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日本是被美国打败的?湘西会战已经昭示日本必败无疑
导读 文/定风波里关于抗日战争,有人疑中国到底能不能独自战胜日本?学术界是说日示日存在争议的。不过在个人看来,本被本必败无很多认为日本是美国被美国打败的人往往对军事知... 文/定风波里 关于抗日战争,中国到底能不能独自战胜日本?学术界是打败的湘存在争议的。 不过在个人看来,战已很多认为日本是经昭被美国打败的人往往对军事知之甚少,夸大的有人疑两颗原子弹的作用。也对中日双方8年抗战的说日示日过程了解不多。 我认为即使没有美国,本被本必败无中国也能独自打败他。美国无非是打败的湘多付出一点代价罢了。当然,战已早点结束战争对世界是经昭莫大积极意义。二战中打败法西斯同盟,有人疑最重要的三个国家,无疑是中国、美国和苏联。 我之所以认为我们可以单独战胜日本,原因有很多。限于篇幅,就不长篇大论。这里选取中日最后一场大战来讲行说明为什么我们能够战胜日本。主要有三大理由: 湘西会战 让我们把时间返回到1945年4月。 这个月份是湘西会战的日子。 先来看双方的兵力:(1)日本此次出兵约总兵力约8万余。具体是出动5个师团、3个独立混战旅团。(2)中国总兵力20余万人。双方兵力比20:8,从兵力上来讲是日本的2倍多。 按照流传甚广的说法,在日本侵华战争,中日双方战损比大体是5:1。可以说,有不少人是信心不足的,甚至认为在湘西会战,我们的军力太少,没有40万,恐怕是难以战胜日本! 但结果怎样? 结果显而易见。1945年的湘西会战中国不仅可以说大胜。从战损比角度来说,已经实现一换一,甚至还占优势。当时,日军伤亡2.7万人,其中死亡12498人;而中国中国方面伤亡20660人,其中阵亡7817人(军官823人),约为日军伤亡人数的三分之二。值得一提的是军官阵亡这么多说明了上下齐心、奋勇杀敌。可以说湘西战役的获胜大涨中国军威,更是成功击退日军! 军史界对湘西会战的普遍评价是:日军第20军在整个战略态势已处于被动的形势下,以冒险的进攻开始,以狼狈的溃逃告终。也是自日军在雪峰山麓遭到惨败后,日本在整个中国战场都陷入混乱溃逃的狼狈境地。 我想如果人们认真了解这一点,就多少领会了毛的持久战的远瞻。 一是战损比在1945年左右发生明显变化,局势已经明显有利于我们。归根结底日军因为老兵死伤惨重,兵源质量下降,且难以补充,相反我们拥有主场优势,同仇敌忾,虽然伤亡惨重,但军人的战斗意志和斗争艺术都得到大为提高。 芷江受降纪念馆收缴 二是日军“以战养战”的策略失败,补给困难并且损失约150万日军,以日本当时的国力已经是日益困顿。 一方面在抗战后期,随着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广泛建立根据地,很多日军只能龟缩在城里,而日本国内也因连年战争和干旱等原因资源劣势十分凸显!这一点,身为湖南人,曾去过芷江,在那里看到了湘西战役中收缴的日式钢盔,看出这时的钢盔质量严重下降,已经降到了民防标准。可不要小瞧这个细节,它说明了日本国力凋敝,工业能力大为下降。 另一方面对于日本而言,发动侵华战争的目的就是为掠夺利益,它绝想不到中国军民的抵抗意志如此坚决,损失150万日本军人对于日本而言,不仅言味着千千万万的家庭失去了150万的劳动力,更表示海量资源投入了无底没,其国内这时的政局不稳、百业凋敝、工厂大量倒闭。日本事实上已经山穷水尽了。 三是战场局势到1944、45年,已经进入战略反攻初期阶段了。这也说明持久战的无比高明之处。整个战场上我们信心越打越足,日本则是因战损、后期补给等原因导致军力直接下滑,明智的人都已经看出大势已去。而且随着苏联红军付出惨重代价后终于在1945年4月27日打进柏林中心,希特勒就已经进入了死亡倒计时,这对于日本来讲,尤其是对日本军人的心理冲击无疑是巨大的。 因此,可以说,抗战后期,日军已是强弩之末,中国军民取得抗战的胜利已经不远,而美国为防止己方出现大的损伤,果断投下两颗原子弹,正好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罢了。一、中日战争最后一场大战
今天回头看,我认为为什么敢说日本已经没有获胜的希望。主要是三方面原因: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亚锦赛首轮战罢 国羽获得15个16强席位
- 俄羅斯在烏克蘭四個佔領州的「假公投」就是場鬧劇,成為普亭侵略失利的遮羞布
- 泰國憲法法庭判決,帕拉育可恢復當總理至2023年任期結束
- 生活成本上漲:超市如何讓你多花錢?我們可以怎樣應對?
- 甲醇中多效唑溶液标准物质:确保农药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高虹安取消演講,中華大學「CP值說」惹議,學者:入學分數越低CP值豈不越高?
- 俄烏戰爭:普亭的核威脅值得擔心嗎?俄羅斯會不會使用「戰術核武器」?
- 村上宗隆單季56轟,改寫王貞治高懸58年日職本土紀錄,同時成為最年輕打擊三冠王
- 涉及商品虚假宣传 马迭尔被罚
- 三重刑警毆打路人事件:「台南殺警案」導致基層草木皆兵,但便宜行事的作風遲早業力引爆
- 昔日的保守派鐵票倉喬治亞州,為何成為期中選舉民主黨參院過半的關鍵?
- 國際航空協會:中國「清零」致香港失樞紐地位
- “电子榨菜”也许是年轻人的解压庇护所
- 【影評】《神探大戰》:香港警匪動作片找回昔日榮光,背後的政治隱喻卻令人看得發毛
- 《好好睡一覺》:如果不睡覺,人會發瘋嗎?夜貓子與早起鳥是天生的嗎?
- 【專訪】王藝明掌中劇團團長王華東:台語文傳統與布袋戲創新,跨越世代的情感橋梁
- 做好“五心服务” 关爱特扶家庭_
- 【第22屆國家文藝獎】北管音樂一代宗師——邱火榮
- 《藥學期刊》:TikTok向青少年推薦減肥藥物內容,許多民眾將社群媒體視為獲得處方藥資訊的管道
- 4個發現,從影視觀看喜好看男女思維差異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