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城镇双泉村——古村乡韵焕活力
暮春时节 原州区开城镇双泉村 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建设施工现场 施工人员抢工期、开城赶进度 挖掘机、镇双铲车等工程车辆来回穿梭 平整田块、泉村修复沟渠,古村一派繁忙景象 双泉村距离市区3公里,近邻中庄水库和六盘山余脉,区位条件优越、自然生态良好,文旅资源丰富。秀丽的田园风光、休闲别致的南山农场等都是双泉村的特色旅游“名片”。古迹遗迹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让双泉村成为了望山见水留村韵的美丽乡村。 双泉村有“三古”,即古泉、古树、古堡。村里有上百年历史的古榆树、“左宗柳”等古树1000多棵;两眼泉水距今已千年有余,与山上的孟梁古城年代相同,村名也因此而得。村里的高龄老人多,现有80岁以上老人34人,因此也有“长寿之村”的称号。优美的环境、纯净的水质、对美好生活的热爱……都是双泉村的“长寿密码”。 “三古”记录了双泉村的历史根源与人文价值,也见证着双泉村从普普通通的城郊小村到原州区乡村振兴旅游示范基地的“蝶变”。 几年前,村民收入来源主要靠传统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村民收入渠道单一,村集体经济薄弱。近些年,双泉村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把打造绿色、保护古色、发展特色作为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的定位,通过村容村貌提升、宜居农房建设等工程,实现了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的转变,逐步迈向“产居融合”,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走进掩映于双泉村青山绿水中的南山农场,古色古香的农家小院温馨别致,竞相开放的杏花、梨花令人陶醉,俨然一幅和谐的美丽乡村宜居宜游图。南山农场负责人李永平看着一排排长势喜人的果树,乐得合不拢嘴。2001年,李永平承包了乡集体的荒山植树造林,十几年的造林绿化过程中,他看着这片苍翠盎然的土地,琢磨着,双泉村有山、有水、有故事、有美食,为何不建一个生态农场,发挥这些元素更大的价值呢? 2016年,李永平投资承包了双泉村的200亩荒山,投资500万元,打造以特色餐饮、山野住宿、生态采摘、林下生态养殖等为一体的休闲园区。如今,南山农场已成为固原市4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每年旺季接待游客2万人次以上,累计带动当地村民就业200余人。 双泉村的青山绿水成就了南山农场,南山农场也为双泉村旅游产业注入了新活力。果蔬采摘、民俗文化探访、乡村风情体验……一系列农文旅融合新尝试让游客享“眼福”饱“口福”,也让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2023年,原州区立足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以建设生态文旅特色市集聚区为契机,充分发挥本地生态资源优势,全力推进文旅融合和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双泉村以其生态、地理等自然优势被列入5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之一,将被打造为以亲子游乐、河谷露营、研学旅游为核心吸引力的乡村农文旅融合休闲体验地。 “项目前景好得很,对双泉村来说是很好的发展机遇。”李永平说,项目建成后,村子的基础设施和环境都将有很大的提升。今年,他要扩大农场的经果林种植规模和林下生态鸡养殖规模,带动更多村民就业。 “项目整体建成后,将开发就业岗位100多个,民宿、采摘、食用菌等产业都将同步发展,并通过‘村集体+企业+农户’的模式合理运营,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开城镇党委副书记白扬说。 今年6月,双泉村青山环绕、梯田层层披绿之时,双泉村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也将整体完工,届时,由归园田居区、梯田农作区、民俗风情区、田园体验区、五彩农庄区和生态河谷休闲带组成的双泉村,将焕发新的活力,吸引更多游客的目光。(见习记者:张 鑫 记者:李 兴 马建平)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又“扩容”!孩子想学的这里都有
- 安徽黄山风景区成为中国首个山岳型零碳景区
- 预订“机票+酒店”套餐无法退改机票,合不合理?
- 应对网络诈骗 70.9%受访者认为应“加强技术防范”
- 地表水总铅的原子荧光法测定条件的优化研究(一)
-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皖西记者走基层】足不出村实现“快递自由”
- 元旦假期“南北互换”式跨年成潮流
- 今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200万人次
- 梅西缺阵,J罗发威 阿根廷2024年首遭败绩
- 呼吸道疾病高发季 儿童胸痛需警惕
- 全球看春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春晚宣傳片登陸美國影院
- 中东部地区有大范围雨雪 强寒潮继续影响我国大部地区
- 凤阳推动“八五”普法走深走实_
- 今冬后期我国或再次经历气温“过山车”
- 年纪轻轻也要小心这些疾病:当糖尿病“盯”上年轻人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大雾黄色预警 苏皖等地有雾和霾
- 舞剧《海的一半》全球巡演下月泉州首发
- 全国大部雨雪较弱 南方地区气温稳步回升
- 过冬的“电子羽绒服”,你准备好了吗?
- 扫除一地冰雪 守护一城温暖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