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不代表酷热终结!全国盼秋凉地图看哪里暑热将消
立秋不代表酷热终结!立秋全国盼秋凉地图看哪里暑热将消
编辑:汤晓雪 来源:中国天气网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3-08-08 08:41:08 【字体:小 大】今天(8月8日)开始,不代表酷我国进入立秋节气,热终这是结全将消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意味着夏将尽,国盼秋将至。秋凉不过,地图对我国大部而言,看里立秋暑未消,暑热尤其南方仍是立秋夏暑正盛时。中国天气网特别推出全国盼秋凉地图,不代表酷看看哪里秋凉将至。热终
【全国盼秋凉地图】立秋不等于入秋 秋天脚步到哪了?结全将消
立秋并不等于入秋,我国幅员辽阔,国盼南北各地进入秋天的秋凉时间差别较大,此时仅有西北、东北一些地方完成了夏秋转换,其他大部地区还处在炎炎夏日中。

从中国天气网推出的立秋期间全国盼秋凉地图来看,常年进入立秋时,我国仅有黑龙江、内蒙古、山西、西藏、青海、甘肃以及云南北部、四川西北部的部分地区已步入秋天,真正感受“秋高气爽”。立秋期间,吉林、陕西、宁夏等地将开启入秋进程,即将迎来秋凉。而全国其他大部地区,此时仍是盛夏余热未消。
【立秋气韵】秋风渐起 天气转凉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取之暑去凉来,秋天开始之意。但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结束,经过一个漫长的夏季,热气消散和气温降低都尚需时日,真正的秋高气爽要等到白露前后。
立秋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中国天气网通过盘点大数据发现,全国平均气温开始从逐步升高转为下降。不过,此时,南北气温差别较大,北方地区的炎热盛极而衰,逐渐从潮热转为干爽,而南方大部依然处于“上蒸下煮”的天气中,可谓是“秋已立,暑难消”。
“立秋尚未秋,末伏仍是伏。”如果说夏天是轰然而至的,那秋天就是悠然而来。立秋之日,夏依然坐拥大概516万平方公里,只是比小暑、大暑略减。此时,我国仅有西北、东北一些地方迈入秋天,其余大部仍是炎炎夏日。立秋时节恰逢中伏和末伏期间,南方不少地方还有高温出没,真正入秋往往要到九月以后。
立秋时节仍是台风活跃的时期,据统计,立秋期间台风登陆我国的数量仅次于小暑,为全年第二多。而且,此时台风的强度也强,不乏“桑美”“利奇马”这样的狠角色。
【立秋物候】凉风已至 万物成熟
立秋分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此时节,人们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凉风至”。宋代诗人刘翰在《立秋》一诗中写道“一枕新凉一扇风”,表达出夏秋之交天气转凉的细微变化,并细腻地具象化了立秋时候的朦胧秋意。
随着暑热的下沉和收敛,自然万物从繁茂趋向成熟,立秋时节,早稻等作物开始成熟收获,从南到北,陆续进入抢收抢晒的大忙时期。
【立秋风俗】晒秋咬秋 祛暑润燥
立秋既是节气,也是重要的岁时节日,民间有贴秋膘、咬秋、晒秋等习俗。伏暑时节,天气炎热,会出现食欲不振、身体消瘦等苦夏现象,到立秋则需贴秋膘,补足精气神。贴秋膘不是贴脂肪,而应根据自身状况,调整膳食结构,均衡营养。
在我国不少地方还流行“咬秋”,人们会在立秋日吃瓜,意在借西瓜、香瓜等瓜果祛除暑日积蓄在体内的暑气。在湖南、江西、安徽等地的山区村民,每到立秋时,还会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以此庆祝丰收。
立秋后,酷暑未消、天气渐燥,人的生理状态也会随自然状态调节,身体容易因秋燥而不适,此时养生尤为重要,宜食清热润燥的食物,如银耳、百合、梨等。
“秋风吹雨过南楼,一夜新凉是立秋。”虽说立秋之后炎热不会迅速消逝,但总会在不知不觉中渐渐转凉,之后,秋季将拉开序幕,天地也将日渐广袤。我们不妨放慢脚步,静下心来,准备迎接那个山空水静、清远悠长的秋天。(数据支持/王伟跃 部分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石棉县人民法院推进“诚信石棉”专项审判活动
- 枞阳县启动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延包试点工作
- 最美河长丨徐小刚:治水必须治人心
- 县政协科技和社科界别委员开展视察活动
- 福建各地开展“两节”期间市场检查和督导工作
- 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人事任免
- 枞阳:“监督一点通” 让群众诉求“一点就通”
- 【新铝途·新动能·新发展】诚易金属:十年扬帆奋进路
- 男童失联身亡,生母继父为嫌犯,村民称生母事发次日仍赶场表演
- 铜陵中院到枞阳法院督导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 春季开展灭鼠灭蝇活动
- 余青青受邀宣讲全国两会精神
- 洪水淹死的奶牛,灾中断裂的生计
- 枞阳县防办举办2023年防汛抗旱暨水旱灾害业务骨干培训班
- 加大禁渔力度 守护长江生态
- 我县三家企业获市命名“健康企业”
- 俄媒:一架私人飞机坠毁10人死亡,普里戈任在乘客名单上
- 送法进校园 法治护成长
- 义安区政协来枞阳考察学习
- 李德文走访调研基层法庭工作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