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袁隆平故里”民众冒雨悼念:他是家乡的骄傲、是后辈的榜样

“袁隆平故里”民众冒雨悼念:他是袁隆雨悼样家乡的骄傲、是平故后辈的榜样

编辑:汤晓雪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1-05-24 09:35:30 【字体:小 大】

  

“袁隆平故里”民众冒雨悼念:他是家乡的骄傲、是众冒<strong></strong>后辈的榜样

  5月23日,在“袁隆平故里”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袁家山村,骄傲前来悼念的后辈民众络绎不绝。 刘占昆 摄

  “从昨天下午到今天下午,袁隆雨悼样冒雨前来悼念袁老的平故民众络绎不绝。”23日下午,众冒在袁隆平生前题词并揭牌的骄傲江西袁家山科普教育基地,袁隆平的后辈堂侄子袁定付一边整理民众敬献的鲜花,一边对中新网记者说道。袁隆雨悼样

5月23日,平故在“袁隆平故里”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袁家山村,众冒前来悼念的骄傲民众络绎不绝。 刘占昆 摄

  5月23日,后辈在“袁隆平故里”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袁家山村,前来悼念的民众络绎不绝。 刘占昆 摄

  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袁家山村是“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的故里。5月22日,袁隆平院士与世长辞的消息传来,无数人为之悲痛。听闻消息的家乡人民纷纷自发前往袁隆平祖居地悼念。

图为袁隆平的堂侄子袁定付正在整理民众敬献的鲜花。 刘占昆 摄

  图为袁隆平的堂侄子袁定付正在整理民众敬献的鲜花。 刘占昆 摄

  “听到袁老走了的消息,我们都非常悲痛。他不怕吃苦、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是我们后辈的榜样。”袁定付说,考虑到大家的需求,他和村民把这里的隆平科普教育展览馆作了简单布置,方便社会各界民众前来吊唁。

  位于袁家山村核心位置的江西袁家山科普教育基地,青山环绕、绿水相依,主要由隆平科普教育展览馆、科普教育接待中心、超级稻示范基地三个部分组成。隆平科普教育展览馆是此前按照袁隆平祖宅还原重建的,袁隆平小时候随母亲在此待过一段时间。

从各地冒雨赶来的民众手持鲜花依次走进馆内,向袁隆平雕像鞠躬致哀。 刘占昆 摄

  从各地冒雨赶来的民众手持鲜花依次走进馆内,向袁隆平雕像鞠躬致哀。 刘占昆 摄

  屋外细雨绵绵,屋内哀乐声声。在独具赣派建筑风格的展览馆内,一幅挽联悬挂厅堂正中央,前方摆放着袁隆平的半身雕像。从各地冒雨赶来的民众手持鲜花依次走进馆内,向袁隆平雕像鞠躬致哀。

  2004年9月,应家乡邀请,阔别故乡多年的袁隆平回到德安,全县人民夹道欢迎,场面热烈空前;2015年和2016年,袁隆平院士接连两次来到家乡,为江西省袁家山科普教育基地揭牌,为新建的隆平学校颁发奖学金,为超级稻基地测产。

5月23日,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隆平广场,民众自发前往袁隆平雕像前敬献鲜花,表达哀思。 刘占昆 摄

  5月23日,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隆平广场,民众自发前往袁隆平雕像前敬献鲜花,表达哀思。 刘占昆 摄

  “他是家乡人民的骄傲,也是祖国的骄傲。”带着4岁女儿为袁隆平雕像献花的李琴是当地一名教师。她告诉中新网记者,虽然女儿年纪小还是懵懵懂懂,但希望孩子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珍惜粮食就是对袁隆平院士最好的缅怀。

  “是袁隆平帮助解决了我们中国人的粮食问题,我们农民都很感谢他。”站在袁隆平雕像前,67岁的张满香双手合十,深深鞠躬说道。

  雨后的袁家山,林木葱茏,静谧无声。不远处的昌九城际铁路线上,一列银白色动车飞驰而过,阵阵呼啸声似乎也在向这位袁家山老人致哀告别。(完)(记者 刘占昆)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