亞洲球星:

  • 大家友和,被歷史埋沒的一代亞洲傳奇
  • 黑田博樹,被低估的高效投球機器
  • 齋藤隆,36歲橫掃大聯盟的火球後援

JK47在運動視界的其他文章

  • 吳昇桓,來自地獄的速球和滑球
  • 全盛時期的王建民,究竟有多強的實力?
  • 從數字的角度看曹錦輝:道奇為什麼願意給機會?

本文經運動視界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游家權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