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众休闲到线上围观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90后喜欢钓鱼
“钓鱼比举重还有趣。”东京奥运会举重冠军石智勇接受采访时提到,闲到线上他场下最大的围观爱好是钓鱼。随后中国钓王邓刚喊话当时远在日本的越越鱼石智勇:“回国后,一起钓鱼。后喜欢钓”一位是众休90后奥运冠军,另一位是闲到线上50岁的钓鱼圈网红大叔,看似跨界的围观对话,恰恰印证了垂钓这项曾被认为是越越鱼中老年人专属的运动,已经破圈走进了90后的后喜欢钓生活。 据天猫披露的众休消费洞察数据,有200万95后每年购买垂钓产品。闲到线上仅在今年“6·18”期间,围观天猫平台垂钓用具消费人数就超过30万。越越鱼 调查发现,后喜欢钓在一个由2000成员组成的QQ钓鱼群中,90后就有1004人。钓鱼这项需要耐心的慢运动,和活泼的年轻人碰撞出了火花,并变得“潮”起来,90后也正在用自己的话语重新定义钓鱼文化。 “钓上几条小鱼,我的世界被治愈了” “钓鱼让我觉得兴奋,在三四个小时的垂钓中,每一次鱼上钩都是一份惊喜。”一年前和朋友去露营时接触到钓鱼,26岁的周杨便喜欢上了这项活动,“基本上一个月会去一两次。钓鱼不同于玩游戏或其他娱乐休闲活动,我喜欢钓鱼时收放自如的状态,等待鱼上钩时我可以看看周边的风景,当鱼钩一沉,开始上鱼时就会紧张兴奋。如果能遇到连竿,那就更有成就感了。”去年,周杨曾连续钓到了十来条鱼,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很激动。连竿是指每一次提起鱼竿都有鱼,除了技术要过关,也需要一定的运气,如果“钓一整天却没有收获”,则被称为“空军”。 在18岁的金斜晖看来,“空军”很正常,他更喜欢用“躺平”的心态去钓鱼。“钓不到鱼的情况经常发生,逐渐也就习惯了,我更喜欢看风景,喜欢钓鱼时的清静。”金斜晖刚刚高中毕业,“高中时一个月有两天假期,我基本不玩手机、不打游戏,最喜欢的就是去钓鱼。” 除了缓解学习压力,钓鱼还让金斜晖的心态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我之前很浮躁,高二开始接触钓鱼后,学会了沉下心,对听课、刷题有很大帮助。”在金斜晖的影响下,他的一些同学也对钓鱼产生了兴趣,“一开始他们只是跟着我去看钓鱼,后来慢慢地开始自己钓鱼,我能明显感觉到他们在钓鱼之后变得更加有耐心,沉稳了”。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钓鱼?这个问题在知乎平台上引发了百余位网友讨论。多数网友认为,钓鱼是一项可以有效平衡“刺激”和“悠闲”的运动。也有网友总结说,因为永远不知道下一杆是什么鱼,上鱼的过程能够带来掌控感和满足感,如果能够针对目标鱼种调整对应的钓法最终获钓,还会带来额外的满足感,而且在户外也能享受自然风景,特别放松解压。 休闲垂钓市场版图向90后展开 当垂钓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属活动,崇尚新潮的90后为专业垂钓添加了“休闲”“社交”的关键词。 尼尔森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休闲渔业规模突破1100亿元。根据天猫披露的数据,有200万95后每年购买垂钓产品。仅在今年“6·18”期间,天猫平台垂钓用具消费者人数就超30万人。其中,Z世代和小镇青年更愿意为钓鱼装备“剁手”,Z世代线上买钓鱼装备的消费金额增长最快。 “作为一名娱乐型玩家,我买装备都是量力而行,鱼竿和渔轮之类的会在预算范围内购买质量有保证的大牌,但是鱼饵、鱼线这类消耗品方面,一般优先考虑性价比。”23岁的谭家余在大三的时候接触钓鱼,之后每逢周末都会约朋友一起野钓,接触钓鱼两年,花费在3000元左右。 许蓓是一位从事渔具售卖8年的网店老板。她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随着短视频平台直播带货的兴起,垂钓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了。“垂钓也是一项容易上瘾的活动,入门门槛低,小时候用一根竹竿将铁丝弯成鱼钩串上蚯蚓,就可以在河边钓鱼了。现在的年轻人,对于渔具和周边产品的选择越来越多,从几百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据她的店铺数据,18-30岁的年轻消费者就有近30%,他们普遍追求高性价比的产品。 不过,去哪里钓鱼,成了不同地域的年轻人不得不面对的新问题。谭家余生活在江南水乡,周边水域多,每周末一次的野钓是很平常的事情,但生活在北京的周杨却很难找到能够野钓的地方,每次去郊区水库或“黑坑”都需要支付一笔不小的费用。 所谓“黑坑”,是钓鱼爱好者对商业性质鱼塘的称谓。“黑坑”中鱼的种类和大小都可以人为控制,鱼头密度远远高于自然水域,一般需要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入场费。 “去水库或者‘黑坑’这部分属于流动性开支,大概每次花费200-300元不等,这个花费都是为了获得更好的钓鱼体验,但是不会去很贵的‘黑坑’。”周杨说。 “我目前这套装备大概3000元左右,可以用很长时间,没有其他额外花费”。周扬认为,相较于斥巨资购置装备的中老年钓友,他更愿意把精力放在练技术上,在消费方面也较理性。 在某电商网站搜索“钓鱼”能看到,从商家推出的一站式配齐的“新手钓鱼套装组合”,再到钓鱼伞、折叠钓椅、便捷鱼竿包等辅助装备,都是热销产品,甚至还应运而生了各种“懒人神器”,比如钓鱼洗手器、探鱼器、自动上饵器等高科技的钓鱼“神装”。 尽管90后年轻钓鱼爱好者对鱼竿、鱼线、鱼钩等基础钓鱼装备的选购相对理性,但他们也有自己的消费主张。某家经营“钓鱼周边”的网店老板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钓鱼除了基础装备,还有鱼护、鱼桶、抄网、夜钓灯等非必需品,尤其是具有科技感的钓鱼神器,备受年轻垂钓者追捧。“我很乐意去尝试这些科技感的装备,既能满足我尝鲜的好奇心,也能提高钓鱼效率。”一位购买过探鱼器的消费者说。 “钓鱼氛围组”的围观者 除了要付出资金和精力,钓鱼也需要花费时间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对于工作繁忙的垂钓新青年,这些都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29岁的潘攀高中时期在农家乐玩时接触到了钓鱼,之后在美国留学期间每周末他都会跟随渔船出海垂钓。如今潘攀回到北京工作,钓鱼爱好也被搁置起来,“平时工作太忙,如果有可以租借渔具、准备好饵料和其他设施的渔场,我很愿意再次去尝试钓鱼”。 像潘攀这样喜欢钓鱼,但是因为各种现实条件受阻的人有很多。在北京的通惠河边,钓鱼者旁边往往还会有一群围观的人。每逢周末,胡羽就会来岸边看一会儿别人钓鱼,“之前陪朋友一起钓鱼,觉得很有意思,但是了解到要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就放弃了,来岸边看看别人钓鱼,或者网上看直播,也很解压”。 即使没有在线下参与钓鱼,年轻人也有“一百种”围观钓鱼的新方式。从《动物森友会》到《摩尔庄园》,频频冲上热搜的是年轻人在游戏里迷上了钓鱼。在短视频平台,围观钓鱼的年轻人也不在少数。今年1月5日发布的《2020抖音数据报告》中提到,钓鱼是抖音用户最爱看的休闲运动之一,与钓鱼相关视频获赞超过8亿次。 各类钓鱼短视频和直播的内容,已经从钓友们的日常钓鱼活动升级到钓鱼PK赛、竞选钓鱼天王等,主播们拼出花样、各有各的玩法。 某平台的钓鱼主播李念恩,给自己的定位是“钓鱼鸡汤”主播。作为一名女钓手,她的视频内容大都围着由钓鱼联想到的生活感悟、与男钓手的PK赛等偏向于女性用户的内容。“大家传统观念会认为女生和钓鱼完全不沾边,但是年轻的女钓手有很多”,在她看来,女生在细心、耐心方面有很大的优势。目前李念恩拥有一万多粉丝,也签约了某网络公司。 被网友称为“鱼圈顶流”的职业钓手邓刚,因为钓鱼技术精湛,两个月的时间内仅凭十几条钓鱼视频就获得了两千万粉丝,类似的还有795万粉丝的刘志强、135万粉丝的女钓手李梦瑶,等等。 一场普通的钓鱼直播会有几十万人同时观看,“虽然看别人钓鱼时大部分时间都是静止的,但是我很期待看一看他们下一秒能钓到什么,这种未知很吸引我”,胡羽说。 (文中周杨、金斜晖、潘攀、胡羽为化名。)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许子威 记者 孟佩佩从小众休闲到线上围观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众休90后喜欢钓鱼
编辑:汤晓雪 来源:中国青年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1-10-19 09:04:22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马香苓口服液中白术内酯Ⅲ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一)
- 《日日台中款:蔡其昌的故鄉再發現》:因為看過太多棒球比賽,我也學會不要把話說得太滿
- 新北市某國中校長不甩考核會、逕行記教師申誡,纏訟4年法院終替教師平反
- 【小說】朱宥勳《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自序:台海戰爭我們會贏嗎?我想探問的是「勝負以後」
- 消费环境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反不正当竞争法》知识竞赛总决赛在深圳举行
- 澳洲農民搶種酪梨造成價格大跌,業者鼓勵民眾製作酪梨軟糖、酪梨義大利麵
- (更新)颱風梅花緩慢北上估計傍晚解除海警,豪雨影響台鐵平溪線單日兩次落石撞擊事故
- 《生氣要在對的時機》:耿耿於懷型 vs. 衝動型,男女憤怒方式大不同
- 王小洪會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
- PChome推「iPhone訂閱方案」看似划算?貓膩不在簽約後,而是解約之時
- 【專訪】《洞洞舞廳》作者周成林:身體「被污染」,哪有靈魂「被污染」可怕
- 《兩輪江湖的真相》:麥當勞飲料杯蓋在外送界是出了名的鬆,稍微有個閃失會瞬間不見半杯
- 帮扶消费特红火!广州白云举办区域特色农产品展销会
- 「抗中」未必能「保台」,蔡英文不妨參考民進黨內曾有的「兩岸統合論」傳統
- 【專訪】溝通表達專家張忘形:獨創「引情啟動」四步驟,讓創作者溝通不只靠感覺
- 見蜜蜂擾亂軍儀隊時「笑得像小女孩一樣」,細數伊莉莎白二世輕鬆幽默的一面
- 阿拉善沙漠肉苁蓉优质标准体系7个地方标准顺利通过审批
- 【2022酷兒影展】國際短片競賽單元 「酷兒中港」 :問萬千世界中,何謂真的「我」?
- 《城市裡,你的座標在哪裡?》:唯有在天台閣樓,你才能保有隱私,且獨享大自然
- 《1天5分鐘居家斷捨離》:別讓桌上堆積如山的無用紙類文件奪走了你的時間與能量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