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車市面臨低庫存、低銷量瓶頸,2022年汽車供應鏈有望緩解

供應鏈瓶頸籠罩2021年,車市存低車供車市面臨低庫存、面臨低銷量

自疫情以來,低庫供應鏈呈現大亂情況,銷量根據Susquehanna Financial Group,瓶頸晶片交期(Lead Time)已來到超過20週以上,年汽創下新高,應鏈有望而受影響最深的緩解便為車市,在車用晶片大缺貨下,車市存低車供各大車廠出貨時程嚴重遞延,面臨使得汽車成為本次庫存回補最慢的低庫產業之一,美國汽車庫存量來到歷史新低,銷量相較於疫情前水準低了八成以上,瓶頸同時存貨銷售比也來到0.51的年汽歷史新低。

image2Photo Credit:財經M平方

出貨不順暢影響各國的汽車銷量,從兩大終端市場來看,其中美國汽車銷售量於今年明顯下滑,年增率來到-20.28%(前-24.44%),中國進入下半年的車市旺季,乘用車銷量年增率依然衰退接近5%,而從零售觀察汽車相關產品,中國10月數據明顯低於過往旺季表現,美國零售銷售中,汽車相關產品也自今年下半年起持續下滑。

image4Photo Credit:財經M平方
image3Photo Credit:財經M平方

然而疫情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加上疫情以來,大力的財政移轉性收入流入,導致商品復甦快速回升,美國個人消費中商品項目絕對金額於去年7月便回到疫情前水準,服務消費則相對滯後。此外,疫情也導致搭乘大眾運輸的誘因降低,增加自駕車的需求,然而供給端汽車成品以及相關產品則因供應鏈問題導致出貨不順,嚴重供不應求,使得二手車的價格成為今年以來最嚴重的通膨之一。

供應鏈一緩解,汽車與歐日出口將出現明顯回補庫存的需求!

展望未來,供應鏈瓶頸雖意外延長,拉長來看仍是短期影響,市場預期明年有望看到緩解,時間點上首先看到中國春節後的季節性空窗期,是否加速運價回落。根據華爾街日報(WSJ)10月針對經濟學家調查,超過三成比例預估Q2便能看到大幅改善,而國際海運諮詢機構 Drewry10月的預測,全球港口吞吐量跟船隻年增率將於2022年中出現死亡交叉,2023有產能過剩風險,於此可以推估的是,因供應鏈造成產品價格飆升的物價壓力將會舒緩,並且先前受缺貨、缺料而無法出貨的廠商,在需求仍在的情況下將有望逐漸認列營收,反而成為受惠區域。

image6Photo Credit:財經M平方

目前為止,各大車廠對未來展望依舊樂觀,觀察近期汽車大廠Q3財報對於供應鏈的表述,多數車廠認為年內晶片影響持續,但衝擊逐漸減少,而對於明年的生產恢復,多數認為對營收將會有正向的貢獻。

image5Photo Credit:財經M平方

而要判斷受惠貢獻的區域,觀察全球汽車及其零組件最大淨出口國,便為日本及德國,此兩大經濟體在今年的汽車供應鏈混亂的狀況下,製造業無法為經濟提供最大支柱,在日本的現象尤其明顯,再加上日本先前解封保守、內需恢復緩慢的狀況下,使其於疫情後的復甦落後於其餘國家,未來若供應鏈確實在上半年看到緩解,則兩大經濟體有望在製造業短循環進入衰退前,把握需求仍在、庫存尚低的最後機會增加產出,具有額外的經濟動能。

image1Photo Credit:財經M平方
汽車零組件及汽車分別參考國際商品分類代碼 HS4 8708、HS4 8703,統計至 2019 年。
  • 【ETF影音課程預購開跑】簡單投資全球,你需要知道的ETF攻略都在這堂課!早鳥限時最低55折,點我了解

本文經MacroMicro財經M平方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延伸閱讀

  • 外銷訂單攀升、內需接力撐盤:年底收關之際,目前台股循環走到哪個階段?
  • 聯準會如預期正式啟動縮債,「暫時性通膨」說詞支撐股優於債
  • 美國五大科技巨頭Q3財報憂喜參半,四大趨勢是否有所改變?

責任編輯:蕭汎如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