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高新区:“一区两核五园”引领科技创新
深圳国家高新区,深圳只有159.48平方公里,高新面积约占全市8%,区区却创造了约30%的两核领科GDP。“十三五”期间,园引营业收入、技创工业生产总值、深圳净利润、高新生产总值的区区年均复合增长率均超过25%。2021年的两核领科营业收入超过2.2万亿元,在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中排名第二,园引综合质效和持续创新力单项更是技创排名第一。 作为科技部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十家试点园区之一,深圳深圳高新区最初的高新规划面积只有11.52平方公里。三年前实施扩区后,区区形成了“一区两核五园”的发展格局,成为引领深圳科技创新的核心引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先行示范基地、辐射带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的重大力量。 高质量发展的“高产田” 1998年成立的腾讯,顺应互联网大潮,仅花二十多年时间,从最初一家开发网上寻呼系统的小公司,成长为世界领先的互联网巨头企业。其发展的脚步也从华强北搬到深圳南山科技园,并在深圳高新区实现了茁壮成长。 由一只“小企鹅”蜕变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腾讯的腾飞是深圳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案例。深圳高新区的起点位于深圳湾畔。1996年,经当时国家科委批准,深圳规划建设“深圳高新产业园区”。 高新区南山园区,这个总面积20.04平方公里的园区是整个深圳高新区中的核心园区,也是企业集聚度最高的园区。2021年,南山园区注册企业超过8.5万家,其中当年新注册港澳台及外资企业达到51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877家,高新技术企业达2031家,园区内有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共19家,上市企业总数超过113家,位居全国区(县)第二。 占据深圳中部和东部位置的高新区龙岗园区包括坂雪岗科技城和宝龙科技城两个片区。其中,坂雪岗科技城片区形成以华为为龙头的ICT产业集群,引领优势尤为明显,5G通信技术领跑全球。2021年龙岗园区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727.82亿元,以龙岗区约12%的土地面积聚集了该区26.5%的规上企业,创造了龙岗区78.6%的工业增加值。 高新技术产业壮大的“主阵地” 在坪山高新区锦绣路上,驻扎着赛诺菲巴斯德、微芯生物、新产业生物公司等行业代表企业。这条道路也被称为“BT大道”,是深圳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活走廊。 坪山高新区是深圳高新区“两核”之一。尽管挂牌成立时间不足3年,却初步形成了以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三大主导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集聚了比亚迪、赛诺菲巴斯德、中芯国际、新产业生物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其中,位于坪山高新北片区的锦绣路已云集近200家生物医药类公司。整个坪山区的生物医药企业数量更是达856家,产业集群发展态势凸显。 近年来,深圳高新区瞄准科技前沿,不断提升科技企业集聚度和产业竞争力,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生态圈,打造了新一代电子信息万亿级产业集群,高端制造装备、生物医药与健康等千百亿级产业集群,形成了“头部企业”领跑、新锐企业多点开花、中小企业雨后春笋的蓬勃发展局面。 据统计,2020年深圳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4415亿元,占全市38.39%。高新区拥有年产值超亿元企业82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075家,占全市27.3%。境内外上市企业142家,占全市约三分之一。 《深圳国家高新区“十四五”发展规划》亦提出,以高新区为主阵地,实施“新兴产业集群壮大工程”,着力发展壮大“20+8”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打造更具卓越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高地。 其中,南山园区重点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数字与时尚、高端制造装备、生物医药与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合成生物、细胞与基因(含生物育种)、空天技术、脑科学与类脑智能、可见光通信与光计算、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 坪山园区重点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制造装备、绿色低碳、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细胞与基因(含生物育种)、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等未来产业。 宝安园区重点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制造装备、绿色低碳、海洋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空天技术、深地深海等未来产业。 龙岗园区重点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数字与时尚、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细胞与基因(含生物育种)、可见光通信与光计算等未来产业。 龙华园区重点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与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区块链、细胞与基因(含生物育种)、空天技术、可见光通信与光计算等未来产业。 到2025年,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例为13.67%,国家级和省级研发机构数为900家,每万名从业人员发明专利授权数为260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为7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为5000家,上市企业数为200家,技术合同成交额820亿元,营业收入31800亿元……深圳高新区已为“十四五”期间的产业发展立下了军令状。 深圳高新区的发展历程 1985年7月,深圳高新区前身——深圳科技工业园启动建设。 1991年3月,深圳科技工业园获批成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1996年9月,深圳高新区获批成立,规划面积11.52平方公里。 2001年5月,《深圳经济特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条例》施行。 2009年7月,深圳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深圳)被评选为全国首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2014年3月,深圳高新区获批建立“深圳国家现代服务业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 2019年4月,深圳高新区扩区,形成“一区两核五园”的发展布局,总规划面积扩大到159.48平方公里。(王海荣) 标签: 持续创新 一区两核五园 高质量发展 先行示范基地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国羽四位老将“让位” 新人踏上新征程
-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39个铁路物流中心全部挂牌成立
- 消费回暖明显!11月社零增长9.6%|快讯
- 去年完成投资7645亿元!2024年计划投产新线1000公里以上|快讯
- 《北京市直播带货合规指引》发布
- 国资委“双百企业”“科改企业”最新名单公布:共减少16家,传递出哪些改革风向?
- 前11月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21.5%,基建投资仍保持一定增速|快讯
- 前景广阔/中山港青:明年把茶餐厅开到深圳
- 丈夫用铃声“控制”妻子是家暴吗?如何打破隐性PUA
- 疫后首个常态化春运开始了!火车票今日起开售|快讯
- 最快1小时18分可达香格里拉! 丽香铁路今日开通|快讯
- 凶残成性/十赌九输 缅北酷刑始于地下赌场
- 黄泥岗镇文明祭祀共筑绿色清明_
- 追求更公平国际秩序 中美可共赢
- 央企反腐又打一虎!卸任9年后中国电建原董事长范集湘被查
- 雄安新区又有新动向!首批4所疏解高校雄安校区全部开工建设|快讯
- 带52岁的妈妈在游戏里作战
- 波动中前行!2023年全年中小企业发展指数累计上升1.1点|快讯
-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39个铁路物流中心全部挂牌成立
- 三部门:从横琴经“二线”进入内地,不超过8000元人民币的可予以免税放行|快讯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