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休闲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时代先锋|实现食安监管从“小”到“大”的蜕变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洪涛)7月1日9时许,小天空中飘着蒙蒙细雨。奋斗在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大马路上的百年新天地超市内,两名市场监管人员正在认真检查柜台上待售食品的航新保质期。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征程这样的时代实现食安场景早已被当地广大市民所熟识。扎实的先锋工作,科学的监管监管,网格化的蜕变服务,让长春市市场监管局南关分局(以下简称南关分局)获得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表彰的小“全国食品安全工作先进集体”的殊荣。近日,奋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实地采访中,百年处处感受到南关分局食品安全监管从“小”到“大”的航新华丽蜕变,以及人民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的征程有效提升。

市场监管人员正在一家食品超市检查。时代实现食安李洪涛/摄

“小整治”到“大食安”拓宽监管视野

51岁的郭晓颖从分局机关调任新春市场监管所任所长后,虽然时间只有一年多,但他切实感受到了基层工作的酸甜苦辣。特别是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从“小整治”到“大食安”的工作理念,极大地拓宽了基层的监管视野。

南关分局下辖13个市场监管所,就像一盘棋,每个所都是一枚重要的棋子。在开展食安综合整治的基础上,该分局多措并举搭建食安监管体系化平台,创新出“加减乘除”工作机制。基层监管做“加法”,增加监管一线的人员、装备配置,延伸监管触角,强化对19项会议、赛事的就餐保障和427处集中就餐点的常态监管,行政执法案件数增幅达40%。整治提升做“减法”,建立食安落后主体名录,整治达标后批量移出,经过85次各领域专项整治,名录内95%以上的主体已通过验收。网格联动做“乘法”,将监管人员与562名网格长对接,开展校园周边、网络送餐、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保健食品等170余次专项整治,工作效率成倍提高。精益管理做“除法”,精细监管商超、市场、餐饮、冷链等领域在落实进货查验、索证索票等方面存在的潜在风险,确保食品经营等级评定和餐饮服务量化分级均达100%,食安隐患“分母”有效降低。

“小优化”到“大服务”探索体制创新

南关分局地处老城区,辖区内人口密集,商贾云集。繁华街市的背后,是持续加大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压力。接受记者采访时,南关分局局长王世国表示,为确保百姓的食品安全,就必须健全基层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构建新的监管格局。为此,该分局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在实践中进行了多项探索。

首先,将食品安全执法人员派驻街乡,实现了关口前移和重心下移,重点对“小饭桌”“黑窝点”进行监管和重点打击,1655处食品安全隐患得以清除。另外,结合实际情况,打造“一街一巷一品”新模式。2018年起,参照“五有三无六到位”标准,选树典型企业、整治落后企业,打造典型街路30条、整治乱点608处。

7月1日上午,记者以普通消费者的身份,实地走访了部分超市和餐饮店。记者看到,虽然一些超市的营业面积不大,但店内环境干净整洁,商品摆放整齐且明码标价。在大经路上的一家食品超市里,几名顾客正在选购面包、香肠等食品。该店门口内侧的墙壁上,公示着《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证照,同时,还公示着监管工作人员的姓名和联系电话。店主赵女士说:“我们这里是网格化管理,不仅市场监管所的执法人员上门检查,社区的食品安全监督员也常来指导。”走访中,很多市民对市场监管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表示满意,对身边良好的消费环境竖起了大姆指。

在优化市场监管的同时,南关分局还在服务上下足了功夫。该分局规范食品经营审批新行为,启动“证照办理”进街乡改革,将个体和农合的食品经营许可下放至街乡办理,通过多点受理、超前介入等措施切实提高了监管服务质量,降低了重复建设和重复核查的双重成本。

好雨知时节。窗外,雨声渐大。在南关分局采访时,记者感受到了浓浓的工作氛围。虽然9点钟上班,但8时30分,该分局的工作人员就全部到岗,并迅速进入到工作状态。

据分局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张春澍介绍,目前,分局共有35人专职从事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副高以上职称人员占30%,多名90后干部承担重要监管职责,“老中青”三代梯队建设基本完成。在以往“传帮带”模式的基础上,全员进行了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积极组织岗位业务练兵和现场观摩。另外,建立每周十题、每月一法等制度,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突出指导学、授课学和讨论学,着力解决监管中存在的问题,监管水平和效能全面提升,实现了食品安全监管从“小”到“大”的华丽蜕变。

 

责任编辑:24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