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日本裝束解剖圖鑑》:令和即位禮的古代裝束大有學問,男性、女性和神職人員該怎麼穿?

文:八條忠基

現代男性——在令和即位禮上可見的日本裝束

現代,在宮中會用到裝束的裝束裝束職人場合十分稀少,其中最盛大的解剖即位儀式就是「即位禮正殿之儀。即便是圖鑑令和的即位禮,從天皇與皇后兩位陛下,令和禮到皇族、古代侍從與女官都是學問身穿古代裝束。所有男性都是男性女性穿著「束帶,所有女性則是和神穿著「五衣唐衣裳(十二單,參照第116頁)。員該

除此之外,麼穿在宮中舉行慣例的日本祭神儀式「宮中祭祀時,天皇也會依照儀式穿上直衣或小直衣,裝束裝束職人舉行重要儀式時則是解剖即位穿著束帶.黃櫨染御袍。而輔佐儀式的圖鑑「掌典職(祭神儀式的負責人)人員也會依照儀式與職務,分別穿上衣冠單、衣冠、布衣或雜色等裝束。

  • 從明治時代傳承下來的各種御裝束——令和即位禮的裝束(天皇)

TPO 即位禮.天皇

正式度 ★★★★★

在令和元年(2019年)10月22日的「正殿之儀」開始前,便已陸續舉行各種儀式。5月8日前往伊勢神宮等地告知即位日程的勅使發遣儀式中,天皇就是穿著「御引直衣」。舉行正殿之儀前是穿「束帶.黃櫨染御袍」在宮中三殿進行祭拜儀式,接著便直接穿黃櫨染御袍參加正殿之儀。在11月14日晚上的「大嘗宮之儀」,天皇也是遵循古法,在到達廻立殿為止是穿著帛御袍,在悠紀殿與主基殿則是換穿御祭服。

日本裝束解剖圖鑑-114Photo Credit: 台灣東販
  • 依身分地位穿著適當的袍——令和即位禮的裝束(男性皇族)

TPO 正殿之儀.皇族男性 

正式度 ★★★★★

參加正殿之儀的成年皇族男性有兩位。一位是身為「皇嗣」的秋篠宮文仁親王殿下,穿著皇太子袍的「黃丹窠中鴛鴦」袍的束帶。而常陸宮正仁親王殿下原本預定要穿束帶「黑雲鶴」袍,不過考量到年事已高而改穿燕尾服。

日本裝束解剖圖鑑-115aPhoto Credit: 台灣東販
  • 依照職務穿著不同的束帶增添色彩——令和即位禮的裝束(庭上參役)

TPO 正殿之儀.庭上參役 

正式度 ★★★★★

這次因為下雨的關係,「庭上參役」的人員並沒有列隊於庭院中,原本應該會穿著束帶參加。

日本裝束解剖圖鑑-115bPhoto Credit: 台灣東販

現代女性——在令和即位禮上可見的裝束

皇族女性的裝束,大致上是沿襲大正時代訂定的制度。參加即位禮正殿之儀與本人的結婚典禮是穿「五衣唐衣裳,而同等的儀式,像是正殿之儀前在宮中三殿進行祭拜儀式時,皇后陛下就是穿「五衣小袿長袴。皇族結婚前在宮中三殿進行祭拜儀式時,穿的是「小袿長袴,其他場合則是穿「袿袴,皇后與皇太子妃以外的皇族女性,從大正時代以來都是穿色彩花紋共通的裝束。

舉行令和即位禮正殿之儀時,皇后陛下與皇嗣妃殿下穿著全新的五衣唐衣裳,皇族女性則穿共通的五衣唐衣裳。大正時代以後皇后才開始參加大嘗祭,這種場合是穿純白的五衣唐衣裳配薄紅袴,頭戴銀製髮飾。

  • 於現代復活的十二單——五衣唐衣裳(皇族・女官)

TPO 正殿之儀.皇族、女官 

正式度 ★★★★★

五衣唐衣裳也就是所謂的「十二單」,在舉行即位禮正殿之儀時,除了皇后陛下、皇嗣妃殿下與皇族女性之外,皇后陛下的隨行女官也是穿五衣唐衣裳。包含皇族在內,五衣指的是只看得到5層外顯的「比翼仕立」,這是為了減輕重量,讓女性站著參加儀式也不會太有負擔。

日本裝束解剖圖鑑-116Photo Credit: 台灣東販
  • 從明治.大正延續至今的女性裝束——五衣小袿長袴.袿袴(皇族・女官)

TPO 期日奉告之儀.皇族、女官

正式度 ★★★★★

舉行即位禮前,皇后陛下在宮中三殿進行「期日奉告之儀」時,穿著的裝束為「五衣小袿長袴」,身穿「袿袴」的隨行女官則是採道中著穿法。袿為大正時代以來的傳統,是葡萄色的梅之丸文樣。即位禮結束之後,兩位陛下前往伊勢神宮祭拜時,隨行的皇族女性也是穿袿袴道中著。皇族結婚前在宮中三殿進行祭拜儀式時,慣例上內親王是穿「五衣唐衣裳」,女王是穿「小袿長袴」。

日本裝束解剖圖鑑-117Photo Credit: 台灣東販

現代各行各業——在現代仍可見到各式各樣的裝束

在現代,除了演員演戲時會穿裝束,在日常生活中會穿裝束的,就屬最重視傳統的神社神職人員。明治時代,衣冠的袍是依據位階分為黑(四位以上)、赤(五位)、縹(六位以下)與黃(無位),雖然這是律令明文規定的當色,但是大正時代以後改為用官職來區分顏色,勅任官為黑色、奏任官為赤色、判任官則為縹色。

二次大戰後,神社成為宗教法人,神社本廳「神職身分的特級、一級為黑色,二級上、二級為赤色,三、四級為縹色(名稱為綠色)。以袴的色彩花紋來區分神職身分。

此外,雅樂的伶人(樂師)也是穿古式的裝束,大相撲的行司(裁判)則是穿直垂。

  • 袴的色彩花紋也值得注意——神職的裝束(男性)

TPO 全年.祭祀供奉時.男性神職

神職的裝束在大祭時的正裝為「衣冠單」,中祭用的禮裝為「齋服」,小祭或日常祭祀穿的常裝為「狩衣」。正裝與常裝的袴在色彩花紋方面,「神職身分」特級為白色藤丸大文,一級為紫緯白的藤丸文,二級上為紫緯薄的藤丸文,二級為紫色無文,三、四級為淺蔥無文。

日本裝束解剖圖鑑-118Photo Credit: 台灣東販
  • 由江戶采女裝束而來——神職的裝束(女性)

TPO 全年.祭祀供奉時.女性神職

明治時代以後,只有男性可以擔任神職,不過戰後訂定了女性神職制度,規定正裝為袿袴,禮裝為白袿袴,常裝為水干。之後在昭和63年(1988年)參考江戶時代的采女裝束,制定了新的神職專用裝束。

日本裝束解剖圖鑑-119aPhoto Credit: 台灣東販
  • 與傳統藝能一同傳承下去——樂師.行司的裝束

行司的直垂:大相撲的行司(裁判)會身穿直垂,頭戴古式的折烏帽子。這種裝束是從明治43年(1910年)開始的。

伶人(樂師)的直垂:明治時代初期,宮內廳樂部的樂師「伶人」進宮演奏所穿的裝束就是「直垂」。民間的樂師也幾乎都以此為準則,但有時也會穿狩衣等。

日本裝束解剖圖鑑-119bPhoto Credit: 台灣東販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日本裝束解剖圖鑑》,台灣東販

作者:八條忠基

  • momo網路書店
  •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作者介紹】

八條忠基,綺陽裝束研究所負責人。除了致力於古典文獻的解讀研究,也將一般認為門檻很高的「有職故實」知識推廣給大眾,持續研究與舉辦推廣活動讓現代人也能將知識活用於生活中。在日本全國的大學、圖書館與神社等地巡迴演講。

主要著作有《有職裝束大全》(平凡社)、《有職文樣圖鑑》(平凡社)、《有職的色彩圖鑑》(淡交社)、《詳解有職裝束的世界》(KADOKAWA)(以上中文書名皆為暫譯)等。日本風俗史學會會員。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