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辛意雲《人人必讀的七本書:《莊子》、《老子》》:為何諸多學者考證多認為老子的年代晚於莊子?

文:辛意雲

老子的辛意學年代考證

梁啟超曾針對《老子》的文字和詞句進行考證,說明《老子》這本書一定完成於戰國,雲人於莊因為戰國之前不可能有這些名詞。人必譬如我們現在讀書,讀的多認的年代晚讀到文句中有用「且怎麼樣,本書且怎麼」,莊老諸多這一定晚於前人;讀到「哇塞」,為何為老那一定更晚於「且怎麼樣」,考證還有如「很夯!辛意學」這一定不會是雲人於莊幾十年前的用語,因此即使書是人必舊的,或許材料也是讀的多認的年代晚舊的,但成書一定是本書現代。而後不止梁啟超,莊老諸多還有很多的為何為老學者紛紛地提出這個看法,包括撰寫《中國哲學史》的馮友蘭也都做這種認定。

李石岑則強烈主張老子必出於莊子之後的原因是,《老子》書中不止文字、詞句的時代感,包括裡面所用的名詞、制度都有史料可判定是戰國後期的社會狀況。同時,前面的《莊子》我們有說過,莊子所提出來的重大問題,只是從一個具體事件的經驗中去說明,而老子已經做抽象性的結論和理論的建構,而其論述是依據莊子。所以李石岑說,依據人類的思想發展,必然從經驗走向抽象、從具象走向抽象,這是人類的思維法則;經驗在前,才有抽象的可能,如果老子已經抽象到這個程度了,然後孔子還從經驗中說話,莊子還拚命從想像、故事中去發展,這是違背人類思想發展程序的。

我們可以這麼說,傳統中國思想從孔子開始,然後到墨子、楊朱、孟子到莊子。然後以莊子作為一個分水嶺,在莊子之前人們都是用經驗性事例來說明事理,而到了老子,則走入抽象理論的論述,不再以人的具體經驗、具體事件,來作為理論的表述。老子思想飛躍而出,建立起甚為純粹的抽象理論。

有些人可能會問,韓非子也是使用故事說明,但觀念仍然很抽象。是的,韓非子愛用故事,但是在他的好多故事後的理論基本上是根據老子已完成的抽象觀念而發,比如:「道德,萬物之本然也。」這個觀念,基本上在老子已經完成了。因此可以說,莊子是經驗的敘述,到了老子則是抽象觀念的論述,韓非用事例、故事佐證老子的理論論述。

我們前面說過,司馬遷在《史記》寫下老子的列傳,如果我們按照傳統文章的格式來講,雖然在文章一開始就敘述老子事例,先講孔子向老子問禮,老子怎麼評論孔子,然後老子到函谷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疆為我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短短的老子傳講完之後,接下來司馬遷就再寫「或曰:老萊子亦楚人也,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與孔子同時云」。又說:「蓋老子百有六十餘歲,或言二百餘歲,以其修道為養壽也。」又說:「周太史儋見秦獻公……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隱君子也。」

司馬遷這種筆法,就是表示老子之人是不確定的,但他書寫歷史不能加入自己主觀判斷,頂多只能說一句:「老子,隱君子也。」最後司馬遷再加一句:「老子之子名宗,宗為魏將,封於段干。宗子注,注子宮,宮玄孫假,假仕於漢孝文帝。而假之子解為膠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齊焉。」這最後一段更表示,傳說孔子問禮的老子不知何許人,只是傳說。因這樣算起來,老子的年齡實在太長了,這根本不可能。是以司馬遷說老子是「隱君子」,表明真的不知道老子到底是誰呀!

至於大家說「老聃」就是老子?可是我們前面看到《莊子.養生主》中「秦失弔老聃」,對老聃的批評。至少《莊子》所談的老聃,和著述《道德經》的老子似乎有差距。而莊子對老聃的批評,認為他在世間仍有著眷戀,對死亡仍有著恐懼與痛苦,莊子說這是違背了老天自然之理,而受到老天的刑罰,生死本來就是生命發展中的自然之事,作為生命的覺醒者,當超然於生死之上,自然地看待,用平常的態度面對生死,如果生命的覺醒者對死亡仍有恐懼,對活著仍有眷戀,那就不是真正的超情者。

因此,《莊子》書中的超情者,老聃不是一個超生死者。如此《老子》書中展現的清澈、純粹、不帶任何實體世情的形態似乎有差距,而在《莊子.天運篇》中,孔子是向這個老聃請教、問禮,老聃也批判孔子。孔子贊美老聃「猶龍」般的故事,都是出於這篇,甚至可說司馬遷所寫的小傳,也可能即以這篇為依據。

錢穆賓四先生寫了一本重要的著作——《莊老通辨》,說明老子之所以在莊子之後的原因。此外他還說了一個很具體的事件:老子的思想談「無為」,「無為」中有一項很重要的人的具體行為,其具體表現了「無為」在現實中的觀念,就是功成、名遂、身退。這在西元前兩百六十年以前,整個政治界基本還沒有這個觀念,因沒這觀念也算是導致前面的政治改革者最後死亡的原因,例如吳起、伍子胥、商鞅等,他們何以最後都會被判死?除了功高震主外,還有一個關鍵——他們皆為客卿,非本姓同宗之貴族,改革、發展的過程中跟舊政治貴族勢力衝突,老王一死,他們也必定失勢,舊貴族、新王一定處置他們。我們在史書上可以看到許多案例、事件。

至於貴族們也無可逃避。如晉公子申生,他的後母驪姬想除掉他,同時還要排除其他兄弟,以便讓出世子位給自己的兒子。申生的兄弟們——如後來的晉文公——都逃到國外了,只有申生留在國內,他何以沒有逃?他說,「我能跑到哪裡去?我若逃出去除了做別國的人質,還能做什麼?這是不利於國家的,我是世子,我有責任」,因此他選擇自殺。此外,屈原也因為最高貴族身分,又救不了自己國家的沉淪,所以投江而死。當時是貴族是世襲制,所以沒有功成、名遂、身退的觀點,貴族因世襲就是貴族,外姓客卻就是為自己服務的國君、貴族,服務到他去世。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