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假結束要上班了! 心理專家盤點6招克服收假症候群
文章也可以用聽的長假 長達7天的春節假期就要結束了,明天得起個大早上班去,結束假症許多人想到上班就不起勁,上班紛紛得了收假症候群。心理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臨床心理中心主任陳可家指出,專家招克收假症候群是盤點一種普遍的身心反應,表現為回歸工作崗位或日常生活節奏時的服收不適感,但若是候群出現焦慮、疲勞、長假睡眠障礙、結束假症頭痛、上班食慾不振以及注意力難以集中等,心理就要當心留意了。專家招克 1、盤點心理上的服收不願意:長假後重返工作崗位,往往會有一種心理上的抗拒感。 2、生理時鐘的調整:假期中作息時間的改變,可能會對身體生理節律造成影響。例如,「初一早,初二早,出三睏到飽」通宵打牌或是徹夜打手遊電玩、追劇,作息大亂。 3、情緒波動:從節日的放鬆氛圍突然轉換到工作狀態,容易引起情緒上的波動。 對此,陳可家提供一套有效的「收假收心」,幫助民眾順利過渡,不想上班的窘境。 1、提前調整作息:在假期結束前幾天,逐漸調整睡眠和醒來的時間,讓身體適應正常的作息節律。 2、制定工作計劃:放假前即規劃復工後的第一週工作計劃,幫助自己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 3、逐步過渡:首個工作日可以安排一些輕鬆的任務,避免一開始就承受過重的工作壓力。 4、保持積極心態:保持正面積極的態度,和同事互相打氣,迎接嶄新的一年、全新的開始。努力工作,期待下一個假期的來臨。 5、健康飲食與運動:維持均衡的飲食,並進行適量運動,幫助身體恢復活力。 6、適當放鬆與休閒:工作之餘,安排一些休閒放鬆的活動,如閱讀、散步或與家人朋友聚會,維持生活與工作平衡。 透過「收假收心」策略,不僅可以幫助減少假期結束後的身心不適,還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回歸工作前,進行心理建設,認可工作的價值和個人在工作中的成就。 陳可家特別強調,平衡工作與生活的重要性,建議民眾避免工作時過度疲勞,並在下班後給予自己充分的休息和恢復時間,如果收假後感到特別困難,不妨尋求職場前輩或心理諮詢專家的幫助。她說,收假症候群是一種暫時性的調整過程,通過適當的策略和良好的心態,將能夠快速適應工作節奏,迎接新一年的挑戰與機遇。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收假收心六大撇步
.如果你常感到憂鬱或焦慮,可能是坐著時間太久了,還提高1疾病風險,快起來走走,而且還要曬太陽
.久坐不動傷健康,尤其1癌症風險大增,定期做1件事能預防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萨布丽娜首次中国行圆满落幕 激励热爱篮球的女生突破自我
- 旅美職棒選手張育成本季首轟又敲致勝安打,紅襪總教頭鼓勵做自己:「Just be Yu」
- 誘騙88台灣人赴柬埔寨當「豬仔」,人口販運集團主嫌李振豪一審判18年
- 《毒理學全書》:半衰期短的農藥常被認為可快速分解,是最好的選擇,但事實並非如此
- “不爱走亲戚”可能不只是因为年轻人的叛逆
- 日經報導風波暫告平息,國軍忠誠仍處於「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的分歧狀態
- 談Ownership:當球打過來,你是那個願意喊「我來!」的人嗎?
- 旅美職棒選手張育成本季首轟又敲致勝安打,紅襪總教頭鼓勵做自己:「Just be Yu」
- 市场监管行风建设在行动|辽宁营口:优化审批服务办出“加速度”
- 消防員工時新制上路後5大問題:盼《勤休要點》法制化,讓「加班不再換嘉獎」
- 足底筋膜炎「只痛腳底」是迷思,醫師親授四招居家緩解運動
- 《我的骨頭知曉一切》:不幸的是,我並沒有單一的重大創傷,因為我有上千個創傷
- 【联动专业期刊】第3届伟业计量征文大赛
- 《投資原力》:亞馬遜「飛輪」理論的正反饋,使台積電在長期競爭中一直保持優勢地位
- 清末中國也打過一場類似「土豆=馬鈴薯」的語言認知戰,結果尷尬又值得借鑑
- 《設計的哲學》:汽車保養是在存有學上和愛國主義差堪比擬的愚蠢行為
- 北京联合检查组督导石景山区学校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落实情况
- 坎城影展「影評人週」公布評審團主席,由金獅獎得主《正發生》導演奧黛麗迪萬出任
- 父母打架、體罰,容易形成下一代從負面童年經驗到嚴厲管教的惡性循環
- 台灣新生兒B肝疫苗接種推手,北榮前院長羅光瑞辭世享嵩壽101歲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