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專訪】許權振醫師:將人工耳蝸技術引入台灣,願世上不會再有聽不見的聽障兒

文:丁兆元

會議室的專訪振醫障兒牆上,滿滿掛著孩子們的許權塗鴉,用注音寫下一筆筆感謝的師將上話語,另一頭則是人工掛著醫師與聽力師們的合照。照片中央有一位童山濯濯的耳蝸醫師,笑容特別燦爛——他正是技術將人工耳蝸技術引入台灣的先驅之一、推動新生兒聽力篩檢、引入願世有聽將電子耳納入健保補助、台灣建立聾基因庫,會再期望世界上的不見人們都能聽見美妙聲音的許權振。

1圖片來源:林亞臻攝
從台大到慈濟,許權振40多年的許權行醫生涯都奉獻給了聽障者,他期望打造出一個沒有聽障兒不能聆聽美好聲音的師將上世界。

文武兼備,人工專精於「耳」

1951年,耳蝸許權振出生於台中,在那個醫療資源缺乏的年代,不少父母都期待自己的孩子能夠從醫,不但能有穩定的生活,還可受到社會尊重。孝順的許權振也應著父母的期待,從小就立下明確的目標,順利考上台大醫學院。

畢業後要決定科系,那個年代以內科為主流,街上診所林立,人人都希望成為開業醫,向「錢」衝,拼經濟。許權振卻反其道而行,先將所有的內科排除在外。

「我對外科比較有興趣,因為可以動刀,只要動刀就可以立刻解決病人的問題!」他笑著解釋。

而在外科的眾多選項中,許多前輩建議他選擇「能文能武」的耳鼻喉科,「武的意思是我們有需要開刀的病人,文就是也有不用開刀的病人,而且大部分的外科系一定要待在大醫院,耳鼻喉科就沒有這個困擾,要離開大醫院自己在外執業也相對容易,進可攻退可守。」

這個決定看似機智,但許權振自此之後就沒離開過台大醫院,退休後又到台中慈濟醫院服務,一輩子默默地在醫院中守在需要他的病患身邊,40多年從未改變。

29歲,住院醫師第四年的許權振正在思考下一步的人生規劃。恩師謝地主任鼓勵他到日本留學進修,並將他介紹給自己的同學,東京大學的野村恭也教授,繼續攻讀醫學博士。

1圖片來源:許權振提供
許權振(左)完成耳鼻喉科住院醫師的訓練後,赴日本東京大學繼續攻讀博士。恩師野村教授(右)是日本耳科權威,他一步步地領著許權振完成無數的實驗與研究,打下堅實無比的基礎。

兩年多紮實的訓練,跟在大師的身旁日日薰陶,許權振在攻讀博士的這段時間脫胎換骨。不但有了更豐富的知識與成熟的技術,日本人對研究的嚴謹態度與近乎苛求的執行細節,也內化成了他的一部分,更為他在未來執行精密的耳蝸手術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技術引進,打破沈默的聲音

取得博士學位後,許權振回到台大醫院繼續服務,精湛的技術與親切的態度讓他成了耳科中的熱門醫師。他在診間中觀察到,大多數聽力損失的患者,可透過藥物或用手術的方式改善,但內耳毛細胞損傷的感音性聽損病人,藥品對他們來說幾乎沒有幫助,也無法用手術治療,只能透過助聽器放大聲音來輔助。其中,又有部份屬於極重度的患者,連助聽器都沒有用。

「我們遇到這類型的患者時,都覺得非常無能為力,尤其是小孩子,父母都不知道孩子的未來該怎麼辦,甚至還跪下來拜託我們醫師能夠幫忙。但因為當時的技術有限,我們也束手無策,心情很沮喪。」許權振滿是遺憾地說道。

終於在1980年代,人工耳蝸這項劃時代的裝置誕生了。

藉由外部的麥克風收音,由語音處理器將聲音轉為電子訊號,再透過植入於耳蝸深處長長的電極放電,對功能還完好的聽覺神經進行刺激。患者在接受手術後,開機調頻後就能聽見周遭的環境聲響,再經過訓練,不但能聽懂語言,還可進行對話。

這項技術出來後,立刻吸引了眾多關注,在國外臨床上的反應也非常好。許權振心癢難耐,請當時的主任徐茂銘教授推薦他去進修,將人工耳蝸的技術帶回台灣。1988年,他再度背上行囊啟程,以人工耳蝸為主題前往美國哈佛大學和麻州眼耳專門醫院進修,打定主意一定要讓那些活在沈默世界中的人們聽見聲音,而不再遺憾。

04-電子耳-cochlear-implant-web-pic圖片來源:NIH/NIDCD
人工耳蝸(電子耳)透過外部的語言處理器將聲音訊號轉換成電子訊號,再將訊號轉為電脈衝,經由植入耳蝸內的電極束來刺激耳蝸神經,藉此產生聽覺,對聽障者是個跨時代的發明。

經歷一年半的密集訓練,許權振順利將人工耳蝸的技術引進。

許權振不斷幫聽障的孩子找回聽力,人數多到自己也數不清。他也積極教育學生,毫不藏私地將技術傳出去,希望能幫助更多孩子走出無聲的世界。看著這些孩子因為人工耳蝸而能夠正常講話,進入一般小學,撕下原本一輩子都甩不開的「聾啞」標籤,在扭轉人生滑向另一道軌跡,許權振心中充滿滿足與感激。

但他又開始繼續思考,還能幫孩子們再做些什麼呢?

每個患者,都能成為改變未來的種子

他想到,幾乎每個患者或家屬在診間聽到他宣布噩耗後,都會在診間問他「為什麼會這樣?」

「有的可能是發炎,或是本身的構造有畸形,這樣的情況我們可以透過儀器檢查找出原因,但有更多的情況是我們也不知道確切的原因。」許權振無奈地道出現代醫學的極限。

先天性的聽損兒當中,有高達60%~70%是受到基因變異的影響,當中約有2/3為隱性遺傳。上一代的父母雖然聽力正常,但雙方都是聾基因變異的帶原者,到了下一代就有四分之一的機率會有聽力損失。

為了追根究底找出原因,2002年許權振結合了分子生物和基因學,在台大醫院建立全台第一個「耳聾基因庫」,開始進行先天性耳聾患者的基因研究。他採集先天性聽損患者的血液,查看是否有哪個與聽力相關的基因產生變異,建立了一筆又一筆的資料。

透過資料的累積與比對,可以了解每一個基因損失的情形,對聽力會有什麼影響。有了完善的資料庫和足夠的參考樣本後,不論是用來研究或是治療,都可以讓醫師們做出最合適的判斷。

「整個基因庫從2002年到今天,20年來已經累積了7、8000筆基因資料,每位患者,都提供一個改變未來的機會。」他期盼地說。

電子耳的最後一哩路,不再有缺

人工耳蝸(電子耳)的引進雖然造福了不少重度聽障者,但普及率一直無法提升,最大的原因就是一個人工耳蝸就要價新台幣60~90萬。父母們雖然清楚人工耳蝸對孩子的重要性,但高額的單價卻讓他們怯步,不少人因而放棄了治療,也放棄了改變孩子人生的機會。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