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金庸在小说里藏的家族史,你发现了吗?

 2024年即将迎来金庸先生的百年诞辰

你最喜欢的金庸作品是什么?


图片


嘉兴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嘉兴五四文化博物馆馆长

查玉强先生

这样说

↓↓↓

图片


我叫查玉强,住在嘉兴,小说退休后目前在办一个民用的族史博物馆,祖籍海宁袁花。发现金庸是金庸我们查家的熟人,我研究查氏的小说世家文化,对我们查家的族史历史名人、现代名人都很关注。发现尤其是金庸金庸,他本身在文学史上也是小说个大家,他的族史作品很有吸引力。


我最喜欢的发现是两部小说,跟我们海宁,金庸跟我们查家的小说关联都比较强。一部是族史他1955年写的《书剑恩仇录》,它主要是从海宁的陈家洛开始讲起。讲到了陈家洛的一些故事,联想到我们查家的一些历史。


当然我真正最喜欢的、也是我觉得金庸写得最好的,是他1972年写的《鹿鼎记》,金庸已经把武侠小说推到一个比较高的层次了。一般传统的武侠小说主人公都是一个英雄人物,但是在这本《鹿鼎记》武侠小说里边,主人公韦小宝不是一个英雄,是个痞子,也可以叫反英雄。金庸也别出心裁地用了几个有名的历史人物,比如说顾炎武、黄宗羲、吕留良、查继佐等。这四个人除了查继佐本身是我们查家人,其他三个也跟我们查家都有关系。


金庸通过在武侠小说里边创造性地运用真实的历史人物,使得整个小说有一种历史视野,有一种历史的波澜,还有一种饱经沧桑的家族感,所以使得这本小说的厚度,意义显得层次更高,因此也获得了很多读者的好评。




高产多面手金庸



我觉得金庸的小说创造了文学史上的一种高峰。但是金庸不仅仅于此,他是一个多面手,他除了小说,他的社评文章也写得相当出彩。他写小说写了17年,他写政论文章有30多年,留下了几千万字,到现在为止好多东西都还有待整理。


他本人是在拼搏中奋进,到了香港之后,很快就适应了香港大环境。人家说他是一手社评,一手写小说,每天坚持创作,并且把一份很不起眼的《明报》,办成了有名的大报,这是他拼搏的一种结果。应该说他的大半辈子都是在香港,香港成全了金庸的文学梦想。现在在香港还留下了一个他的纪念馆,他确实是一个伟大的人物。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