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板块大回调,何时穿越“寒冬”?
“两年了,板块我在做时间的大回调何朋友,但我的时穿钱离开了我。”看着-23%的寒冬持有收益率,购买了数万元医药基金的医药“基民”陈楠为没有及时“减仓”懊悔不已。 2020年3月武汉疫情初步平稳后,板块陈楠开始购买医药基金,大回调何盈利最高时一度接近翻倍。时穿“都说医药行业是寒冬价值投资,得长期持有。医药” 遗憾的板块是,“寒冬”来得太快,大回调何持续太久。时穿从2021年7月1日至今,在这一轮历时超8个月、令无数“基民”心惊肉跳的大幅调整中,中证医疗指数成分股自2021年高点平均回撤超50%,多只明星医药股跌幅超七成。 这一轮下跌,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市场对带量采购政策的误解。华兴证券研究所负责人、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赵冰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继化药之后,高值医用耗材、中成药、生物制药(含胰岛素)、血液制品等品种,陆续启动带量采购,市场担心在大幅降价的情况下会影响行业参与者的利润率。 叠加俄乌冲突、全球市场波动等外部因素,市场持续低迷也就不难理解——同一时期医药板块在港股和纳斯达克的表现也很疲软。 “美股纳斯达克生物医药指数(XBI)跌幅也超过50%,尤其对小市值的、未盈利的创新型医药企业影响极大。”国内最早一批生物医药专业投资机构之一——倚锋资本管理合伙人朱湃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高溢价向正常估值回调以及国际局势影响资本趋于保守、资金流向比生物制药更前沿的技术领域等,可能都是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 赵冰认为,现在整个医药行业的平均估值已经跌回到了5年前的水平,但医药行业发展现状远胜当年,此刻恰是需要投资者厚积信心、值得坚守的时候。“中国医药行业的核心投资逻辑,其实就只有一个——看国家医保基金的资金增速,只要它仍维持双位数的增长,行业的基本面就没有问题。” 从2021年年末开始,陈楠的账户上有多次加仓医药基金的记录,但频繁“抄不到底”,这让他亏掉了过去一年在基金市场的全部收益。 2022年3月以来,多家国内券商喊出“医药估值已经接近于历史最低水平”“医药底部来临”,但无论机构投资者资本市场“浪急风高”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新疆“滴灌式”税务服务保障春耕生产
- 跨越海峡的善举 台青萧家曜在大陆做无声世界的“桥梁”
- 中方回应美韩联合声明涉台内容:敦促美韩认清台湾问题的实质
- 【青听·两岸】“台湾女婿”谈大陆安家:享受生活中的小确幸
- “京彩”寒假 快乐出行
- 从“深耕”到“生根”台商在苏州坚定发展信心
- (台青话融合)“90后”台青投身大陆亲子行业:持续摸索市场,就不缺机会
- 台青陈圣浩“杭漂”十余年 以文创为媒牵手两岸少儿
- 东城区十余万名师生携手迎来新学期
- 台媒看大陆:云南大理标志和象征——崇圣寺三塔
- 台胞扎根重庆开酒仓:在醇香中分享喜悦
- 汽车“出海”风劲扬帆带来的启示
- 扬子社区举办“金蛇迎新岁 欢聚贺新章”主题文化活动_
-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就佩洛西窜访台湾发表谈话
- 东莞台协会长:对台商在大陆发展充满信心
- 从“1.35亿人次”感受活力中国“元气满满”
- 以色列安全內閣授權戰時內閣就如何回應伊朗襲擊做出決定
- 消防检查保障小区安全
- 外交部:奉劝美方不要打台湾牌,这是一张臭牌、死牌,肯定打不赢
- 中方回应欧洲议会通过对华关系报告和涉台决议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