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奶粉中营养元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二)

2.3荧光分光光度法

试样经混合酸消化,奶粉使硒化合物转化为无机硒Se4+,中营在酸性条件下Se4+与2,养元研究3-二氨基萘,素检反应生成4,测方5-苯并苤硒脑,进展然后用环己烷萃取后上机测定。奶粉4,中营5-苯并苤硒脑在波长为376nm的养元研究激发光作用下,发射波长为520nm的素检荧光,测定其荧光强度,测方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进展该方法的奶粉检出限为0.01mg/kg,定量限位0.03mg/kg,中营该方法前处理操作比较繁琐,养元研究费时长,而奶粉中的硒干扰较少,目前实验室较少采用该方法检测奶粉中的硒。

3奶粉中磷元素的检测方法

磷为非金属元素,如果婴幼儿缺乏磷元素,会引起骨骼和牙齿的发育不正常、骨质的疏松等,目前,奶粉中磷的检测方法最常用的是分光光度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尚未形成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3.1分光光度法

目前磷元素的检测方法研究中,用分光光度法较多,其中钼蓝分光光度法和钒钼黄分光光度法已经成为食品安全标准的检测方法,其原理和方法检出限介绍如下。

3.1.1钼蓝分光光度法

试样经消解,磷在酸性条件下与钼酸铵结合生成磷钼酸铵,此化合物被对苯二酚、亚硫酸钠或氯化亚锡、硫酸肼还原成蓝色化合物钼蓝。钼蓝在660nm处的吸光度与磷的的浓度成正比。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试样溶液的吸光度,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检出限为20mg/100g。

3.1.2钒钼黄分光光度法

试样经消解,磷在酸性条件下与钒钼酸铵生成黄色络合物钒钼黄。钒钼黄的吸光度值与磷的浓度成正比。于440nm测定试样溶液中钒钼黄的吸光度,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检出限为20mg/100g。

3.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目前GB5009.26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多元素的测定》[29]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食品中的磷,其原理为样品消解后,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以元素的特征谱线波长定性;待测元素谱线信号强度与元素浓度成正比进行定量分析。测元素的浓度成正比进行定量分析,检出限为20mg/kg。经过业内学者的研究目前电感耦合等离子测定磷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

3.3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奶粉中的磷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是尚未形成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目前该方,在测定过程中主要存在基体干扰和质谱型干扰,主要通过碰撞池技术消除质谱型干扰,内标锗消除基体干扰,并且由于仪器抗干扰能力的增强,加之奶粉中磷的含量较高,虽然检出限偏高,但不影响奶粉中磷含量的准确定量,相信随着仪器分析技术的发展,该方法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4奶粉中总碘的检测方法

奶粉中总碘的检测方法有以下几种:

4.1气相色谱法

GB5009.26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碘的测定》,第三法利用带电子捕获器的气相色谱仪检测婴幼儿食品和乳制品中的碘,其原理是试样中的碘在硫酸条件下与丁酮反应生成丁酮与碘的衍生物,经气相色谱分离,利用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检出限为0.02mg/kg。气相色谱法前处理比较繁琐,高海燕等提出改进方法,通过减少试剂的使用量,提高精密度和准确度。鄂颖等研究气相色谱法测定乳及乳制品中碘的影响因素,认为丁酮、硫酸及衍生时间和正己烷的纯度对结果影响较大。

4.2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分析仪器简单,操作方便。其原理是利用碘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与显色剂络合,在特定波长下,光强度与络合物浓度成正比,从而测得碘的浓度,但是,由于易受干扰离子的影响,显色反应稳定性低。分光光度法中较为经典的方法为GB5009.26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碘的测定》第二法,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其原理是采用碱灰化处理试样,使用碘催化砷铈反应,反应速度与碘含量成定量关系。

 2
反应体系中,Ce4+为黄色,Ce3+为无色,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剩余Ce4+的吸光度,碘含量与吸光度的对数成线性关系,计算试样中碘的含量,检出限为3μg/kg。余慧珍等对此方法进行探讨,建议不同样品采用不同的前处理方法,并将催化反应和显色反应过程进行了改进,在优化实验最佳条件的基础上,检出限可达5μg/L。虽然该方法所用仪器相对简单,但是由于硫酸铈铵属于剧毒危险品,使其应用受到严格控制,并且对前处理要求比较严格,使其适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

4.3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奶粉中的碘按照前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2种。

4.3.1提取法

主要有(1)氢氧化钾提取法,使用氢氧化钾在105℃消解反应,使碘充分溶解在5%氢氧化钾介质中,加入稳定剂,定容至一定体积,以镨做内标上机检测,检出限为1.5μg/kg;(2)四甲基氢氧化胺提取法,称取适量样品,加入一定浓度四甲基氢氧化胺溶液,超声提取或者加热提取一段时间后定容至一定体积,以碲做内标上机检测,乳制品中碘含量检出限为0.09μg/L;(3)超声水提法,采用水直接溶解配方乳粉中碘元素并用亚铁氰化钾和乙酸锌沉淀蛋白,离心后取上清液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检测,检出限为0.43μg/L。

4.3.2酸消解法

该方法采用单环聚焦微波消解系统

,或者采用PFA高纯度高压消解罐,以防止碘离子在高温高压强酸消解体系中的损失,前处理采用硝酸微波消解样品,氨水转化碱性条件,建立ICP-MS检测乳制品中总碘的方法,内标法定量,检出限为0.02μg/kg,该方法前处理时间短,溶液透明无需过滤,直接上机检测,灵敏度高,干扰少,具有较大应用空间。

5结束语

本文论述了国内外婴幼儿配方奶粉中营养元素的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当前较为快捷的直接检测方法为X衍射荧光光谱发,但是该方法目前只能进行半定量方法,准确定量需要有较多的不同基质的有标准方法定值的奶粉标准样品进行基体校正,从而建立标准曲线进行定量分析,使得该方法的应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目前,已形成国家标准的方法中,方便快捷的主要为ICP-AES和ICP-MS法。

其中ICP-AES法适用于钾、、钠、镁、铁、锌、铜、锰、磷的测定。ICP-MS适用于钾、钙、钠、镁、铁、锌、铜、锰、硒、碘,其中食品中碘的测定国家安全标准已经公示,并适用于婴幼儿配方奶粉,目前仅有ICP-MS测定食品中的磷尚未形成食品国家安全标准,主要是由于磷的干扰较大,灵敏度低等原因,但是鉴于已有关于磷的ICP-MS研究,而奶粉中磷的含量较高,因此该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并且ICP-MS方法具有检测时间短、方法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已成为研究热点。微波消解因具有消解彻底、反应速度快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目前仅有碘的微波消解方法未成为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碘的测定前处理方法。相信通过业内学者长时间的深入研究,加上仪器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奶粉中多元素同时快速测定方法被发现。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删除

相关链接:强酸质谱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